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玄幻奇幻小说 > 九境劫:凡界序章
本书标签: 玄幻奇幻  修仙 

文压群修 武破难关(上)

九境劫:凡界序章

灵犀谷的晨雾尚未散尽,天衍宗的长老殿已灯火通明。檀香袅袅升起,缠绕着殿内十五根雕龙立柱,将玄色地砖映得温润发亮。宗主墨尘渊端坐于殿首的九龙宝座上,玄色锦袍上绣着暗金色流云纹,周身气息内敛如渊,仅偶尔抬眼时,眸中闪过的精光,方能让人想起他凡境八阶的无上修为。

两侧的紫袍长老依次排开,左侧首位是剑修堂的凌苍长老,面容刚毅,腰间佩剑古朴,剑身偶尔传来细微的嗡鸣,似在呼应主人的气息;右侧第二位,便是蛊修堂的白绯月长老,一袭绯红宗袍镶着暗黑色蛊纹,裙摆曳地时,仿佛有流萤在衣袂间流转。她肌肤胜雪,眉如远山含黛,眼似秋水横波,只是那双勾魂夺魄的眸子里,此刻满是毫不掩饰的挑衅,目光频频扫向斜对面的苏清鸢。

苏清鸢一身素白紫镶边长老袍,端坐于左侧第三位,青丝如瀑,仅用一支羊脂玉簪松松束起,周身散发着清冷如冰的气息,仿佛殿内的纷争与她毫无关联。她指尖轻捻一串菩提子,目光落在殿中地面的灵纹上,对身后白绯月若有若无的打量视而不见。

“诸位长老,今日召集大家前来,是为明日的新月小测事宜。”墨尘渊的声音沉稳有力,穿透檀香,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新弟子入宗已满一月,需检验修行成果,各堂按惯例安排考核即可。”

话音刚落,白绯月便娇笑着起身,绯红宗袍勾勒出玲珑有致的身段,腕间串着的蛊珠随着动作发出清脆的碰撞声:“宗主此言差矣。”她莲步轻移,走到殿中央,目光扫过苏清鸢,语气带着几分戏谑,“苏长老的文修堂,可是三年没招到半个弟子了,如今好不容易盼来个独苗,若是让苏长老亲自考核,难免落人口实,说你偏袒自家弟子,放水让他通过。”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集中在苏清鸢身上。文修堂冷清是不争的事实,三年无新血,如今只有常顺一个外门弟子,确实容易引人闲话。

苏清鸢抬眸,清冷的目光与白绯月相对,语气平淡无波:“文修考核重经义、明事理,讲究的是心领神会,何来放水之说?白长老未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哦?”白绯月挑眉,嘴角勾起一抹美艳的弧度,眼中却带着讥讽,“苏长老这话可就不对了。谁不知道文修向来‘纸上谈兵’,抄经悟道谁不会?可真要论起实用,能御敌还是能自保?若是苏长老护短,只考些死记硬背的东西,那这小测还有什么意义?不如让宗主亲测,再改改考核规矩,先文后武,方能服众。”

“先文后武?”凌苍长老皱眉,“文修与其他道途不同,侧重养心明理,而非武力,这般考核怕是不妥。”

“有何不妥?”白绯月立刻反驳,“宗门弟子,无论修何种道途,终归要面对江湖纷争、妖兽侵袭,连自保之力都没有,修再多经义又有何用?我看不如这样,文试考经义注解,武试设闯关制,让这文修独苗依次挑战武修、蛊修、剑修各一名弟子,只要能连败三人,便算武试通过。既显公允,也能让大家看看,苏长老教出来的文修,到底有没有真本事,别是只会抄经的草包。”

她这话既质疑了文修的实用性,又暗指苏清鸢教不出合格的弟子,句句诛心。

苏清鸢眸色微沉,正要开口反驳,墨尘渊抬手压下了争执:“白长老所言,也有几分道理。宗门弟子,当文武兼备,文以明心,武以立身。便依白长老之意,明日新月小测,先文后武,文试考《浩然经》经义,由我亲自命题阅卷;武试为闯关制,各修堂各选一名炼气高阶或凝脉境初期弟子为守关者,点到即止,不可伤人性命。常顺若能连败三人,武试便算通过;若中途落败,便需再择日补考。”

