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灵异言情小说 > 雾锁青川镇
本书标签: 灵异言情 

青川镇故事

雾锁青川镇

雾锁青川

青川镇的雾,是活的。

凌晨四点,林砚被窗棂上的露水打湿了袖口。他刚把最后一箱药材搬进后院的晾房,转身就见白雾像潮水般漫过镇口的石桥,顺着青石板路蜿蜒而来,将两侧的吊脚楼浸成半透明的剪影。空气里满是潮湿的草木气,混着川贝和陈皮的微苦,那是青川镇百年不变的味道。

“阿砚,歇会儿吧。” 阿婆的声音从堂屋传来,带着晨起的沙哑。她端着一碗红糖姜茶,蹒跚着走到廊下,银白的头发在雾中泛着柔和的光。“这雾要到晌午才散,急不得。”

林砚接过茶碗,指尖触到温热的粗瓷,暖意顺着血管蔓延开来。他低头看着碗底沉淀的姜丝,忽然想起三年前离开青川的那个清晨,也是这样浓的雾。那时阿婆也是端着这样一碗姜茶,站在同样的位置,只是眼角的皱纹似乎没这么深,头发里还藏着几缕墨色。

“阿婆,” 他轻声说,“今天镇上是不是要来人?”

阿婆点点头,用围裙擦了擦手:“说是县里派来的干部,要考察什么生态旅游。前几天村长大柱就挨家挨户通知了,让咱们把院子收拾干净,别让人看笑话。”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晾房里晾晒的三七上,“只是这药材,怕是要耽误晾晒了。”

林砚没说话,只是望着雾气深处。青川镇坐落在大巴山深处,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交通闭塞,却凭着独特的气候和土壤,种出的药材远近闻名。二十年前,父亲就是靠着将这些药材运往山外,撑起了家里的药铺,也成了镇上最体面的人。可十年前,父亲进山采挖一株罕见的野生天麻,再也没能回来,只留下这间名为“林记药铺”的老屋子,和一屋子没来得及传授的手艺。

三年前,林砚在城里的医科大学毕业,本该留在三甲医院实习,却在接到阿婆中风的电话后,毫不犹豫地回了青川。这三年,他一边照料阿婆的身体,一边学着打理药铺,从认药、晒药到配药,一点点拾起父亲留下的家业。只是他心里清楚,自己终究是个“外人”——青川的雾气养人,却似乎总也融不进他的骨血。

雾气渐浓,能见度不足三尺。林砚听见镇口传来隐约的汽车喇叭声,接着是大柱粗声粗气的吆喝:“大家伙儿注意了,领导们到了!都精神点儿!”

阿婆连忙拉了拉林砚的衣角:“快去把那件灰西装穿上,别穿这沾着药屑的褂子,让人笑话。”

林砚顺从地回到房间,打开衣柜。那件灰西装是他毕业时买的,只穿了一次,如今还崭新如初。他换上西装,对着镜子理了理衣领,镜中的年轻人面容清俊,眉宇间带着一丝书卷气,却也藏着几分与年龄不符的沉稳。只是那双眼睛,总像蒙着一层薄雾,透着些许迷茫。

走出房门时,雾气中已经多了几个身影。为首的是村长大柱,他穿着一件不合身的夹克,正满脸堆笑地给几个人引路。那几个人穿着干练的冲锋衣,其中一个年轻女人格外显眼,她个子高挑,扎着马尾,脸上没施粉黛,眼神清亮,像是穿透浓雾的光。

“这位是县里文旅局的苏科长,苏晚。” 大柱指着那个女人介绍道,语气里满是恭敬。接着,他又指向林砚,“苏科长,这是林记药铺的小林大夫,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放弃城里的好工作回镇上照顾老人,孝顺得很!”

苏晚闻言,看向林砚的目光多了几分好奇。她主动伸出手:“林大夫,你好。” 她的声音清脆,像山涧的泉水。

林砚伸出手,与她轻轻握了握。她的指尖微凉,带着雾水的湿润。“苏科长,你好。” 他的声音有些干涩,平日里给病人问诊时的从容,此刻竟消失得无影无踪。

“早就听说青川镇的药材有名,” 苏晚环顾着院子里晾晒的药材,眼神里满是赞叹,“这些都是你们自己种的?”

