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一张中国名片》润笔修改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的基因早已深植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而我对“礼”的体悟,也在成长的点滴中愈发深刻。
一次随父母赴大伯家宴饮,我在盛汤时不慎手颤,瓷碗骤然滑落桌面,滚烫的汤汁泼洒了满桌。刹那间,我心乱如麻,只觉空气都因这意外而凝滞,窘迫得恨不得找个缝隙遁形。父亲当即向大伯与伯母致歉,又引我一同郑重致歉,随后让我仔细擦拭桌面。归家后,父亲严肃地教导我:“犯错需勇于担当,致歉要诚恳主动。”这便是我礼仪修行的启蒙课。
母亲曾为我讲述《负荆请罪》的典故,廉颇幡然醒悟,以负荆之姿向蔺相如请罪;蔺相如则以大局为重,坦然宽恕。这一段将相和的佳话,让“礼”的种子在我心中悄然萌芽。
自那时起,父母便悉心教我以礼处世:遇见熟人,我会主动含笑问候;踏入他人居所,我会先轻叩门扉。而其中最令我铭记的,便是“知错能改,致歉要诚”的准则。
记得那日在小区骑行,我畅快飞驰,心神恍惚间未留意前方。骤然间,一位老爷爷出现在视野里,我急忙刹车,与他擦肩而过。待我停稳车,见老爷爷惊坐于地,面色苍白,一袋苹果散落一地。我心头又是一阵慌乱,似有千头万绪缠绕,又似有鼓点在胸腔里“砰砰”作响。我本想转身逃离,可愧疚与不安却在心底交织。最终,我鼓起勇气,蹲下身帮老爷爷捡拾苹果,又小心翼翼地将他搀扶起来,诚恳地鞠躬致歉:“爷爷,实在对不起,是我骑车太莽撞了,您有没有受伤?”老爷爷见我态度真诚,便温和地摆摆手:“孩子,没事,下次注意就好。你能主动认错,是个懂礼貌的好孩子。”归家途中,虽仍有一丝忐忑,可心中却漾起一股清甜的暖意。
“礼”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图腾,是世界认识中国的一张名片。而我,愿以言行作笔,在这张名片上书写属于少年的礼仪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