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乐八十岁那年,眼睛花了,看东西要凑得很近,耳朵也有些背,王东升说话得放大音量,她才能听清;王东升的腿脚不如从前利索,走路需要拄着拐杖,步子迈得缓慢,却依旧稳稳当当。他们搬到了城郊的养老社区,这里有大片的绿地和花园,每到5月,随处可见盛放的月季和蔷薇,空气里满是花香,像极了当年高中校园的味道。
社区里有不少和他们年纪相仿的老人,闲暇时大家会一起下棋、散步、晒太阳。楚乐喜欢坐在花园的长椅上,手里捧着一本放大版的诗集,轻声朗读;王东升就坐在她身边,闭着眼睛听着,偶尔睁开眼,看着她的侧脸,眼神温柔得像年轻时那样。
“东升,你听,‘夏木阴阴正可人’,是不是像咱们学校的香樟树?”楚乐转过头,凑到王东升耳边说。
王东升点点头,大声回应:“像!比香樟树还香!”
楚乐笑了起来,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像盛开的菊花。她知道王东升没听清诗句,却听懂了她话里的怀念。
这个5月,念夏带着孙子孙女来看他们。小孙子才五岁,活泼好动,一进门就缠着王东升:“太爷爷,你给我讲讲你年轻时打篮球的故事吧!”
王东升精神一振,拄着拐杖站起来,挺直了腰板,绘声绘色地讲起当年市联赛的绝杀时刻,讲起自己如何受伤,如何在楚乐的照顾下重返赛场。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眼睛瞪得圆圆的,时不时发出惊叹声。
楚乐坐在一旁,看着王东升意气风发的样子,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在高三走廊上对她微笑的少年。她起身去厨房,给孩子们洗水果,念夏跟了进来,轻声说:“妈,你们身体都挺好的,我就放心了。”
“放心吧,我和你爸都挺好的,”楚乐笑着说,“社区里有人照顾,医生也常来检查,你不用惦记我们。”
念夏看着母亲花白的头发,心里一阵发酸:“妈,辛苦你了,这么多年一直照顾我爸。”
“傻孩子,”楚乐摸了摸她的头,“夫妻之间,本来就是互相照顾。你爸也照顾我很多,当年我教毕业班,熬夜改教案,都是他给我泡菊花茶,给我按摩肩膀。”
晚饭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桌上摆满了孩子们爱吃的菜。王东升夹了一块鱼肉,细心地挑掉鱼刺,放进楚乐碗里:“多吃点,补补身体。”
楚乐点点头,也给王东升夹了一筷子青菜:“你也多吃点,别总吃肉。”
孩子们看着太爷爷太奶奶互相夹菜的样子,笑着说:“太爷爷太奶奶好恩爱呀!”
念夏看着眼前的一幕,眼里满是欣慰。她知道,父母的爱情,已经成了孩子们最好的榜样。
夜里,孩子们都睡了,楚乐和王东升坐在阳台上,看着窗外的月光。王东升握住楚乐的手,她的手已经干枯,布满了皱纹,却依旧温暖。
“还记得第一次见你,你坐在窗边做题,阳光落在你脸上,特别好看,”王东升的声音有些沙哑,却依旧清晰,“那时候我就想,要是能和你一辈子在一起,该多好。”
楚乐靠在他的肩膀上,轻声说:“我也没想到,我们能一起走过这么多年。从高三那个5月,到现在,已经六十多年了。”
“是啊,六十多年了,”王东升感慨道,“时间过得真快,好像昨天才刚认识你。”
他们就这样静静地坐着,聊着年轻时的往事,聊着念夏小时候的趣事,聊着社区里的新鲜事。月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柔而宁静,仿佛时间都放慢了脚步。
没过多久,王东升的身体渐渐不如从前,需要长期卧床。楚乐每天都守在他身边,给他擦身、喂饭、翻身,虽然累得气喘吁吁,却从未抱怨过。
“老婆,辛苦你了,”王东升看着楚乐疲惫的样子,眼里满是心疼,“要是我走了,你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