“大部分是,” 林砚点点头,“有些稀有药材,需要进山采挖。”

“进山?” 苏晚的眼睛亮了起来,“现在还能进山采挖吗?我听说大巴山深处风景很好,就是路不好走。”

大柱连忙插话:“苏科长,山里危险得很,有野兽不说,还容易迷路。您要是想观光,我带您去镇上的观景台,从那儿能看见整个青川的风光。”

苏晚笑了笑,没说话,只是目光依然停留在远处的山峦方向。雾气缭绕中,群山若隐若现,像一幅水墨丹青。

“林大夫,” 她忽然转过头,看向林砚,“你经常进山吗?”

“以前跟着我父亲去过几次,” 林砚说,“现在偶尔也会去,不过都是在山外围,不敢往深处走。”

“那你对山里的路况应该很熟悉吧?” 苏晚的语气里带着一丝期待。

林砚愣了愣,没明白她的意思。阿婆在一旁连忙说道:“苏科长,山里真的不安全,去年还有猎户在山里迷了路,找了三天才找回来。您是贵客,可不能冒这个险。”

苏晚笑了笑,安抚道:“阿婆,您放心,我就是随口问问。我们这次来,主要是考察镇上的旅游资源,看看能不能通过发展旅游,让青川的药材和风景被更多人知道,也让乡亲们的日子能过得更好。”

她的话让院子里的几个人都安静了下来。青川镇的人世代以种药、采药为生,日子不算富裕,但也安稳。对于“旅游”这个新鲜词,大家既好奇,又有些忐忑。

“苏科长,” 林砚忽然开口,“发展旅游,会不会影响药材的种植?青川的雾气和土壤是种药的关键,要是环境被破坏了,药材的品质就保不住了。”

这是他一直担心的问题。三年来,他看着不少年轻人离开青川,镇上的人口越来越少,药铺的生意也大不如前。他知道大家都想让日子好过些,但他更怕,那些祖辈传下来的东西,会在所谓的“发展”中消失殆尽。

苏晚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林大夫,你说得很对。我们发展生态旅游,核心就是‘生态’二字,既要保护好这里的自然环境,也要保留当地的特色文化。药材种植不仅不会被影响,反而会成为旅游的一部分。比如,我们可以打造药材采摘体验园,让游客亲自体验种药、晒药的过程,还可以开发药膳、药浴等特色项目,让青川的药材真正走出大山。”

她的话条理清晰,眼神坚定,让林砚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了一些。他看着眼前这个年轻的女人,忽然觉得,也许青川镇的改变,真的要来了。

“苏科长,您要是不嫌弃,进屋喝杯茶吧。” 阿婆热情地邀请道,“我这就去烧水泡茶。”

“谢谢阿婆,麻烦您了。” 苏晚笑着应道。

众人走进堂屋,阿婆忙着烧水,大柱则在一旁滔滔不绝地介绍着青川镇的情况。苏晚听得很认真,时不时提问,目光却总在不经意间落在林砚身上。林砚被她看得有些不自在,便借口查看晾房的药材,悄悄退了出去。

晾房里,一排排竹席整齐地铺在架子上,上面晾晒着切片的天麻、川贝和三七。雾气从窗户的缝隙里钻进来,在药材上凝结成细小的水珠。林砚伸出手,轻轻拂去一片天麻上的水珠,指尖传来微凉的触感。

他想起父亲曾经说过,青川的药材之所以好,是因为这里的雾。雾里藏着山的灵气,水的纯净,日复一日地滋养着药材,也滋养着这里的人。父亲一生都在与这些药材打交道,他懂药材的脾气,也懂这座山的脾气。而自己,虽然学了现代的医术,却总觉得还差些什么。

“在想什么?” 苏晚的声音忽然在身后响起。

林砚转过身,看见她站在晾房门口,雾气在她身边缭绕,像是披上了一层轻纱。“没什么,” 他有些不自然地说,“只是在检查药材的晾晒情况。”

苏晚走进晾房,目光在那些药材上细细打量:“这些药材,都是你亲手处理的?”

