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落颍川月
建安十二年的秋风,裹挟着易县的霜气,卷进曹军临时驻扎的营帐。杜阿0将最后一块温热的麦饼塞进食盒,指尖刚触到帐帘,就听见里面传来熟悉的轻笑,带着几分酒意的慵懒。
“阿0来得正好,替我看看这舆图。”郭嘉斜倚在案前,青衫松垮地搭在肩头,发丝被烛火映得泛着暖光。他指尖点在辽东的位置,酒盏晃出细碎的光晕,“你说,公孙康会如我所料,送来二袁的首级吗?”
杜阿0放下食盒,目光掠过他眼下淡淡的青黑。自远征乌桓以来,他昼夜筹谋,纵使“洞察先机”如他,也难抵连日劳顿与恶劣气候的侵蚀。她伸手将散落的舆图边角抚平,声音轻缓:“奉孝所料,从未有失。只是你连日不眠,当真不顾身体?”
郭嘉抬眸望她,眼底的狡黠里藏着几分柔软。世人皆知曹营郭奉孝“足智多谋”“不拘小节”,唯有杜阿0见过他酒后袒露的忧思,见过他为奇计耗费心神时的疲惫。他执起她的手,掌心带着薄茧,却异常温暖:“有阿0在,何惧风霜?”
帐外忽然传来马蹄声,斥候闯进来禀报,公孙康果然遣人送来了袁尚、袁熙的首级,与郭嘉预判分毫不差。帐内诸将欢呼之际,郭嘉却轻轻咳嗽起来,脸色泛起不正常的潮红。杜阿0心头一紧,悄悄在他袖中塞了包润肺的草药,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说:“该歇息了。”
郭嘉笑着点头,却在诸将散去后,又执起笔砚。烛火摇曳中,他写下对曹操后续安抚辽东的建议,笔尖偶尔停顿,显然是体力不支。杜阿0没有多言,只是默默磨墨,将温好的米酒放在他手边,目光落在他挥毫的侧影上——这是乱世中最耀眼的星,却也带着随时会陨落的脆弱。
夜半时分,郭嘉终于搁笔,转头见杜阿0趴在案边睡着了,眉头仍微微蹙着。他轻手轻脚地将外袍脱下,披在她肩上,指尖拂过她鬓边的碎发。想起初见时,她乔装成信使闯入营帐,被他识破身份却面不改色,反倒直言他“虽有奇谋,却不善自护”,那般坦荡鲜活,瞬间撞进了他早已被权谋填满的心。
“阿0,”他低声呢喃,眼底是从未对旁人展露的温柔,“待平定北方,便带你回颍川,看那里的桃花。”
杜阿0在睡梦中嘤咛一声,缓缓睁开眼,正对上他深邃的目光。她起身将他的外袍拢紧,语气带着嗔怪却满是关切:“这话你说过三次了。若再食言,我便……”
“便怎样?”郭嘉挑眉,伸手将她揽入怀中,酒气混着淡淡的墨香萦绕在她鼻尖。
“便陪你走遍这乱世,看你谋定天下,也护你岁岁平安。”杜阿0埋在他怀中,声音坚定。她知道他的命数或许短暂,却愿用自己的陪伴,为这乱世奇谋添一抹温暖底色。
秋风穿过营帐,烛火跳跃,映照着案上未干的字迹,也映着相拥的身影。郭嘉轻吻她的发顶,心中忽然清明——所谓知己知彼,不仅是洞悉战局人心,更是读懂眼前人眼底的深情与牵挂。这乱世征途,因有她相伴,便不再只有冰冷的谋略与杀伐,更有了人间烟火的暖意与期盼。
需要我为这篇小说续写后续情节,比如两人回颍川的经历,或是郭嘉病逝前的温情片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