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尹(?~前1550年),名挚,尹为官名,夏末商初时期人物,一说商时有莘国(今山东曹县北)人,一说出生于空桑之野(今山东省东明县)。商朝开国元勋、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

核心身份
生活年代:约公元前16世纪(夏商之际)
身份: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辅佐商汤建立商朝的开国元勋
称号:“元圣”(儒家尊称)、阿衡(官名)
生平事迹
出身与机遇
传说伊尹出身奴隶,曾为厨师。因才华被商汤发现,以“烹小鲜喻治国”的哲理打动汤王,被破格提拔为相。
辅商灭夏
助商汤策划推翻暴君夏桀,通过政治谋略和军事行动,最终建立商朝。
曾五次被汤王征召,体现其重要地位(见《孟子》载“汤五使往聘之”)。
辅佐五代君王
商汤去世后,继续辅佐外丙、仲壬、太甲三王。
曾放逐失德的太甲于桐宫,三年后太甲悔过,伊尹迎其复位,成为“摄政不改忠诚”的典范。
贡献与影响
政治思想:主张“以鼎调羹”“调和五味”喻治国,强调德政与民心。
厨祖地位:将烹饪提升至哲学高度,《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载其食疗与治国理论。
儒家推崇:孔子、孟子赞其“圣之任者”(承担责任之圣),与周公并列。
争议与传说
史实性:部分记载含传说色彩(如出生神话),但甲骨文证实其受商代祭祀,地位崇高。
放太甲事件:后世有疑其“篡位”之说,但主流史料均肯定其忠贞。
本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