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沙的干燥感尚未在毛孔中完全褪去,一股潮湿的水汽便扑面而来,混杂着煤烟、桂花糕与江水的气息。
宋安脚下的黄沙变成了青石板路,鞋底碾过湿润的路面,发出细微的咯吱声。
耳边是黄包车的铃铛声、码头的汽笛声,还有带着吴侬软语的叫卖声,间或夹杂着几句生硬的洋文。
身上是一件藏青色长衫,袖口缝着细密的暗纹,腰间别着一块温润的和田玉,口袋里装着几张民国二十五年的纸币与一枚刻着“安”字的黄铜哨子。
指尖触到长衫下暗藏的皮质枪套,里面一把小巧的勃朗宁手枪沉甸甸的,陌生的记忆如潮水般涌入脑海。
“编号7349号演员,已载入角色——上海地下交通员宋安,身份核验通过。
主线任务:护送中共地下党员‘夜莺’从法租界撤离,将其手中的日军军火库分布图转交至新四军驻沪联络站。 任务时限:七日。
失败惩罚:扣除叙事点1500点,收回【丝路生存术】碎片及【匈奴语翻译器】,临时封禁【实战技巧】权限。”
电子合成音消散,角色背景逐渐清晰:
原主是上海本地人,早年留学欧洲,归国后加入地下党组织,凭借流利的英语与法语周旋于租界洋人与汪伪政权之间。
此次要护送的“夜莺”是日军驻沪司令部的译电员,因良心发现窃取了军火库分布图,遭到日军特高课与汪伪特务的双重追捕,藏身于法租界的一处教会学校内。
宋安站在一条狭窄的弄堂口,两侧是石库门建筑,斑驳的墙壁上贴着褪色的香烟广告与通缉令。
通缉令上“夜莺”的模糊画像被红圈圈住,远处传来日军巡逻车的警笛声,由远及近,又渐渐远去,让空气里的紧张感愈发浓烈。
他整理了一下长衫的领口,按照记忆中的路线,拐进一条更窄的弄堂。
弄堂深处,一位穿着蓝色土布围裙的阿婆正坐在门口择菜,看到宋安,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亮,低声问道:
“后生仔,要买点桂花糕吗?刚蒸好的,甜糯得很。” 这是接头暗号。
宋安放缓脚步,笑着回应:
“阿婆,桂花糕要带蜜的,我家阿妹就爱吃这个。”
阿婆点点头,从篮子里拿出一块用油纸包好的桂花糕递给他,声音压得更低:
“‘夜莺’在三楼最里面的房间,特高课的人昨天已经查到教会学校附近了,你们得尽快走。联络站在十六铺码头旁的‘顺昌货栈’,接头人戴黑色礼帽,手里拿一本《呐喊》。”
宋安接过桂花糕,指尖触到油纸下的一张小纸条,上面用暗号标注着学校内部的警戒分布。
他颔首致谢,转身走进弄堂尽头的教会学校。
校园里静悄悄的,只有传教士的诵经声从礼拜堂传来。
宋安沿着走廊缓步上楼,脚下的木质楼梯发出轻微的声响。三楼走廊空无一人,只有最里面的房间门虚掩着,门缝里透出微弱的灯光。
他轻轻叩了叩门,三短两长。门内传来一阵细微的响动,随后门被拉开一条缝,一张清秀的脸庞探了出来。
女子穿着一身灰色修女服,眉眼间带着几分警惕与疲惫,正是“夜莺”。
“是宋先生?”她的声音轻柔,却带着一丝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