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十点,“星芒”设计部的灯还亮着大半。
苏晚盯着电脑屏幕上的3D设计模型,指尖在数位板上轻轻顿了顿。入职刚满一周,她就被卷入季度“科技国风”新品发布会的紧急项目——组长甩来的“智能温控新中式外套”主题,要求融合莨纱绸面料与微型温控芯片,这已经是她连着熬的第三个通宵。
桌上的冷萃咖啡杯空了许久,杯壁凝着的水珠在桌面晕开一小片湿痕。她起身想去茶水间续杯,刚走到门口,就撞上了一个坚实的胸膛。
“抱歉!”苏晚慌忙后退,手里的数位板差点滑落,屏幕上还停着未完成的盘扣细节设计图。抬头的瞬间,呼吸却莫名一滞。
男人穿着剪裁合体的深灰色高定西装,衬衫领口微松,露出线条清晰的锁骨。他的五官深邃如苏州河夜景,下颌线绷得很紧,眼神冷冽得像写字楼外的晚风,正居高临下地看着她,带着审视的意味。
是陆时衍。
苏晚入职那天,在公司全员大会上见过他。作为最大投资方的代表,他只用十分钟拆解了“智能纺织品的市场潜力”,提到“设计师要懂科技,但不能丢了审美根脉”时,整个会议室都静了下来。传闻他是业内最“挑剔”的投资人,曾因样品不符合环保标准,当场否决过百万级的研发项目。
“走路不看路?”陆时衍的声音低沉,没什么温度,目光却扫过她数位板上的设计图——青灰色莨纱绸面料上,盘扣的纹样正用AI工具做动态模拟。
苏晚攥紧手里的数位板,脸颊发烫:“对不起,陆总,我没注意到您。”
他没说话,径直走向茶水间。路过她工位时,视线在堆叠的资料上停了两秒——那是她打印的《2024新中式服饰消费报告》和智能温控芯片参数表。
苏晚站在原地,心跳得有些快。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茶水间门口,才松了口气,抬手拍了拍胸口。入职一周,她还没跟这位“大老板”说过超过三句话。
几分钟后,陆时衍从茶水间出来,手里端着两杯咖啡。他走到苏晚面前,将其中一杯递过去:“冷萃,加了半颗奶球。”
苏晚愣住了,下意识地接过:“谢谢陆总……您怎么知道我喝这个?”
“上周新人培训,你带的就是这个牌子的冷萃。”他语气依旧平淡,目光落在她眼下的青黑上,“‘科技国风’项目?”
“嗯,在试做温控外套的盘扣设计,想把传感器藏在纹样里。”苏晚小声解释,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杯壁,“但3D打样总达不到预期,传统盘扣的弧度太考验工艺了。”
“星芒不养只会用AI的闲人,但也不亏能把传统玩出新意的人。”陆时衍顿了顿,补充道,“明天早上九点,我要看到你的初步方案——包括AI模拟数据和手工纹样稿。”
说完,他转身离开,深灰色的西装背影在走廊尽头与应急灯的光晕重叠。
苏晚握着温热的咖啡杯,指尖微微发烫。刚才他的话,是提醒,还是……变相的认可?
回到座位上,她喝了一口咖啡,微苦的口感里带着奶香,混沌的大脑瞬间清醒了不少。打开电脑里的“《青黛》设计存档”,她忽然有了灵感——不如把毕业设计里的苏绣纹样简化,用激光雕刻在盘扣边缘,刚好能藏住微型传感器。
窗外的夜色渐深,设计部的灯一盏盏熄灭,最后只剩下苏晚桌上的那一盏。她专注地用AI工具调整纹样比例,没发现走廊的另一端,陆时衍正站在玻璃窗前看着她的背影,手机屏幕上是她的入职资料:“苏晚,22岁,东华大学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2023年毕业设计《青黛》融合苏绣与可持续面料,获全国高校设计大赛金奖……”
他的指尖在屏幕上轻轻敲击,眼神里多了点说不清的意味。
第二天早上八点五十,苏晚准时将打印好的方案放在了组长桌上——左边是AI生成的3D模型图,右边是手工绘制的纹样稿,还附了传感器适配参数。刚回到座位,陆时衍的特助就走了进来:“苏晚,陆总让你去他办公室一趟。”
苏晚的心猛地一跳,捏紧了手里的数位笔。
她跟着特助来到顶层的总裁办公室,推开门的瞬间,看到陆时衍坐在巨大的办公桌后,手里正翻着她的方案。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他身上,倒冲淡了几分冷意。
“坐。”他头也没抬,指尖点了点方案上的盘扣纹样,“这个苏绣元素,是你毕业设计里的?”
苏晚在他对面坐下,紧张得手心冒汗:“是……我觉得传统纹样比纯科技感更有温度。”
陆时衍终于抬眼看她,目光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上周考察面料厂,他们刚研发出可刺绣的导电纤维。”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卷样品推到她面前,“试试把这个融进去,明天给我新的打样方案。”
苏晚看着那卷泛着微光的纤维,眼睛瞬间亮了——这正是她找了好久的材料。
“谢谢陆总!我今晚就改方案!”她站起身,声音里藏不住兴奋。
陆时衍看着她眼底的光,嘴角几不可查地勾了一下,又很快恢复平静:“别熬太晚,星芒需要能长期创造价值的设计师,不是只懂熬夜的莽夫。”
走出办公室时,苏晚握着那卷纤维,脚步都轻快了许多。她低头看着样品,忽然发现标签上的生产厂家——正是陆时衍的科技公司。
走廊窗外,武康路的梧桐叶正被风卷起,落在玻璃上又滑开。苏晚忽然觉得,在这座充满机遇的城市里,她的设计梦,或许真的能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