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显微镜”账号的惊鸿一现,如同在平静湖面投下巨石。时代少年团意识到,他们面对的不再是具体的个人或组织,而是一个隐藏在数据迷雾中的、高度智能化的“观测系统”。这个系统冰冷、精确,目的不明,让人不寒而栗。
“必须主动出击,不能坐以待毙。”马嘉祺在紧急会议上定下基调,“对方在暗处,我们在明处,被动防御只会越来越被动。我们要想办法‘看见’这个‘数字魅影’,至少要知道它想干什么。”
“怎么‘看见’?”丁程鑫皱眉,“对方是程序,是数据流,来无影去无踪。”
“既然是程序,就一定有逻辑,有行为模式,有数据源和接收端。”刘耀文推了推眼镜,眼神锐利,“它要分析我们的表演,就需要数据。这些数据从哪里来?官方直播流?粉丝上传的饭拍?还是……有我们不知道的拍摄源?”
“分析结果又流向哪里?是某个服务器?还是特定的人?”严浩翔补充道。
“还有那些代号,‘样本T7’、‘MUS-2024-BETA7’……”贺峻霖沉思,“这像是实验室的编号系统。‘T7’可能代表测试样本7号,那我们其他六个人是不是T1到T6?‘MUS-2024-BETA7’可能是一个音乐分析模型的第七个测试版本。”
这个推测让所有人背后一凉——他们被当成了某个未知项目的“测试样本”!
“如果我们是‘样本’,那么观测我们的‘显微镜’,目的就是为了收集数据,优化那个‘BETA7’模型。”马嘉祺总结,“我们要反其道而行,不是躲避观测,而是主动设置陷阱,引诱它出现,从而捕捉它的踪迹。”
“钓鱼执法?”张真源明白了。
“没错。”刘耀文兴奋起来,“我们可以精心设计一场‘非标准’的演出,在某个可控的、非公开的场合进行。这场演出的某些参数,会偏离我们平时的‘基准值’,但偏差程度只有我们自己知道。如果那个‘显微镜’再次出现,并分析了这场演出,它的分析报告里就会包含这些只有我们才知道的‘偏差’数据。我们就能确认它确实在实时监控我们,甚至能根据分析报告的内容,反向推断出它的观测精度和关注点。”
“然后,我们在这个非公开场合,布下天罗地网,监控所有可能的数据流出入口,守株待兔!”严浩翔接上思路。
计划大胆而冒险,但似乎是目前唯一能打破僵局的方法。
“场地选择是关键。”贺峻霖说,“必须绝对私密,数据流可控,并且有合理的理由进行一场‘非标准’演出。”
“公司的新大楼不是有一个刚落成的、内部使用的‘全息投影测试演播厅’吗?”宋亚轩忽然想起,“那里设备顶尖,网络独立,而且还没正式启用,安保级别高。”
“ perfect !”马嘉祺一击掌,“就以‘新专辑全息MV效果测试’为名,申请使用那个演播厅。我们可以在演出中,刻意设计一些细微的、不易被肉眼察觉的‘异常’:比如,浩翔在某个舞蹈动作时,故意将手腕角度偏移标准值5度;亚轩在某句高音时,刻意将共鸣点稍微前置;整体队形在某个转换节点,制造0.3秒的‘非完美’同步……这些‘错误’,将是我们设下的‘饵’。”
“耀文,你负责在演播厅内外部署全方位的网络流量监控和设备扫描程序,确保能捕捉到任何异常的数据传输。浩翔,霖霖,你们协助设计‘诱饵’演出的细节。程程,真源,负责现场安保和物理监控,确保没有隐蔽的拍摄设备。亚轩,你随时感应异常的能量波动。”
计划迅速制定。公司高层在听取他们的“担忧”(隐去了超自然部分,只强调疑似有高科技手段窃取商业演出数据)后,批准了他们的申请,并提供了全力支持。
三天后,夜晚。时代峰峻新大楼地下的全息演播厅灯火通明。这里与外界网络物理隔离,进出需要最高权限。七人身着动捕服装,站在巨大的环形屏幕中央。四周,隐藏的高清摄像头和传感器无声运转。刘耀文在控制台前,紧盯着几十个监控窗口。丁程鑫和张真源在演播厅外巡逻警戒。