墨尘渊既给了白绯月面子,又为常顺留了后路,算是折中之举。苏清鸢见状,便不再多言,只是指尖的菩提子转动得快了几分,显然是在为常顺担忧——他表面修为不过炼气中阶,要接连挑战三名不同道途的弟子,尤其是剑修堂那位明显对他心存芥蒂的剑尘,难度极大。

白绯月见目的达成,满意地笑了笑,莲步轻移回到座位,临走前还挑衅地看了苏清鸢一眼,仿佛已经预见了常顺落败的模样。

殿外的晨雾渐渐散去,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长老殿的地面上,映出斑驳的光影。这场看似简单的考核安排,已然暗藏了长老间的针锋相对,而明日的新月小测,注定不会平静。

次日清晨,灵犀谷中央的演武场早已布置妥当。演武场四周矗立着四座高台,分别对应文试、武试及观礼区域。高台周围挤满了看热闹的弟子,有外门的灰袍弟子,也有内门的青衫弟子,大家都想看看,这位文修堂的独苗,能否在白绯月长老刻意设置的考核中闯关成功。

常顺身着灰布宗服,腰间挂着一柄宗门统一配发的凡铁剑,站在文试高台之下,神色平静。昨日苏清鸢已将长老会的变故告知于他,也叮嘱他不必勉强,尽力即可。但常顺心中自有打算,这不仅是一场考核,更是他验证阴阳海“文气藏锋”的绝佳机会——以文入剑,既符合文修“以理驭器”的表象,又能悄悄施展剑修手段,既能证明文修并非无用,又能守住“纯文修”的伪装,可谓一举两得。

“新弟子常顺,随我来文试台。”一名执事弟子走来,引着常顺登上东侧的文试高台。高台上摆放着一张紫檀木桌,桌上铺着洁白的宣纸,砚台内研好的墨汁散发着淡淡的墨香,旁边还放着一卷《浩然经》。

墨尘渊端坐于文试台的主位,见常顺上来,沉声道:“文试命题,便以《浩然经》中‘正气御邪,兼容万物’为题,你需结合经义,阐述自己的理解,注解不少于三百字。记住,文修之道,在于明理通意,而非堆砌辞藻。”

常顺躬身应诺,走到桌前坐下。他深吸一口气,凝神静气,指尖凝聚起一缕阳鱼文气,缓缓注入手中的狼毫笔。文气流转间,笔杆微微发热,仿佛有了灵性。

他翻开《浩然经》,目光落在“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一句上,脑海中瞬间闪过落霞谷的阴寒瘴气、青阳城的血雨腥风,以及阴阳海中魔元与文气相生相济的景象。他提笔蘸墨,笔尖落下,墨迹在宣纸上缓缓流淌,文气随着笔墨扩散开来,在纸上形成一层淡淡的光晕。

“浩然正气者,非刚猛霸道之谓,乃中正平和、兼容并蓄之理也。天地有阴阳,万物有正邪,正不斥邪,方为大道;邪不侵正,乃因理存。”

开篇一句,便点明了他的核心观点,既贴合经义,又暗合阴阳海“兼容正魔”的本质,却又不暴露丝毫魔修的痕迹。

“昔者,天地初开,清浊未分,正气与邪气共生,而后阴阳相济,方有万物滋生。文修之要,在于养浩然正气,以理御邪,而非以力破邪。正气如江,邪气相似暗流,江宽则暗流可容,江深则暗流可化,此乃‘兼容’之真谛。”

他笔走龙蛇,字迹温润却带着韧劲,文气萦绕在笔墨之间,让每一个字都仿佛有了生命力。墨尘渊坐在主位,看着宣纸上不断延伸的文字,眼中渐渐闪过赞许之色——这注解不仅通透经义,更有自己的独到见解,难得的是,字里行间蕴含的文气精纯凝实,显然是下过苦功的。

“……文气者,正气之具象也。以文气明心,则不被邪念所扰;以文气御物,则可避秽化浊;以文气驭器,则能以理破势。故曰,正气御邪,非战而胜;兼容万物,方为至道。”

三百余字的注解一气呵成,常顺放下笔,文气收回体内,纸上的光晕渐渐散去,只留下字迹苍劲、墨香浓郁的注解。

墨尘渊亲自走下台,拿起宣纸仔细审阅,越看越满意,颔首道:“经义通透,见解独到,文气凝实,字字珠玑。此注解,当为文试第一!”

