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情长:七家的烟火与远方
各自奔赴:以热爱之名,赴人生之约
二十五岁这年,曾经的小炸少年团早已褪去稚气,在各自的人生赛道上发光发热。
浩轩没有循着丁程鑫的脚步闯入娱乐圈,而是在北京开了家小众舞蹈工作室。每天下班后,写字楼里的上班族们会陆续涌入这间40平米的空间,脱下西装换上运动装,在鼓点与汗水中释放职场压力。他沿袭了父亲的严谨,抠动作时细致到指尖发力,却比丁程鑫多了份温柔——会给加班晚到的学员留一盏灯,会把复杂编舞拆成八拍耐心讲解,就像当年丁程鑫教他那样。工作室的墙面上,挂着他和父亲同台时的合影,下面写着一行字:“舞蹈是救赎,也是传承”。
兜兜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剑桥大学音乐系,成为了专业的打击乐手。他没借助马嘉祺的光环,而是靠自己的硬实力拿下奖学金,编曲作品还曾入选国际青年音乐节。每次视频通话,他都会给马嘉祺弹奏新创作的旋律,镜头里,父子俩依旧会为一个节奏型争论不休,却在挂电话前异口同声说“加油”。马嘉祺去伦敦看他演出时,看着儿子在交响乐团中沉稳挥棒的模样,突然想起当年那个爬树喊救命的小男孩,眼眶瞬间湿润。
团团继承了宋亚轩的天籁之音,却选择成为一名音乐教育创业者,在老家开了两家琴行。她不仅教孩子们唱歌弹琴,还考了家庭教育指导师,会耐心倾听家长的育儿烦恼。周末的琴行里,总能听到她和孩子们的合唱声,清澈的嗓音像极了宋亚轩。宋亚轩来探班时,常会被拉上台一起演唱,父女俩的和声依旧完美,台下的孩子们总会欢呼:“团团老师和爸爸的声音像星星一样亮!”
忧忧成了一名独立说唱歌手,歌词里满是对生活的思考与热爱。他没签约任何公司,坚持做自己喜欢的音乐,偶尔会和刘耀文合作单曲,父子俩的说唱段落层层递进,引爆全网。刘耀文从不干涉他的创作,只在他遇到瓶颈时说:“记住,说唱的灵魂是真实。”忧忧的演唱会现场,总会留一个专属座位给父亲,就像当年刘耀文带着他看演出时那样。
夕儿考上了港大艺术史专业,毕业后成为一名艺术策展人。她把张真源教给她的温柔与耐心,融入到每一场展览策划中,常常为了一个细节熬夜修改方案。张真源去看她策划的“音乐与艺术”特展时,看着展品中穿插的小提琴元素,笑着说:“我们夕儿,把热爱藏进了每一份坚持里。”
念安成为了一名时尚博主,主打“职场与热爱平衡”的生活方式。她会分享下班后练打碟的日常,也会推荐适合通勤的穿搭,视频里总能看到严浩翔给她当“背景板”。她常说:“爸爸教我,无论多忙,都要留时间给喜欢的事。”严浩翔看着女儿在镜头前自信从容的样子,想起当年那个争宠的小丫头,满心都是骄傲。
笑笑则选择成为一名自由撰稿人,专门记录追梦人的故事。她的文字温柔而有力量,笔下有音乐人、创业者、普通上班族,每一篇都能引发共鸣。她写浩轩的舞蹈工作室,写兜兜的留学时光,字里行间满是对伙伴们的祝福。马嘉祺读她的文章时,总会想起当年那个哭着要爸爸陪睡的小丫头,如今已经能写出这么动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