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你可能不认识他,但一定听过他的诗。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出自他的《望月怀远》
张九龄(673年—740年,一说678年—740年),一名博物,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中国唐玄宗开元时的宰相、诗人。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他是盛唐时期的重要人物,以下是对他的简单介绍:
政治成就
1. 开元贤相:张九龄是唐玄宗开元盛世的最后一位贤相,以刚直不阿、远见卓识著称。他主张整顿吏治、选拔寒门人才,反对徇私枉法,对“开元之治”的维系起到关键作用。
2. 安史之乱前的预警:他早预见安禄山有反心,多次劝谏唐玄宗削弱其势力,但未被采纳。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悔叹:“悔不从九龄之言!”
3. 科举入仕: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进士及第,历任左拾遗、中书舍人等职,后官至中书令(宰相)。
文学贡献
1. 文坛领袖:张九龄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先驱之一,诗风清淡质朴,一扫六朝浮靡文风。代表作《感遇》十二首以比兴手法寄托理想,与陈子昂齐名,对张说、王维等诗人有重要影响。
2. “岭南第一人”:作为唐代首位出自岭南的宰相兼诗人,他打破了当时中原文化对高位的垄断,被誉为“岭南诗祖”,推动了中国南北文化的融合。
代表作品
- 《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成为千古名篇。
- 《感遇·其一》:“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以物喻人,抒写高洁品格。
生平大事记
- 678年:生于广东韶关。
- 702年:进士及第,步入仕途。
- 733年:任中书令,达到政治巅峰。
- 736年:遭李林甫排挤被罢相,贬为荆州长史。
- 740年:病逝于韶关,追赠荆州大都督。
历史评价
张九龄是唐代少有的兼具政治才能与文学造诣的人物。他既是开元盛世的奠基者之一,也是唐诗从初唐向盛唐过渡的关键人物。王维、杜甫等均受其影响,后世常将其与房玄龄、杜如晦等名相并称。
如需更详细的生平或作品解析,可进一步探讨!
本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