“各部门准备,‘全息MV数据采集测试’第一次彩排,开始!”马嘉祺通过内部通讯器下达指令。
音乐响起,是他们新专辑的一首主打歌。七人开始表演。表面上,这是一场精彩绝伦的演出,光影效果绚烂,舞蹈整齐划一,歌声动人。但在内部人眼中,那些精心设计的“偏差点”正一一呈现:严浩翔手腕那不易察觉的5度偏移,宋亚轩共鸣点的微妙变化,队形转换时那0.3秒的“不和谐”……每一个“错误”都如同黑暗中的萤火虫,等待着那只“数据之眼”来捕捉。
演出顺利结束。所有人屏息凝神,等待结果。
一分钟,两分钟……十分钟过去了,监控屏幕上没有任何异常数据流,网络流量平稳,没有未知设备接入。
“失败了吗?”贺峻霖有些失望。
“不一定,”刘耀文紧盯着数据日志,“如果对方足够狡猾,可能会延迟发送分析报告,或者采用更隐蔽的传输方式。我们需要耐心,持续监控未来24小时的所有数据出口。”
时间在紧张的等待中流逝。演播厅内,七人假装进行后期讨论,实则心神不宁。
突然,就在演出结束约一小时后,刘耀文猛地坐直身体,低呼:“有情况!”
所有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不是实时数据流出!”刘耀文快速操作,“是演播厅内部的一台……激光测距校准仪!它在演出过程中,一直处于待机状态,但在演出结束后第58分钟,它自动向一个外部IP地址发送了一个加密的数据包!数据包很小,但加密方式……和之前‘舞台显微镜’的加密特征高度吻合!”
激光测距仪!它本来是用来校准全息投影精度的,谁会想到它会被利用来采集舞蹈动作的毫米级位移数据?而且还延迟发送!
“能追踪IP吗?”马嘉祺急问。
“正在追踪!IP地址经过多次跳转……最终指向……市科技园区的‘创生科技’公司服务器!”刘耀文报出一个名字。
创生科技?一家知名的、专注于人工智能和运动捕捉技术的高科技公司!
几乎同时,严浩翔的手机震动了一下,他设置的关键词警报响了——在一个极其冷门的、需要邀请码才能进入的“运动生物力学与AI建模”专业论坛上,一个匿名用户刚刚发布了一篇帖子,标题是:
“基于多模态数据的舞台表演动作优化模型(MUS-2024-RC1)实时测试样本分析报告”
帖子内容,正是对他们刚才那场“测试演出”的详细到令人发指的分析报告!报告中,不仅准确指出了他们刻意制造的所有“偏差点”(手腕偏移5.1度,共鸣点前移0.3厘米,同步延迟0.28秒……),还给出了详细的“优化建议”!报告末尾,标注着:“数据来源:高精度动态捕捉系统,样本编号:T1-T7”。
证据确凿!“数字魅影”就是“创生科技”!他们利用高科技设备,秘密采集时代少年团的表演数据,用于训练其AI模型!
“创生科技……他们想干什么?开发虚拟偶像?还是制造表演机器人?”张真源感到难以置信。
“不管想干什么,未经允许,秘密采集我们的生物特征和表演数据,都是非法的!”丁程鑫愤怒地说。
找到了源头,但更大的谜团浮现了。一家正规的、知名的高科技公司,为何要用如此隐秘甚至非法的手段,来采集他们的数据?
“创生科技”的背后,是否还有更深的黑手?他们的最终目的,究竟是什么?
(第七季第一章完)
新悬念推进:
“创生科技”为何要秘密采集时代少年团的表演数据?
他们的AI模型(MUS系列)最终目的是什么?
时代少年团如何面对这家技术实力雄厚的公司?
这次主动出击,是否会打草惊蛇,引来更激烈的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