此言一出,台下顿时一片哗然。谁也没想到,这个文修堂的独苗,竟然真的有如此深厚的经义功底。白绯月坐在观礼台上,脸色微沉,显然对这个结果颇为不满。而苏清鸢则悄悄松了口气,清冷的眸中闪过一丝欣慰。

文试结束,常顺走下台,立刻被执事弟子引向西侧的武试高台。武试高台比文试台更为宽阔,周围围满了看热闹的弟子,凌苍长老和白绯月分别坐在武试台两侧的观礼席上,墨尘渊则端坐于主位,亲自担任裁判。

武试为闯关制,按抽签顺序,常顺需依次挑战武修、蛊修、剑修弟子,连败三人方可通过。首先上场的守关者,是武修堂的弟子赵虎,此人身材魁梧,身着灰布宗服,气息沉稳,已是炼气高阶修为,双手握拳时,骨骼发出“咔咔”声响,显然是个蛮力过人的主。

“文修弟子?”赵虎上下打量着常顺,目光落在他腰间的凡铁剑上,眼中满是不屑,“怎么?文修不行,还想靠耍剑蒙混过关?我劝你还是直接认输吧,免得等会儿被我打伤,丢了文修堂的脸。”

常顺神色平静,抬手握住剑柄,缓缓抽出凡铁剑。剑身出鞘时发出轻微的“嗡鸣”,他指尖凝聚一缕阳鱼文气,轻轻抚过剑身,淡金色的文气顺着剑刃流转,让这柄普通的凡铁剑,竟隐隐散发出一丝温润却坚定的锋芒:“赵师兄此言差矣,文修亦可驭器,今日便以文入剑,向师兄请教。”

“哼,装模作样!”赵虎大喝一声,脚下发力,身形如猛虎般扑来,右拳带着呼啸的风声,直取常顺胸口。拳风凌厉,显然是用上了武修堂的基础拳法《裂石拳》,力道十足,足以开碑裂石。

常顺不敢怠慢,体内阴阳海轻轻旋转,阳鱼文气全力涌入凡铁剑,剑身淡金色的光晕愈发明显。他手腕转动,长剑带着文气的韵律,划出一道圆润的弧线,正是苏清鸢传授的基础剑法,却被他以文气催动,多了几分“以理卸力”的玄妙。

“铛!”剑拳相交,发出沉闷的声响。赵虎只觉一股柔和却坚韧的力量顺着拳头传来,自己的拳劲仿佛被长剑引导着偏离了方向,重重砸在空处,震得他手臂发麻。他心中一惊,没想到常顺的剑法竟然如此诡异。

“再来!”赵虎不服气,再次挥拳猛攻,这一次,他用上了八成力道,拳风更盛,几乎要将周围的空气撕裂。常顺从容应对,长剑舞动,文气顺着剑势流转,每一剑都精准地劈在赵虎拳势的破绽处。他的剑法看似缓慢,却暗合“刚柔并济”的经义,文气柔则卸力,剑刃刚则破势,让赵虎的蛮力无从发挥。

几个回合下来,赵虎渐渐急躁起来,攻势也变得杂乱无章。常顺抓住机会,长剑一挑,文气凝聚于剑尖,轻点赵虎的臂膀穴位。赵虎只觉臂膀一麻,拳势瞬间中断,再也无法攻击。

“赵师兄,承让了。”常顺收剑回鞘,神色依旧平静。

墨尘渊站起身,朗声道:“第一关,常顺胜!”

台下再次哗然,原本不看好常顺的弟子们,此刻都露出了震惊的神色——谁也没想到,文修弟子竟然能将剑法练到这般地步,还能以柔克刚,击败蛮力过人的武修。白绯月的脸色更加难看,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腕间的蛊珠,眸中闪过一丝阴翳。

第二关的守关者,是白绯月门下的蛊修弟子柳媚。柳媚身着绯红宗服,面容娇媚,腰间挂着一个小巧的香囊,里面隐约传来虫豸的蠕动声。她走上台,目光带着几分轻蔑,扫过常顺的凡铁剑:“没想到你还有点门道,不过,遇上我的蛊术,你这文气剑可就没用了。”

