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国产动画IP《京剧猫》因一场角色生日设定纠纷,引爆官方与粉丝、创作团队间的连锁争议。这场始于日期之争的事件,逐步牵扯出同人创作打压、核心粉丝行为失范、IP设定管理混乱等多重问题,最终导致粉丝群体分裂、官方公信力受损,成为国产动画IP运营失当的典型案例。以下为事件完整真实脉络:
争议导火索:生日设定的反复拉锯
《京剧猫》自2009年立项、2015年首播以来,官方仅明确过主角白糖的生日为4月2日,其余角色生日从未公开。2024年2月9日,前剧本统筹、《眼宗外传》作者“玉兔sang”(谢筱禹)通过微博公布核心设定——翻阅早年人物设定资料集后,确认星罗班及明月的生日:武崧8月8日、小青7月31日、大飞8月28日、明月10月25日,该信息迅速成为粉丝群体公认的权威依据。
2025年8月8日,IP出品人杜刚阳在B站直播中突发争议言论:“武崧的生日是这周日(8月10日)”,面对粉丝“今天就是8月8日”的善意提醒,他坚持“官方定的就是10号”,甚至将8月8日庆生行为定义为“同人设定”。当晚转战抖音直播时,杜刚阳进一步称“百度百科可查”,坚称“百度百科是调不了的”,让粉丝以该平台信息为准,却忽略百度百科可由用户自行编辑的常识——当晚便有网友将武崧生日从8月10日更正为8月8日。
8月9日傍晚的抖音直播中,杜刚阳仍未改口,反而辩解“去年就是8月10日庆祝的”,将去年官方微博“误了武崧生日”的补庆说明,歪曲为“只是发得晚”,还声称“很早之前提早发过庆生,让大家误以为是8月8日”,而事实上2024年前官方从未公布过武崧生日。直至8月10日20时许的B站直播,杜刚阳才正式道歉,承认“武崧生日确实是8月8日,是我自己记错了”,解释因工作繁忙导致记忆偏差,承诺今后准时发布生日贺图,并以赠送周边的方式弥补错误。
矛盾升级:同人打压与核心粉丝争议
生日争议尚未平息,“官方默许核心粉丝打压同人创作”的质疑接踵而至。直播中大量粉丝通过弹幕点名用户“西门宗主”和“随时候命”,指控二人长期打压同人作者、举报“梦男梦女”等爱情向创作,甚至涉及同人设计图版权纠纷,且存在威胁使用暴力的极端言论。
经查,“西门宗主”是杜刚阳直播间的活跃用户,常与官方一唱一和——8月8日抖音直播中,杜刚阳让其核查百度百科后,“西门宗主”当即附和“是某些同人作者把8月8日调成了祝福生日日”,将设定争议责任甩给同人创作者。面对粉丝质疑,杜刚阳起初表示“不知情”,仅强调支持“正能量同人”,因IP存在大量低龄粉丝,对爱情向创作持保留态度,仅认可亲情向、友情向内容。
随着弹幕质疑持续,杜刚阳改口称“会查看相关平台内容”,但未对“西门宗主”“随时候命”的极端行为作出明确谴责,仅表示二人“非官方管理人员”,后续甚至表态“西门宗主清者自清”,这种模糊处理引发更多不满。而两位涉事用户在弹幕中辩称“仅举报擦边内容”,否认打压同人,“随时候命”还提出要与杜刚阳私下沟通,“西门宗主”则声称持有合作证据,却被网友指出其提供的聊天记录存在矛盾。8月16日,“西门宗主”发布道歉视频,但因缺乏诚意未获粉丝认可。
深层博弈:设定权归属与IP发展变数
争议发酵期间,前导演彭擎政于8月14日在小红书公开2012年废弃单集视频,曝光武崧早期设定——旧名“武大松”,性格胆小怯懦,与现有“高冷”形象形成鲜明反差,结合“玉兔sang”此前透露的废案,引发粉丝对创作历程的热议,也让“IP设定解释权归属”的矛盾浮出水面。法律上归属出品方的设定最终解释权,与创作伦理中原团队设定的权威性产生激烈碰撞,粉丝普遍认为出品人不应单方面否定创始团队的核心设定。
在后续直播中,杜刚阳的表态多次前后矛盾:8月10日抖音直播中强调“不设CP配对,仅承认忠与灵锡、沙无痕与潘掌柜两对明确关系”,8月16日抖音直播中却首次承认“剧情中存在CP关系”,但仍坚持限制爱情向同人创作。同时,他透露的IP发展信息也增添变数:《霸王折》新预告将于8月25-26日发布,需2亿票房回本且电影出品方已更换;武崧棉花娃娃因生产问题延期至10月,第二弹将推出明月、墨紫等角色,40cm白糖娃娃及与《香肠派对》的联动皮肤在规划中。但这些商业化信息未能转移焦点,粉丝仍持续追问同人争议的解决方案。
事件影响:粉丝分裂与行业反思
这场持续半月的争议,最终导致部分核心同人作者宣布退圈,粉丝群体因立场不同出现明显分裂,官方账号评论区充斥信任危机言论,《京剧猫》IP公信力跌至开播以来低谷。作为陪伴观众十年的国产动画IP,其争议本质暴露了国产动画IP运营的共性问题:设定管理缺乏规范,核心信息未建立官方数据库;出品人对作品创作背景了解不足,却随意更改关键设定;官方与粉丝沟通机制缺失,面对争议时回应滞后且前后矛盾;商业化进程中未能平衡品牌调性与同人创作自由。
截至2025年8月底,争议虽逐渐降温,但官方尚未出台明确的同人创作规范、核心粉丝行为约束机制,设定管理也未形成公开透明的流程。此次事件给国产动画行业敲响警钟:IP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内容本身,更在于对创作历史的尊重、对粉丝情感的珍视。当角色生日这样的“小事”引发连锁危机,足以证明IP运营需守住“专业”与“真诚”的底线——唯有建立规范的设定审核机制、畅通的粉丝沟通渠道、清晰的创作边界共识,才能在商业发展与情怀传承之间找到可持续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