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的风带着槐花香漫过操场围栏时,苏念正蹲在槐花树下数蚂蚁。她指尖刚要碰到地面,一道清脆的声音突然撞进耳朵:“你在看什么呀?这么专注。”
苏念猛的缩回手,抬头撞见堂堂笑盈盈的脸。女孩扎着高马尾,额前碎发,被风吹的清扬,校服袖子挽的小臂,露出晒得通红的皮肤。
“没……没什么。”苏念的声音细若蚊蚋,视线飘向远处的跑道。
堂堂却毫不在意,也蹲下来,顺着他的目光看向地面:“是在看蚂蚁搬家吗?我小时候也总看,它们排队的样子好有意思。”她没再追问,只是安静的陪着,偶尔轻声说句:“你看那只爬的好快。”语气自然的像认识了很久。
从那天起,堂堂像是闯进了苏念灰白世界里的光。她会在早读时悄悄把温热的牛奶放在苏念的桌角,会在体育课自由活动时拉着她坐在操场上絮絮叨叨,讲班里的趣事,哪怕苏念只是偶尔点头回应。苏念不爱说话,却记得堂堂所有的小习惯:她怕辣,喝奶茶要全糖,喜欢靠窗的位置,难过时会盯着窗外的槐花树发呆。
有一次月考,苏念数学考砸了,躲在教室后的槐花树林里掉眼泪。堂堂找到她时,手里攥着一颗橘子味儿的糖。“我数学也不好,”她剥开糖纸,把糖塞进苏念手里,“下次我们一起学习,我教你我总结的错题技巧,你帮我补英语,好不好?”苏念含着糖觉得我的甜意漫过舌尖,眼泪却掉的更凶了,她轻轻“嗯”了一声,声音带着哭腔,却比以往都清晰。
他们的友情像槐树林里的微光,朦胧又温柔。堂堂会拉着苏念尝试新事物,陪他去图书馆看书,听她分享日记本里的小心思;堂堂也会在苏宁熬夜准备演讲时,默默帮她整理资料,在她紧张时递上一张写着“你超棒”的小纸条。苏念开始慢慢打开心扉,会在堂堂讲笑话时弯起嘴角,会主动分享自己喜欢的诗集,而堂堂也渐渐学会放慢脚步,耐心等待苏念组织语言,在她沉默时递上恰到好处的陪伴。
深秋的午后,两人坐在槐树下,堂堂靠在树干上哼着歌,苏念翻着书,偶尔念一段喜欢的句子。风卷着槐叶落下,落在她们的肩头和书页上。没有太多热烈的誓言,也没有频繁的倾诉,却有种无需言说的默契。就像这槐树林里的光影,细碎、温柔,却足够照亮彼此的青春路,在岁月里留下朦胧又珍贵的印记。
这一篇就完成啦,因为作者也觉得长篇小说看多了,也该换成一个短篇小说了😁(实际上就是懒得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