话音刚落,柳媚抬手一挥,腰间香囊打开,数十只细小的黑色蛊虫飞出,如同黑云般朝着常顺扑来。这些蛊虫名为“噬气蛊”,专门吸食修士的灵气,虽毒性不强,却能让对手灵气紊乱,丧失战斗力,是蛊修堂弟子常用的试探手段。

常顺早有准备,苏清鸢昨日已提醒过他,蛊修弟子的蛊术阴毒,需以阳鱼文气护体。他再次抽出凡铁剑,文气源源不断地涌入剑身,淡金色的光晕笼罩全身,同时,他手腕转动,长剑划出一道道细密的剑圈,文气随着剑势扩散开来,形成一道防护屏障。

当噬气蛊撞上剑圈屏障时,仿佛撞上了烙铁,纷纷发出“滋滋”的声响,瞬间化为飞灰。柳媚脸色大变,她的噬气蛊虽然不算厉害,却也能吸食炼气高阶修士的灵气,没想到竟然被常顺的文气剑轻易化解了。

“不可能!”柳媚不甘心,从怀中掏出一个小玉瓶,倒出三只通体碧绿的蛊虫,这是“缠丝蛊”,能吐出丝线缠绕对手,比噬气蛊厉害得多。三只缠丝蛊飞出,吐出晶莹的丝线,朝着常顺和他手中的长剑缠绕而来,想要束缚他的动作。

常顺眸色一凝,体内文气运转得更快,长剑抖动,发出清脆的剑鸣。他以文气驭剑,剑法变得凌厉起来,剑刃带着淡金色的文气,如同斩破黑暗的利刃,将缠丝蛊吐出的丝线尽数斩断。紧接着,他脚步前移,长剑直刺,文气凝聚于剑尖,精准地刺穿了三只缠丝蛊的虫躯。

柳媚看着地上的蛊虫尸体,脸色惨白,她没想到自己的蛊术在常顺面前竟然毫无用处。她还想再动手,却被白绯月抬手制止:“罢了,你不是他的对手,下去吧。”

柳媚咬了咬牙,狠狠瞪了常顺一眼,不甘心地走下台。

“第二关,常顺胜!”墨尘渊再次宣布结果。

此刻,台下的弟子们已经从震惊转为钦佩,连凌苍长老都忍不住点头,对苏清鸢道:“苏长老,你这弟子倒是个奇才,以文入剑,文气能御敌、能破蛊,实属难得。”

苏清鸢淡淡一笑,并未多言,只是目光紧紧盯着武试台,接下来的第三关,便是最棘手的剑尘。

剑尘早已按捺不住,他身着青衫,腰间佩剑出鞘,剑光闪烁着冷冽的光芒。他一上场,便双目赤红,怒火直冲脑门——上次修炼场,他被常顺以文气击败,沦为同门笑柄,这一个月来,他受尽了嘲讽,心中对常顺的恨意早已累积到了极点。如今见常顺连过两关,还用文气剑击败了武修和蛊修,更是妒火中烧,新仇旧恨叠加,让他恨不得立刻将常顺重创。

“常顺!”剑尘咬牙切齿,声音中带着浓浓的怨毒,“上次让你侥幸胜出,这次我定要让你知道,剑修的剑,不是你这文修能比的!”

不等墨尘渊示意,剑尘便挥剑猛攻,长剑带着凌厉的剑气,直取常顺的胸口。他用上了剑修堂的基础剑法《流云剑法》,却灌注了凝脉境的灵气,剑气比上次更加凌厉,招招狠辣,显然是动了真怒,完全不顾“点到即止”的规矩。

常顺心中一凛,剑尘的实力比他表面展现的还要强,这一剑若是被击中,即便有文气护体,也难免受伤。他不敢怠慢,体内阴阳海飞速旋转,阳鱼文气全力涌入凡铁剑,同时,他暗中调动一丝阴鱼魔元,悄悄融入文气之中,让文气的防御更加坚韧,却又不暴露魔修的痕迹。

“铛!”长剑狠狠撞在常顺的凡铁剑上,发出刺耳的金铁交鸣之声。常顺只觉一股巨大的力道传来,身形不由自主地后退了三步,胸口一阵气血翻涌。剑尘的凝脉境灵气果然非同小可,即便有文气和魔元加持,他也感到了不小的压力。

上一章 文心剑胆 师情话意 九境劫:凡界序章最新章节 下一章 文压群修 武破难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