“嗯。” 林砚点点头,“从采摘到晾晒,都有讲究。比如天麻,要在清晨带着露水采摘,切片后放在通风好的地方阴干,不能暴晒,否则药效会流失。”

他说起药材,语气不自觉地变得流畅起来,眼神里也多了几分光彩。苏晚静静地听着,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没想到种药还有这么多学问。林大夫,你在城里学的是西医,为什么回来后反而专注于中药了?”

林砚的目光暗了暗,沉默了片刻才开口:“我父亲是中医,他一辈子都在研究青川的药材。他走后,我总觉得,这些东西不能就这么丢了。”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而且,中医确实有它的魅力。有些疑难杂症,用西医的方法治不好,用几味普通的中药,反而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明白你的意思。” 苏晚轻声说,“现在很多人都觉得中医落后,其实是他们不了解。中医讲究的是天人合一,是顺应自然,这和我们现在提倡的生态保护,其实是同一个道理。”

她的话,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林砚心中的一扇门。他一直觉得,自己回青川,是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是为了照顾阿婆,却从未想过,自己所坚持的,其实是一种更古老、更珍贵的东西。

“苏科长,” 林砚看着她,眼神里多了几分真诚,“你真的觉得,旅游能让青川变得更好?”

“我不确定。” 苏晚坦诚地说,“任何改变都伴随着风险。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守住底线,保护好这里的环境和文化,就一定能找到一条适合青川的路。” 她的目光望向窗外的雾气,“青川镇就像这些药材,看似普通,却藏着巨大的价值。只是需要有人发现,有人珍惜。”

林砚看着她坚定的眼神,心中忽然涌起一股莫名的勇气。他想起三年前回到青川时的迷茫,想起这三年来的坚守,忽然觉得,自己不再是一个“外人”。青川的雾,已经悄悄融进了他的骨血里。

“如果需要帮忙,” 他看着苏晚,认真地说,“我可以带路进山。不过,我有一个条件。”

苏晚眼睛一亮:“什么条件?”

“进山可以,但不能破坏山里的环境,不能采摘受保护的野生药材。” 林砚的语气很坚定,“而且,我要跟着你们一起,确保每一个人的安全。”

苏晚笑了起来,眼中满是赞许:“成交。林大夫,谢谢你。”

两人相视而笑,晾房里的雾气似乎也变得温暖起来。

这时,阿婆的声音从堂屋传来:“阿砚,苏科长,茶泡好了,快出来喝茶吧!”

林砚和苏晚并肩走出晾房,雾气已经淡了一些,阳光透过云层,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远处的山峦渐渐清晰起来,青瓦白墙的吊脚楼在雾中若隐若现,像是世外桃源。

“阿婆的茶,一定很好喝。” 苏晚笑着说。

“嗯,” 林砚点点头,“阿婆泡的茶,加了自己晒的陈皮,有淡淡的药香。”

两人说着,向堂屋走去。青石板路上,雾气在他们身后缓缓流淌,像是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坚守与希望的故事。林砚知道,从今天起,青川镇的雾,或许会笼罩着不一样的未来。而他自己,也将在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

堂屋里,茶香袅袅。大柱还在眉飞色舞地介绍着青川的风景,阿婆坐在一旁,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墙上挂着的父亲的遗像上,遗像中的男人,嘴角带着淡淡的笑意,仿佛在为儿子感到骄傲。

林砚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陈皮的清香混合着茶叶的醇厚,在舌尖蔓延开来。他抬头看向苏晚,她正和阿婆说着什么,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雾气渐渐散去,阳光洒满了整个院子,也照亮了青川镇的明天。

他忽然明白,有些坚守,从来都不是孤独的。就像青川的雾,看似清冷,却滋养着万物生长;就像那些沉默的药材,看似普通,却藏着治愈人心的力量。而他所要做的,就是带着这份坚守,和青川的乡亲们一起,在这片土地上,等待雾散云开,迎接属于他们的春暖花开。

接下来的日子,或许会有挑战,或许会有困难,但林砚的心中,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坚定。他知道,只要守住初心,守住这片土地的本真,青川镇就一定能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而他,也将在这片雾气缭绕的土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人生篇章。

雾气彻底散

雾锁青川镇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