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榴花与少年
我叫墨兰英,打从能记事起,苏池白就像是嵌在我生命里的一部分。
我家的院子和他家的院子,就隔着一堵不算太高的青砖墙。墙根下,我家种着几株石榴树,他家则是一片规整的药草畦。每到初夏,石榴花便会热热闹闹地开起来,火红的花瓣一簇簇地挤在枝头,像是要把整个院子都点燃。而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搬个小板凳,扒在院墙上,看隔壁院子里的苏池白。
他总爱坐在那棵老槐树下读书。槐树的枝叶繁茂,像一把巨大的绿伞,将他笼罩在一片清凉的阴影里。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树叶,在他身上洒下斑驳的光点,随着风的吹拂,那些光点便在他的白衫上轻轻跳跃。他的头发用一根简单的玉簪束起,几缕碎发垂在额前,衬得他眉眼愈发清俊。
“池白哥哥,你又在看什么书呀?”我常常忍不住,扬着嗓子朝他喊。
他听到我的声音,总会微微侧过头,嘴角扬起一抹温和的笑。那笑容像是夏日里最清凉的风,能一下子吹进我的心里。“是先生布置的功课,兰英,你又偷懒不练字了?”他的声音清润,像山涧里的溪水,潺潺地淌过。
我才不管什么功课、练字呢。我就是想和他说话,想看到他对我笑。我把下巴搁在墙头上,眨着眼睛看他:“池白哥哥,你给我讲讲书上的故事嘛,那些之乎者也的,我听不懂,你讲给我听,我就懂啦。”
他无奈地摇摇头,放下手中的书卷,耐心地给我讲起来。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讲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讲的时候,神情专注,偶尔会停下来,问我:“兰英,听懂了吗?”
我其实常常是似懂非懂的,但只要看到他认真的模样,听到他清润的声音,我就觉得无比满足。我用力点头:“懂啦懂啦,池白哥哥讲得最好了!”
有时候,我会偷偷从家里拿些吃的给他。比如刚蒸好的馒头,还冒着热气,我用帕子包着,飞快地跑到院墙边,隔着墙递给他。“池白哥哥,娘刚蒸的,可好吃了!”
他总是笑着接过,“又偷拿东西,小心你娘知道了打你手心。”
“才不会呢,娘最疼我了。”我得意地扬了扬下巴,看着他把馒头掰成小块,慢慢地吃着,阳光照在他的侧脸上,连带着他咀嚼的动作,都显得那么好看。
还有一次,他因为背书不熟练,被先生罚抄《论语》十遍。我知道后,晚饭都没吃好,心里惦记着他。等爹娘都睡下了,我偷偷溜到书房,找到笔墨,笨手笨脚地帮他磨墨。墨块在砚台里转啊转,墨汁溅到了我的手上、衣服上,我也毫不在意。我只想快点把墨磨好,好让他能少受点累。
他发现我时,我正拿着沾满墨汁的毛笔,试图在宣纸上模仿他写字的样子,结果写得乱七八糟。他又气又笑,“兰英,你这是在帮倒忙呢。”
我委屈地瘪瘪嘴,“我就是想帮你……”
他叹了口气,伸手揉了揉我的头发,“好了,不怪你。快去洗洗,别让你爹娘发现了。”
我看着他指尖沾染的墨色,又看看自己手上的墨渍,忍不住“咯咯”地笑了起来。那晚的月光很亮,透过窗棂洒在他的书案上,也洒在我们身上,一切都安静而美好。
我总觉得,这样的日子会一直持续下去。就像院墙边的石榴树,每年都会如期开花;就像老槐树下的阴凉,每年都会准时到来。我甚至偷偷地想,等我再长大一些,等池白哥哥也长成真正的大人,我就告诉他,我想一直和他在一起,想做他的新娘。
那时候的我,满心满眼都是对未来的憧憬,却从没想过,有些离别,会来得那样突然,那样让人猝不及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