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枯燥乏味的一天,作为一名电视导播员,每天的工作就是导播电视。我所在的台是银河系最大的国家电视台,银河中央电视台
我是每日新闻节目的一名导播,他们都叫我幸云(幸运)。作为一只猫猫,我有着一身蓬松的白毛,模样算不上出挑,眼下两团淡淡的色素沉淀,倒像总带着点没睡醒的慵懒。最特别的是左耳,天生缠着一圈红花配绿叶的花环,像是从出生起就别上的自然印记,任谁也摘不下来。大概就是这样。
如果你说这工作有什么好呢,要我说就是太好了。首先呢,我能随时看到不同的世界,嘿嘿🤓,主要是我所在的频道的特殊性所导致的,我所在的频道通过一种名叫“跨叙事信号传播”的技术向不同世界直播我们的节目,并且呢我们这个频道是唯一的“叙事”新闻频道,至于“叙事”是啥呢,谁也说不清。
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传播信号啥的,但是我们这有座太空列车中转站可以乘坐一种名叫“跨叙事列车”的列车去其他世界,也许信号传播和这有关呢,不好说。对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这个列车站每个世界都只能有一个,列车会穿过像传送门一样的“黑洞”?每个世界的这个门都不一样,好像是这样的。
家人们,你可能会问这些巨作都是谁搞的呢,我不到啊,我只知道是某个世界的名叫基金会和超自然联盟的组织啥的与这有关,应该是的...想想就不可思议,很神奇对吧
呃,继续讲述我的工作,先说我的同事吧,我的同事是一只戴着月亮挂坠的紫色猫猫,我们都叫他瞌睡。还有一只头戴爱心蝴蝶结的红色小熊和他是一起入职的,她叫鲍比,鲍比是节目的后勤主管,就是这样。导播组还有两位同事,一位是(有roblox男人脸的)会说话的鸡块,一位是叫max的红衣猴子。挺好的,对。
我们的主持人是电视人,就是脑袋是电视的人,因为他头上戴着蓝色贝雷帽,所以我们叫他蓝帽哥。记者是有同样打扮的监控人与音响人。
同事先讲到这,好了,就这样。下面我要说的是我工作的地点在哪,我所在的星球离跨叙事列车站不远,就隔一个恒星系,做银河列车很快就到了,自己开船去也行,呃,就这样🤓。
作者家人们,本文是没有主角的🤓,人人都可能是主角,所以每一章的第一人称视觉都不同哦
作者我再水水,讲下电视台所在宇宙的建筑风格如何🤓
作者我写的太乱了😭,直接让AI来总结吧🤓
作者1. 建筑基底:熟悉的“中国感” - 主体建筑外观延续当下风格:高层住宅保留规整、方正的形态(如现代板楼、点式楼),商业中心是玻璃幕墙构成的摩天楼(类似上海陆家嘴、深圳福田),只是玻璃换成更通透的科幻材质,墙体用强度更高的新型建材但保留简洁立面。 - 街道布局完全贴合国内逻辑:双向四/六车道的柏油马路(材质升级),配套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路口设红绿灯与斑马线,沿街是一层或两层的商铺门面,而非赛博朋克的“立体交错”。 2. 未来感:“隐性升级”而非“颠覆替换” - 拒绝夸张科幻造型,未来感体现在细节:玻璃幕墙可显示动态公益广告或天气;传统路灯换成无线路灯,兼具全息投影功能;建筑顶部可能有小型飞行器停机坪,但整体不破坏现有城市天际线。 - 城市外围是“大基建朋克”的分界点:城郊没有密集高楼,取而代之的是巨型穹顶发电站、轨道式宇宙空港(飞船像高铁一样在轨道上起降)、跨海/跨峡谷的巨型桥梁,用工业感的巨型结构凸显科幻背景,与城内“生活化”形成对比。 3. 人情味:保留“中国式市井” - 核心是保留现实生活场景:沿街有挂着招牌的便利店、早餐铺,小区楼下是带玻璃门的菜市场(内部照明、通风用未来技术升级,但摊位、讨价还价的场景不变),街角有供人休息的公共座椅,甚至有广场舞的场地(只是音响设备更轻便)。 - 自然与城乡关系不变:城市边缘直接衔接乡村,农田、村落风貌和现实一致,只是从乡村到城市的通勤,可能多了“低空飞行器巴士”这类科幻交通工具。
作者好了,就这样,家人们下一章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