枝意惊鸿·第二十四章 拨云见日
寝宫之内,刀剑交锋的寒光映着新帝冰冷的遗体,气氛肃杀到了极点。皇后带来的禁军虽人数众多,但扶鸾与萧衍皆是身经百战的将领,剑法凌厉,配合默契,一时间竟难以被制服。
扶鸾一剑挑飞一名禁军的兵器,目光如炬地盯着皇后:“你以为凭这些人就能困住我们?谋害陛下,勾结逆党,你的罪证确凿,今日必让你伏法!”
皇后脸色一白,却依旧强作镇定,高声喊道:“给我上!杀了他们,本宫重重有赏!”
就在这时,寝宫之外突然传来一阵整齐的脚步声,紧接着,萧衍的亲卫统领带着大批将士冲了进来,瞬间扭转了战局。“将军,末将奉命前来支援!”
禁军们见大势已去,纷纷放下兵器,跪地求饶。皇后看着眼前的景象,双腿一软,瘫倒在地,眼中充满了绝望。
扶鸾走上前,一把揪住皇后的衣领,厉声问道:“说!陛下的毒是不是你下的?你背后还有谁?”
皇后浑身颤抖,再也无法维持镇定,哭喊道:“不是我!是……是慕容轩!是他逼我的!他说只要我帮他毒死陛下,扶持太子登基,他就帮我掌控朝政,让我成为大燕最有权势的女人!”
“慕容轩?”扶鸾和萧衍同时一惊,没想到此事竟然还与慕容轩有关。“他怎么会与你勾结?那名失踪的太监和李林的旧部,也是他安排的?”
“是……都是他安排的。”皇后泣不成声,“那名太监是李林的旧部,也是慕容轩的人,是他给陛下的汤羹里下了毒。事后,慕容轩让人杀了他灭口,还嫁祸给太子,想让我们自相残杀。”
扶鸾心中了然,原来这一切都是慕容轩的阴谋。他不仅想颠覆大燕,还想借皇后之手,掌控朝政,真是用心险恶。“慕容轩现在在哪里?他还有什么计划?”
“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皇后摇着头,“他只说等陛下驾崩,他就会率军攻打京城,扶持太子登基,其他的我什么都不知道。”
扶鸾松开手,皇后瘫倒在地,被亲卫押了下去。萧衍看着新帝的遗体,沉声道:“看来,慕容轩是不会善罢甘休的。我们必须立刻加强京城的防御,同时派人通知边境的守将,做好应对楼兰军进攻的准备。”
“好。”扶鸾点点头,“另外,太子是无辜的,我们要把他保护起来,不能让他再受到伤害。还有,皇后的罪行,我们要公之于众,让朝中大臣和百姓都知道真相。”
接下来的几日,扶鸾和萧衍一边处理新帝的后事,一边整顿朝政。他们将皇后的罪行公之于众,朝中大臣无不震惊愤怒,纷纷支持他们严惩皇后及其党羽。同时,他们派人加强了京城的防御,又传信给边境的守将,让他们密切关注楼兰军的动向。
然而,就在新帝的葬礼即将举行之际,边境突然传来急报,慕容轩率领楼兰大军,再次攻打雁门关,而且此次他还联合了一些西域小国的军队,兵力更加强大,雁门关的守将请求立刻支援。
“慕容轩这是想趁我们内乱,一举攻破雁门关啊。”萧衍看着密报,怒声道,“我立刻率军前往边境,支援雁门关。”
扶鸾沉思片刻,道:“不行,京城现在还不稳定,需要有人坐镇。而且,太子年幼,朝政需要有人主持。我率军前往边境,你留在京城,辅佐太子,稳定朝政。”
“可是,边境危险,你一个女子……”萧衍担忧地说。
“我也是一名将军,守护大燕的江山,不分男女。”扶鸾语气坚定,“你放心,我一定会守住雁门关,击退慕容轩。”
萧衍知道扶鸾的性子,不再劝阻,点了点头:“好,你务必小心。我会在京城做好准备,一旦你需要支援,我会立刻率军前往。”
次日,扶鸾率领一支精锐部队,踏上了前往雁门关的路途。她知道,此次前往边境,不仅要击退慕容轩的大军,还要为新帝报仇,守护好大燕的江山。
而此时的雁门关,慕容轩率领大军,正猛烈地攻打城门。雁门关的守将率领将士们拼死抵抗,但楼兰军兵力强大,城门已经岌岌可危。就在这危急关头,扶鸾率领大军赶到了。
“慕容轩,你的死期到了!”扶鸾手持长剑,策马来到阵前,高声喊道。
慕容轩看到扶鸾,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冷笑道:“扶鸾,你还敢来?新帝已死,京城内乱,大燕气数已尽,你再抵抗也无济于事。识相的,就乖乖投降,本王子可以饶你不死。”
“痴心妄想!”扶鸾怒喝一声,“你勾结皇后,谋害陛下,犯下滔天大罪,今日我定要为陛下报仇,将你碎尸万段!”
