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材教室的意外和临时标记,像一道分水岭,将宋年和白止观的关系推向了一个更深的层次。那种由信息素交融和共同经历危机所带来的羁绊,远非寻常恋爱可比。
时间在甜蜜而忙碌的学习生活中悄然流逝。转眼间,他们升入了高二,又迎来了紧张的高三。
高二那年,文理分科。白止观毫无悬念地选择了理科重点班,而宋年,在经历了痛苦的纠结后,出乎所有人(包括白止观)的意料,也咬牙选择了理科。
“你疯了?”许池夏难以置信,“你文科成绩明明更好!”
宋年看着理科班名单上紧挨着的“白止观”和“宋年”两个名字,耳根微红,嘴上却硬气:“谁、谁说我理科不行了?我偏要试试!再说了……”他声音小了下去,“……有人可以给我讲题嘛。”
这个“有人”是谁,不言而喻。
白止观得知消息后,愣了几秒,随即眼底漾开难以掩饰的笑意和温柔。他什么都没说,只是从那以后,给宋年讲题的时间更多了,笔记做得更详细了,甚至还会提前预习,划出宋年可能觉得难懂的部分。
在白止观这个“学神”不遗余力的辅导和宋年自己不服输的狠劲下,他的理科成绩竟然真的稳步提升,虽然无法与白止观这种天才相比,但也稳稳地保持在年级中上游,顺利留在了理科重点班。
两人的感情也在日常的点滴中愈发深厚。他们依旧保持着校园里的低调,但彼此之间的默契和亲昵,早已融入每一个眼神交汇、每一次指尖相触。白止观的信息素安抚成了宋年应对每次发情期最有效的良药,而宋年的存在,则像一缕温暖的阳光,逐渐融化了白止观外表的冰冷,让他变得越来越有人情味,甚至偶尔会和周牧他们开开玩笑。
高三的学习压力如山般压下,刷题、考试、模拟志愿填报……每个人都像上了发条的陀螺,忙得团团转。但在这样枯燥高压的日子里,彼此的支持和陪伴成了最珍贵的慰藉。
他们会一起在熄灯后的教室开着小台灯刷题,白止观总会默默备好宵夜和热牛奶;会在模拟考失利后,互相打气安慰(通常是宋年情绪低落,白止观用他独特的方式安抚);会在周末难得的休息时间里,偷偷溜出学校,看一场电影,或者只是在街心公园的长椅上,依偎着分享一副耳机,听一会儿音乐,短暂地逃离学业的重压。
白止观的目标明确而顶尖——国内最好的A大金融系。宋年则还在挣扎,他的成绩够上一所不错的重点大学,但距离A大还有一段距离。
“没关系,”白止观握着他的手,语气平静却坚定,“你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宋年瞪他:“谁要你放弃A大!我会努力追上你的!”他知道白止观说到做到,这让他更不敢有丝毫松懈。
高三的冬天,迎来了宋年的十八岁生日。
生日前夕,正好是周末。白止观提前很久就开始秘密筹划,他要给宋年一个独一无二的成人礼。
他动用了一些家庭关系,在学校附近的高档公寓小区里,短租了一间装修精致、视野开阔的顶层公寓。他仔细布置了客厅,柔软的地毯,温馨的暖光灯,舒缓的轻音乐,甚至还有一个可以看到城市夜景的落地窗阳台。冰箱里塞满了宋年爱吃的零食和食材。他打算到他生日再告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