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趣谈三国正史人物
本书标签: 历史  三国 

威王曹彰

趣谈三国正史人物

哥们儿,今天咱们聊一个三国里最憋屈的"将二代"——曹彰,曹子文。

你肯定听说过"黄须儿"的绰号,脑子里大概浮现出个满脸络腮胡的莽夫形象。但我要告诉你,真实的曹彰,是曹操儿子里最像将军的那个,却也是最不得善终的那个。他像一把被硬生生塞回刀鞘的宝刀,一辈子活在"曹操之子"的阴影下,空有一身本领,却始终找不到属于自己的战场。

曹彰打小就和其他兄弟不一样。哥哥曹丕爱读书写诗,弟弟曹植才高八斗,他却"不好文学,好为将"。有回曹操问儿子们志向,别人都说要治国平天下,只有曹彰说:"好为将,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

曹操大笑:"你这黄须儿,果然像我年轻时!" 这声"黄须儿"的调侃里,藏着老父亲多少骄傲——毕竟曹操自己就是提刀上马打下的江山。

但乱世里的父亲,对最能打的儿子感情最复杂。曹操亲自教曹彰兵法,让他带兵打仗,却又时时提防。建安二十一年,曹操派曹彰征乌桓。临行前叮嘱:"在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动以王法从事,尔其戒之!" 这话表面是训诫,实则是警告:别仗着是我儿子就放肆。

北征乌桓是曹彰的人生高光时刻。部队刚到涿郡,突然遭遇数千乌桓骑兵。曹彰手下才一千多人,马匹又少,将士恐慌。他却下令:"辎重在前,步兵在后。" 亲自断后。乌桓人见这黄须将军如此镇定,反而不敢进攻。

最精彩的是追击战。曹彰一马当先,箭无虚发,乌桓人应弦而倒。打了一天一夜,铠甲上中的箭多得像刺猬。将士劝他休息,他吼道:"今始至而未劳,何懈也!" 乘胜追击二百多里,斩首俘虏数千。这一仗,让"黄须儿"的威名传遍漠北。

但凯旋归来,等待他的不是封赏,而是猜忌。曹操摸着曹彰的胡子说:"我黄须儿竟大奇也!" 这夸奖里带着警惕——儿子太能打,对父亲也是威胁。更让曹彰寒心的是,曹操至死没给他封王,只让当个鄢陵侯。

曹操死后,真正的悲剧才开始。曹丕继位,对兄弟严防死守。曹彰以为自己战功赫赫,至少能当个大将军。结果曹丕把他兵权一撸到底,赶到封地监视居住。最绝的是,有次曹彰进京朝见,曹丕在卞太后阁里下棋,用毒枣毒杀亲弟。曹彰死时年仅三十五岁,浑身青紫,卞太后喊着"你杀我儿"追出去,却只看到马车扬起的尘土。

曹彰的悲剧,在于他生错了时代。若在乱世,他是开疆拓土的猛将;但在政权巩固后,他成了最危险的棋子。他像被困在笼子里的猛虎,爪牙越锋利,死得越快。

读曹彰,你会明白什么叫"天生我材必无用地"。他让我们看到,有时候才华太突出,反而是催命符。在权力面前,父子兄弟,都是可以牺牲的棋子。

这,就是曹子文。一个本该在沙场马革裹尸,却死在亲人手里的悲情英雄。

上一章 封易侯公孙瓒 趣谈三国正史人物最新章节 下一章 南城侯羊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