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佚,原名尹佚,尹逸,西周初年太史,今山西省翼城县唐兴镇东关村史家圪垯人。

仅供参考
太史佚,是西周初年一位重要的史官和政治家,他是研究西周早期历史与文化的关键人物之一。以下是对他的简单介绍:
一、基本信息
- 姓名:佚(yì),又称“尹佚”或“史佚”。
- 时代:西周初年(约公元前11世纪),活跃于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时期。
- 官职:太史(西周掌管天文、历法、祭祀、记录历史的官员)。
- 地位:与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姜子牙)并称为“西周四圣”。
二、主要贡献
1. 记录历史,制定礼法作为太史,他负责记录周王室的重要事件、言行,并参与制定西周早期的典章制度。传说中,他与周公旦共同奠定了西周的礼乐文化基础。
2. 辅佐三代周王
- 周文王时期:可能已参与政治活动。
- 周武王伐纣:随军参与牧野之战,并记载了周武王的重要言论(如《尚书·泰誓》部分内容可能与其有关)。
- 周成王时期:辅佐年幼的成王,稳定政局,传说中曾劝诫成王“天子无戏言”(见《史记·晋世家》)。
3. 思想影响他的言论被后人整理为《史佚之志》(已失传),部分内容散见于《左传》《国语》等古籍,强调“慎言”“敬德”,对先秦儒家思想有一定影响。
三、文献记载与典故
- 《史记》:司马迁在《周本纪》中提及史佚参与周初政治活动。
- “天子无戏言”:传说周成王幼时用桐叶戏封弟弟叔虞,史佚严肃提醒:“天子无戏言”,促成“桐叶封弟”的故事(后世多归功于周公,但《吕氏春秋》等记为史佚之事)。
- 《汉书·艺文志》:记载有《史佚》一书,可能为其言行辑录,已佚。
四、历史意义
太史佚是西周史官群体的代表人物,体现了早期史官兼掌天文、历史、教化的职能。他不仅保存了周初的历史记忆,还通过礼法建设和政治劝诫,对西周政权的巩固起了重要作用。后世常将“史佚”与“周公”并提,作为周初贤臣的典范。
若您对具体典故或相关文献感兴趣,可以进一步探讨!
本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