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清风不渡岸
本书标签: 古代 

京城雪与故人书

清风不渡岸

又一年的冬天来了,天空中飘起了细密的雪花,给整个小镇都披上了一层银装。我站在院子里,看着雪花缓缓地落在石榴树枝上,心里一片冰凉。

苏池白走了已经快两年了。这两年里,我没有再收到过他的任何一封信,也没有任何关于他的消息。爹娘已经彻底放弃了,开始托人给我介绍亲事。

“兰英,张大户家的公子,人很老实,家境也不错,你去看看?”娘小心翼翼地问我。

我沉默着,没有回答。我的心里,还住着那个说要回来娶我的少年,那个给我绣了兰草香囊的苏池白。我怎么能就这样嫁给别人?

“娘知道你心里还有池白,”娘叹了口气,“可是兰英,都这么久了,他要是想回来,早就回来了。你不能一直这样耗着自己啊。”

我低下头,看着自己冻得有些发红的手,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难受得说不出话。

就在我几乎要绝望的时候,镇上的货郎带来了一个从京城来的商人。那商人带来了许多京城的新奇玩意儿,也带来了一些关于京城的消息。

我听到消息后,几乎是疯了一样跑到了镇上。我找到了那个商人,急切地问他:“大叔,您是从京城来的吗?您有没有听说过一个叫苏池白的人?他是去年去京城赶考的举人。”

商人愣了一下,仔细想了想,然后点了点头,“苏池白?好像有点印象。是不是那个新科的探花郎?听说他可厉害了,不仅文章写得好,人也长得一表人才,还被李尚书看中了,把女儿许配给他了。”

“探花郎……李尚书的女婿……”我的脑袋“嗡”的一声,像是被重锤击中,瞬间一片空白。我踉跄着后退了几步,差点摔倒。

怎么会这样?他不是说要回来娶我的吗?他不是说等他考中了,就风风光光地来接我吗?怎么会……怎么会成了李尚书的女婿?

商人还在旁边说着什么,我却什么也听不见了。我的耳朵里嗡嗡作响,眼前阵阵发黑。我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把我冻得浑身发抖。

我失魂落魄地回到家,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我拿出那个苏池白给我的香囊,香囊上的兰草依旧清晰,可在我眼里,却变得无比刺眼。我想起他临走前说的话,“兰英,等我回来,我会风风光光地来娶你。”

原来,他说的“风风光光”,是成为探花郎,是娶尚书的女儿。而我,只是他年少时,院墙边那个不起眼的小尾巴,是他功成名就后,可以轻易遗忘的过去。

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不停地从眼眶里滚落下来,打湿了香囊,也打湿了我的衣襟。我把脸埋在膝盖里,哭得撕心裂肺。原来,我所有的期待和等待,都只是一场笑话。

哭了很久很久,直到眼泪都流干了,我才慢慢地抬起头。窗外的雪还在下着,整个世界一片洁白,却也一片冰冷。

我走到梳妆台前,看着镜子里憔悴的自己。我知道,我不能再等了。那个叫苏池白的少年,已经永远地留在了我的过去里,留在了那个有石榴花和老槐树的夏天里。

我拿起剪刀,颤抖着,将那个绣着兰草的香囊剪得粉碎。碎片散落在梳妆台上,像一地破碎的梦。

爹娘敲门进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景象。他们没有再劝我,只是默默地走过来,抱住了我。娘的眼泪也掉了下来,“兰英,不哭了,咱不哭了。”

从那天起,我不再每天去村口的老槐树下等待,也不再拿出那些珍藏的书信。我开始慢慢地接受爹娘给我安排的相亲。

后来,我嫁给了镇上一个普通的货郎。他不像苏池白那样会读书,也不会说好听的话,但他很踏实,对我也很好。

日子过得平淡而安稳。只是偶尔,在院子里的石榴树开花的时候,在听到别人提起京城的时候,我的心里还是会隐隐地疼一下。

有一次,货郎从外面回来,递给我一封信,“兰英,这是从京城寄来的,说是你的故人写的。”

我疑惑地接过信,看到信封上熟悉的字迹时,我的心猛地一缩。是苏池白的字。

我颤抖着手,拆开了信封。信里的内容很短,只有几句话:

“兰英,见字如面。京城雪大,忽忆少年时,院墙边石榴花开得正好。昔年所言,终是负你。愿你往后,平安顺遂,喜乐无忧。苏池白。”

看完信,我久久地没有说话。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说不出是什么滋味,不只是难过,还有一种复杂的释然。

我把信叠好,放在了抽屉的最底层。然后,我走到院子里,看着院墙边那几株石榴树,它们正在阳光下努力地生长着。

我知道,苏池白终究是成了我的故人。而我的人生,也早已翻开了新的篇章。那些关于少年、关于等待、关于京城雪的故事,就让它们随着这封信,一起尘封在过去吧。

我抬起头,看着湛蓝的天空,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阳光洒在我的脸上,温暖而明亮。我想,我该好好过我自己的日子了。

上一章 离歌与等待 清风不渡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