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鹏返回了“旋律象限”工作室,之后便再无异常动静,仿佛一切从未发生。但这种平静,反而让时代少年团感到更加不安。暴风雨前的宁静,往往最为压抑。
根据宋亚轩捕捉到的关键词——“样本”,以及刘耀文发现的海外服务器在林凡教授生前就试图连接学院网络的线索,团队重新评估了形势。
“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获取能代表林凡教授音乐精髓的‘声音样本’。”贺峻霖分析道,“苏婉清作为林教授精心指导的学生,她的演奏是目前最容易获取的高质量样本来源。所以,他们不会轻易放弃苏婉清这个目标。”
“但经过上次的试探,他们已经知道苏婉清这边可能有防备,甚至可能有第三方介入。”严浩翔接口道,“他们可能会改变策略。”
马嘉祺总结道:“两种可能。第一,更加耐心,采用更隐蔽、更长期的方式慢慢获取样本,比如通过更高级的、难以被发现的远程窃听设备。第二,失去耐心,采取更直接、更危险的手段,比如胁迫、诱骗,甚至尝试从其他渠道获取样本。”
“其他渠道?”张真源问。
“林凡教授生前的录音资料、其他受过他指导的学生的演奏等等。”马嘉祺解释,“但苏婉清无疑是现阶段最好的‘活体样本源’。”
刘耀文提出一个想法:“既然他们在‘等’样本,我们能不能主动‘给’他们一个样本?一个我们能够完全控制的、内置了追踪标记的‘样本’?”
“钓鱼计划升级版?”丁程鑫明白了过来。
“没错。”刘耀文点头,“我们可以制作一份特殊的‘样本’文件。表面上是一段苏婉清演奏的、蕴含林凡教授风格的音频,但实际上,我们在音频文件中嵌入一种特殊的数字水印,或者更高级的追踪代码。一旦这个文件被打开、播放,尤其是在特定环境下进行分析处理,追踪代码就会被激活,向我们回传信息,甚至可能反向定位他们的分析设备或服务器。”
这个计划非常大胆,技术要求也极高。但如果能成功,就可能直捣黄龙,找到对方的核心据点。
“制作‘样本’文件不难,我和霖霖可以模仿林凡教授的风格和苏婉清的演奏特点合成一段高质量的音频。”贺峻霖说,“难点在于如何让这个文件‘自然’地落到高鹏手里,并且让他相信这是真的,值得进行深入分析。”
“需要苏婉清的配合。”马嘉祺看向张真源,“真源,这次需要和苏婉清进行更深入、更直接的沟通了。我们需要向她说明情况的严重性,以及这个计划的具体细节和潜在风险。如果她同意,她需要‘无意中’将这份音频文件的存在,以及其所谓的‘重要性’,泄露给高鹏派来接触她的人,或者通过某个看似‘安全’的渠道让高鹏获取。”
这步棋风险很高。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让苏婉清陷入更直接的险境,也可能被高鹏识破陷阱。
张真源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但他知道这是目前打破僵局最有效的方法。“我尽力和她沟通清楚。”
与苏婉清的沟通比预想中顺利。在得知幕后可能涉及国际势力,并且自己敬重的老师心血可能被滥用后,苏婉清表现出超越年龄的勇气和决心。她同意配合,但希望确保计划周密,并且有完善的安全保障。
计划再次启动,这次更加精细。
第一步:制作“毒饵”音频。
贺峻霖和严浩翔合作,精心合成了一段长约五分钟的钢琴独奏音频。旋律优美,技巧精湛,刻意模仿了林凡教授后期作品中常见的复杂和声与细腻情感。刘耀文则在音频文件的深层编码中,植入了多个极其隐蔽的追踪程序。一旦文件被专业的音频分析软件打开,或者在联网环境下进行频谱分析等操作,程序就会悄悄启动。
