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灵异悬疑小说 > 这里是无声的证词
本书标签: 灵异悬疑 

无题

这里是无声的证词

《无声的证词》

第一章:风平浪静下的暗流

山间的雾,总是来得又浓又急,将那座名为“静心学园”的建筑群笼罩其中,宛如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学园的宣传册上印着“静待花开,重塑心灵”的标语,照片里的学生笑容灿烂,眼神清澈。

刑警队副队长陈远山推开学园沉重的铁艺大门时,首先闻到的,是一股淡淡的、混合着消毒水和饭菜香的味道,一种刻意营造的、秩序井然的气息。

他是为明远的死而来。

一周前,学生明远从学园顶楼坠落,初步鉴定为自杀。理由是他性格孤僻,且因疑似告发好友小安而内心愧疚。案子本可以就此了结,但明远的父母,一对看起来被悲痛彻底击垮的中年人,带来了一本日记和一封信,坚持他们的儿子绝不会自杀。

接待他的是张院长,一个戴着金丝边眼镜、笑容温润的中年男人。他的悲伤表现得恰到好处,痛心,又带着一丝管理疏漏的自责。

“陈队长,我们都很痛心。明远是个敏感的孩子,我们给了他最好的关怀,可惜……”张院长叹了口气,指了指窗外,“心理辅导员李老师陪他谈心的时间,比任何学生都多。”

陈远山顺着方向看去,一个穿着素雅、面容清秀的年轻女人正安静地坐在花园长椅上,看着远处,侧影单薄,正是李老师。她似乎感受到目光,回头望来,眼神接触的瞬间,她迅速低下头,手指不自觉地绞紧了衣角。

在临时用作问询室的办公室里,陈远山翻开了明远的《山居笔记》。正如其父母所言,笔触细腻,充满了一种近乎超然的宁静。直到他读到那篇《书院风物志》。

“傍晚,厨房总会飘来笃实的声响,那是李师傅在准备晚餐。食材在他手下变得规整,如同园丁修剪过度的枝桠。红烧肉的香气,能盖过后山泥土的芬芳。

张院长说,教育是静待花开。他的书房总亮着灯,像一枚温润的印章,盖在学园的夜幕上。

我最喜欢月光很好的夜晚。铁窗的投影在地上画出整齐的格子,李老师会悄悄多待一会儿,她的侧脸像浸在牛奶里的瓷器,偶尔,会滑落一滴露水。

林间的乌鸦学会了在钟声响起时归巢。它们黑色的羽毛,在夕阳下闪着绸缎的光。

安走后,我明白了何为‘献祭’。有的果实注定要先落下,以滋养更深沉的根系。

若你问我在此地的感悟,那便是:所见非所见,所闻非所闻。盘中之餐,并非牲飨;枝头之鸦,亦非哀鸣。”

陈远山的眉头越皱越紧。这文字太静了,静得诡异。一个即将“自杀”的人,怎会有心境描绘乌鸦羽毛像“绸缎”?“献祭”、“果实落下滋养根系”、“盖过泥土芬芳的香气”……这些意象像一根根冰冷的针,刺破平静的表象。

他召来了李师傅。那是个身材高大、沉默寡言的男人,围裙上带着洗不掉的油渍,一双粗大的手布满老茧。他回答问题极其简短,眼神大多数时间盯着地面。

“明远日记里提到,很喜欢你做的红烧肉。”

“嗯。”李师傅闷声应道。

“后山,你们常去吗?”陈远山看似随意地问。

李师傅的身体几不可查地僵了一下。“不常。送垃圾。”

“明远坠楼那晚,你在哪里?”

“厨房。备料。”他的声音没有丝毫波澜。

询问李老师是在她的个人辅导室进行的。她显得很紧张,双手一直捧着一杯热水。

“李老师,明远在日记里提到你,说你对他很好,月光下会陪他多待一会儿。”

李老师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她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恐慌,随即又低下头,声音细若蚊蚋:“他……他是个需要关心的孩子。那晚,我只是例行巡查。”

“他提到你会哭。”

“没有!”她矢口否认,声音尖锐了些,“他可能看错了。月光……光影的问题。”她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脸颊。

陈远山没有追问,转而问道:“关于小安,你知道多少?明远真的告密了吗?”

“我不知道!”她几乎是脱口而出,随即意识到失态,努力平复呼吸,“学生们之间的事,我不清楚。张院长处理了。”

陈远山注意到,每当提到“张院长”,她的身体会微微绷紧。而当话题涉及后山或厨房时,她的恐惧尤为明显。

黄昏时分,陈远山独自来到学园的后山。这里杂草丛生,与前面修剪整齐的花园判若两地。空气中弥漫着真正的、浓郁的泥土和植物腐烂的气息。他仔细搜寻,在一处看似寻常的泥土旁,他停下了脚步。

那里的泥土有近期被翻动过的痕迹,虽然上面被刻意撒上了一些落叶。他蹲下身,用手指捻起一点泥土,目光锐利如鹰。突然,他注意到泥土中混着一小片不易察觉的、暗红色的织物纤维,以及一小块破碎的、类似学生校服纽扣的塑料片。

就在这时,一群乌鸦被惊动,从附近的树林中“扑棱棱”地飞起,发出嘶哑的鸣叫,在空中盘旋。它们黑色的羽毛,在夕阳的余晖下,的确反射出如同绸缎般冰冷的光泽。

陈远山想起了明远的话——“枝头之鸦,亦非哀鸣”。此刻,这些乌鸦的叫声,在他听来,不再是不祥,更像是一种无声的、盘旋在真相之上的见证。

陈远山没有声张,他悄悄收集了样本。当晚,他再次找到张院长,在他的书房。那盏台灯果然亮着,在宽大的红木书桌上投下温暖的光圈,确实像一枚“温润的印章”。

“张院长,明远的日记很有意思。他提到了‘献祭’,还说‘果实落下是为了滋养根系’。你怎么看?”

张院长的笑容微微凝固,随即叹了口气:“这孩子,思想太悲观了。我们需要修剪的是他们不良的枝桠,期待他们开出更好的花,何来‘献祭’一说?”

“后山的土,好像最近动过?”陈远山冷不丁地问道。

张院长的眼神在镜片后闪烁了一下,虽然只有一瞬,但没能逃过陈远山的眼睛。“哦,那是之前让人清理了一些枯死的树根。怎么,陈队长对园艺也有兴趣?”

谈话间,陈远山注意到张院长的书架上,放着一个精致的相框,里面是张院长和李师傅多年前的合影,两人勾着肩膀,笑容灿烂。看来,他们确实是旧友。

这里是无声的证词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