说罢,扶鸾抬手一挥,率领大军朝着楼兰军冲了过去。一场惨烈的战斗,再次在雁门关打响。
枝意惊鸿·第二十五章 登临帝位
雁门关下,喊杀声震天动地。扶鸾率领大军,与慕容轩的楼兰联军展开了殊死搏斗。她身先士卒,手持长剑,如一道黑色的闪电,在敌阵中穿梭,每一剑都能带走一条生命。
慕容轩见状,心中大怒,手持长枪,策马冲向扶鸾:“扶鸾,今日我亲自来会会你!”
两人交手数十回合,你来我往,难分胜负。慕容轩的枪法刚猛有力,扶鸾的剑法则灵动飘逸,一时间,战场上只看到两人的身影在快速交错,兵器碰撞的火花四溅。
“没想到你的武功竟然如此之高。”慕容轩心中暗道,手中的枪法更加凌厉。他知道,今日若是不能击败扶鸾,攻破雁门关,他的计划就会彻底失败。
扶鸾也感受到了慕容轩的压力,她深吸一口气,将内力运至剑身,剑势陡然加快,一招“惊鸿一瞥”,直刺慕容轩的要害。慕容轩心中一惊,连忙侧身躲避,却还是被剑气划伤了手臂,鲜血瞬间染红了铠甲。
“可恶!”慕容轩怒吼一声,再次挥枪冲向扶鸾。
就在这时,萧衍的声音突然从远处传来:“扶鸾,我来帮你!”
众人抬头望去,只见萧衍率领大军,朝着这边疾驰而来。原来,萧衍在京城稳定好朝政后,担心扶鸾的安危,便率领大军,日夜兼程,赶到了雁门关。
楼兰联军见萧衍率领大军赶来,顿时慌了阵脚,军心大乱。扶鸾趁机下令:“全军出击,杀!”
大燕将士们士气大振,纷纷奋勇杀敌,朝着楼兰联军冲了过去。楼兰联军腹背受敌,很快便溃不成军,纷纷四散奔逃。
慕容轩看着眼前的景象,眼中充满了绝望。他知道,自己彻底失败了。“扶鸾,萧衍,你们给我等着!我不会就这么算了的!”说罢,他调转马头,想要逃跑。
“想跑?没那么容易!”扶鸾一声厉喝,策马追了上去,手中的长剑直刺慕容轩的后心。慕容轩心中一惊,想要躲避,却已经来不及了,长剑刺穿了他的后心,鲜血喷涌而出。
慕容轩倒在马背上,回头看着扶鸾,眼中充满了不甘和怨恨,然后便失去了气息。
随着慕容轩的死亡,楼兰联军彻底溃败,大燕将士们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扶鸾和萧衍率领大军,返回了京城。此时的京城,已经恢复了往日的秩序,百姓们得知他们击退了楼兰联军,为新帝报了仇,纷纷走上街头,欢呼雀跃,迎接他们的归来。
回到皇宫,扶鸾和萧衍辅佐太子处理朝政。然而,太子年幼,根本无法主持朝政,朝中大臣们纷纷上书,请求扶鸾登基为皇,主持大局。
“扶将军,如今太子年幼,朝政动荡,只有你登基为皇,才能稳定大局,守护好大燕的江山和百姓。”一名老臣躬身说道。
“是啊,扶将军,你智勇双全,战功赫赫,深得民心,只有你才有资格登基为皇。”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道。
扶鸾看着朝中的大臣们,心中百感交集。她从来没有想过要登基为皇,她只想守护好大燕的江山和百姓。但是,看着年幼的太子,看着朝中动荡的局势,她知道,自己不能退缩。
萧衍走到扶鸾身边,轻声道:“扶鸾,这是民心所向,也是大势所趋。只有你登基为皇,才能稳定朝政,让大燕恢复往日的繁荣昌盛。我会一直辅佐你,支持你。”
扶鸾看着萧衍坚定的眼神,心中充满了感动。她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好,我答应你们,登基为皇。但我向你们保证,我一定会励精图治,勤政爱民,守护好大燕的江山和百姓,绝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公元XXXX年,扶鸾在皇宫的太和殿,登基为皇,改元“永熙”,成为了大燕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
登基大典上,扶鸾身着龙袍,头戴皇冠,坐在龙椅上,接受百官的朝拜。她目光坚定,心中充满了责任感。她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但她有信心,也有能力,带领大燕走向新的辉煌。
萧衍站在百官之首,看着登基为皇的扶鸾,眼中充满了欣慰和敬佩。他知道,扶鸾一定会成为一位好皇帝,而他,会一直陪伴在她身边,辅佐她,守护她,守护好大燕的江山和百姓。
从此,大燕在扶鸾的统治下,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迎来了一个新的盛世。而扶鸾和萧衍的故事,也成为了大燕历史上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