楚乐握住他的手,眼泪掉了下来:“不许说这种话,你会好起来的,我们还要一起看明年5月的花,一起过钻石婚纪念日。”
王东升笑了笑,露出依旧分明的小虎牙:“好,听你的,我们一起过钻石婚。”
可王东升还是没能等到钻石婚。那年冬天,他在睡梦中安详地离开了,脸上带着微笑,仿佛只是睡着了。
楚乐没有哭天抢地,只是静静地坐在他的床边,握着他冰冷的手,说了很多话,从高三的初遇到婚后的点点滴滴,从念夏的出生到孩子们的成长。她知道,王东升没有离开,他只是换了一种方式,陪伴在她身边。
第二年5月,楚乐独自一人回到了高中母校。香樟树依旧枝繁叶茂,蝉鸣依旧清脆悦耳,操场上有穿着校服的学生在跑步、打球,充满了青春的气息。
她坐在香樟树下的石凳上,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她身上,温暖而柔和。她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小的香樟木挂件,上面刻着一个“乐”字,边缘已经被摩挲得光滑。这是王东升当年送给她的,她戴了一辈子。
“东升,我来看你了,”楚乐轻声说,“你看,这棵香樟树还在,学校也还是老样子。孩子们都很好,念夏经常带孙子孙女来看我,他们都很懂事。”
她就这样坐着,聊了很久,直到夕阳西下。起身时,她不小心绊了一下,幸好旁边有个年轻的女学生扶住了她。
“老奶奶,您没事吧?”女学生关切地问。
“没事,谢谢你,”楚乐笑着说,“你是这个学校的学生?”
“是啊,我是高三(2)班的,”女学生点点头,“老奶奶,您以前也是这个学校的吗?”
“是啊,我和我先生,就是在这里认识的,”楚乐看着女学生年轻的脸庞,想起了当年的自己,“那是一个5月的盛夏,他站在走廊上,对着我笑,露出两颗小虎牙。”
女学生听得入了迷:“老奶奶,您和您先生的故事,一定很浪漫吧?”
“嗯,很浪漫,”楚乐笑着说,“我们一起学习,一起努力,一起走过了六十多年。最浪漫的事,不是轰轰烈烈的誓言,而是平平淡淡的陪伴,是风雨中的互相扶持。”
女学生点点头,眼里满是羡慕:“我以后也要找一个这样的人,一起走过一辈子。”
楚乐看着她,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和王东升。她把那个香樟木挂件递给女学生:“这个送给你,祝你也能在这个5月的盛夏,遇到那个能陪你一辈子的人。”
女学生接过挂件,郑重地说:“谢谢老奶奶,我会好好珍藏的。”
楚乐笑着点点头,拄着拐杖,慢慢走出了校园。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孤单却不寂寞。
回到养老社区,楚乐坐在花园的长椅上,手里拿着王东升的照片,照片上的他,笑得灿烂,像盛夏的阳光。她知道,王东升一直在她身边,在香樟树的枝叶间,在蝉鸣的歌声里,在每一个5月的盛夏里。
岁月流转,季节更迭,那个5月的盛夏,永远是他们故事里最明亮的底色。楚乐和王东升的爱情,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却在六十多年的岁月里,沉淀出最醇厚、最动人的味道。
香樟树依旧枝繁叶茂,蝉鸣依旧清脆悦耳,5月的盛夏依旧热烈而鲜活。楚乐的生命,也在对王东升的思念中,慢慢走向终点。但他们的爱情,却像这5月的盛夏一样,永远不朽,永远在时光里,绽放着最动人的光芒。
他们的故事,会被念夏讲给孙子孙女听,会被那个女学生讲给她的爱人听,会在岁月的长河里,一直流传下去,告诉每一个人:最美好的爱情,是从青涩校园到白发苍苍的陪伴,是从并肩同行到生死相依的坚守,是把每一个平凡的瞬间,都过成永恒的回忆。
5月的盛夏,不朽;他们的爱,永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