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最近给以宁说媒的人越来越多,以宁模样好,有学识,这些年哪怕一直需要上工干活,也没有忘记读书,身上一股子书卷气,一看就跟农村人不一样,可不就招人眼了。
“以宁啊,你这都23了,还不找对象吗?”一起上工的刘大娘好奇的问着,你别多心哈,就是看最近找你的人挺多,你都给拒绝了啊。”
“刘大娘,我娘说了,我还小,不让我在乡下结婚。”无奈,以宁只好把张翠花搬出来用一用了。
“也是,当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好,大娘懂。”
应该是刘大娘这边露出了口风,反正从这天开始基本没有人来找以宁了。
转眼又是3年,眼看着77年就到来了,看在大家相处了这么多年的份上,平时关系也都处的很好,以宁准备给大家透露一些关于高考的信息。
今年的年夜饭还是很丰盛的,有今年杀猪时分的猪肉,还有一些野味,腊肉腊肠啥的,也就是过年了,平时可不敢这么吃,大家热热闹闹的过了一个新年。
“同志们,77年马上就要来了,大家今年有什么打算吗?”
一听以宁这么问,大家就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了.
李小兰语气沉重的开口:“翻年我就26了,再看不到回城的希望,我怕是要结婚了。”
孙志国怏怏的搭话;“我眼看着也要25了,家里一直在想办法让我回城,可惜一直也没机会,不过我还能坚持坚持,我不想扎根在农村。”
“我也不想。”
“我也不想。”
“我也不想。”
......
以宁看大家这萎靡的气息,赶紧打断大家:“同志们,国家要建设,离不开人才,可人才需要培养,光通过工农兵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而且工农兵的水平,相信大家也都知道。”
“我相信,我们的未来不远了,胜利的曙光也许就在眼前了,大家要坚持住啊。”
“以宁,你是说 高考!?”一旁李小兰激动的声音传来。
“刘以宁同志,你是得到了什么消息吗 ?”这个激动的带着颤抖的声音,是知轻重岁数最大的王建国同志,就是当时接待以宁和孙志国的知青点负责人,他马上就30了,可不是非常激动咋的。
“大家先别激动,我就一普通人,我能有什么消息。”听她这么说,大家瞬间失落很多。
“我最近看报纸,感觉上边政策松动了很多,城里革委会也没那么嚣张了,就感觉不太对劲,看大家关系好才跟大家说说的,你们可别出去多嘴。”
“不会的,以宁,你放心,我们保证什么都不说。”
“就是,刘以宁同志,你放心,这种事肯定越少人知道越好。”
对于大家以宁还是很放心的,这么多年的相处,不说多了解,这点信任还是有的,更何况知道的人多了,对他们自己也没好处。
“以宁,那还得麻烦你,你的学习资料借我们抄录一份,这些年也就你还在坚持读书了。”同屋的赵娟同志不好意思的说道。“你放心,之后的做饭、洗碗的家务,我们大家包了”
“是,我们包了。”
“以宁,你也挺厉害了,这些年能够一直坚持住,每天下工后,我们都感觉累得要死,干什么都不想动。”李小兰真挺羡慕她的自律的。
从这之后,整个知青点,就开启了一股学习风,连往常会偶尔出门听八卦的人都不去了,村子里的人只会觉得这些知青安静了不少,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不过碍不着自己的事,也很少会有人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