第二步:设计投放渠道。
为了避免苏婉清直接接触危险分子,他们设计了一个间接的投放方式。他们让苏婉清在一次“偶然”的同学闲聊中(确保对话可能被监控或传到高鹏耳中),提及她最近在整理林凡教授留下的一个旧U盘,发现里面有一段教授生前亲自演奏的、从未公开过的珍贵小样片段,她正在努力练习,希望能在比赛中致敬教授。这个信息听起来合情合理。
第三步:创造获取机会。
几天后,他们让苏婉清“不小心”将那个存有“毒饵”音频的U盘(与之前“遗落”的是同一个型号,但内容不同)再次“遗落”在琴房,但这次是在一个更容易被“清洁工”或“维修人员”(高鹏可能伪装的身份)接触到的公共区域(如琴房外的长椅下),并且U盘上贴着明显的标签:“林师遗作小样-备份”。
同时,刘耀文加强了对“旋律象限”工作室网络活动的监控,并设置了对“毒饵”音频文件的触发警报。丁程鑫和张真源则在音乐楼内外布下更隐蔽的监视,确保苏婉清绝对安全,并观察是否有可疑人员接近U盘。
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苏婉清“泄露”了信息,U盘也“遗落”在了指定位置。
接下来的两天,风平浪静。U盘静静地躺在那里,无人问津。就在大家开始怀疑高鹏是否已经放弃,或者识破了陷阱时,转机出现了。
刘耀文突然收到警报:“‘旋律象限’工作室的IP有异常数据流出!流量模式……像是在下载一个较大的文件!来源IP……正在追踪……是星耀学院内部的一个公共打印室的电脑!”
公共打印室?高鹏没有亲自去取U盘,而是可能利用某个不知情的学生或者其他的手段,从打印室的电脑上拷贝了U盘里的文件?这招非常狡猾,避免了直接接触的风险。
“文件被拷贝了!正在向工作室IP传输!”刘耀文紧盯着数据流,“传输完成!工作室IP开始访问那个文件了!”
鱼儿终于上钩了!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毒饵”生效。
几分钟后,刘耀文兴奋地低呼:“追踪代码被激活了!确认文件在‘旋律象限’工作室的内部网络中被打开!正在尝试反向定位其分析环境……对方使用的是一款专业的音频分析软件……软件版本信息获取中……正在尝试获取设备指纹……”
成功了!他们的陷阱成功潜入了对方的巢穴!
然而,没等他们高兴太久,刘耀文的脸色突然一变:“不好!对方的安全防护非常强!触发了高级的沙盒环境!我们的追踪代码被部分隔离了!无法获取更深层的系统信息……连接……快要被切断了!”
就在连接中断前的最后一秒,刘耀文捕捉到了一串一闪而过的、看似乱码的数据流片段。“等等!这串代码……好像是某个内部服务器的标识符!快记下来!”
虽然未能实现完全的反向控制,但他们获得了一个关键的线索——对方内部系统的某个服务器标识符!这就像得到了一把锁的模糊钥匙模版,虽然还不能直接打开门,但已经指明了锁的类型和结构!
几乎在同一时间,负责监视音乐楼的丁程鑫也传来了消息:“有发现!一个戴着口罩、穿着后勤制服的人,在公共区域徘徊了很久,刚刚快速地从长椅下捡走了那个U盘!动作很隐蔽!”
取走U盘的人出现了!虽然不是高鹏本人,但很可能是他的手下。
“毒饵”已经被吞下,虽然未能立即定位到核心,但已经撕开了对方防线的一角。接下来,就是看这条吞下毒饵的鱼,会游向何方,以及,他们能否利用得到的“钥匙模版”,找到打开最终大门的方法。
(第二季第七章完)
新悬念推进:
获取的服务器标识符有何用处?
取走U盘的人是谁?能否顺藤摸瓜?
高鹏团队分析“毒饵”音频后,会作何反应?
他们是否会因为“毒饵”而采取更极端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