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中医说
本书标签: 现代  中医 

中医说—体测

中医说

从中医角度看,体测不过往往不是单一问题,而是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在身体上的集中体现,比如耐力差、爆发力不足、柔韧性不够等,都能对应到具体的中医体质或病机。

1. 耐力差、容易累(体测长跑/耐力项目过不了)

- 核心原因:气虚(尤其是肺气虚、脾气虚)、血虚。

- 肺主气、司呼吸,肺气虚则呼吸浅促,跑步时供氧不足,容易气喘吁吁;

-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虚则营养吸收差,气血生成不足,身体没“能量储备”,跑两步就累。

- 常见表现:平时也容易疲劳、精神差、说话有气无力、稍微动就出汗(自汗)。

2. 爆发力不足、力量弱(体测短跑/力量项目过不了)

- 核心原因:肝气不足、肾精亏虚。

- 肝主筋,肝气足则筋骨强健、反应敏捷,爆发力依赖肝气的“疏泄与推动”;

- 肾主骨、藏精,肾精是身体的“本源动力”,肾精不足则骨骼无力、爆发力差,甚至容易抽筋。

- 常见表现:平时容易腰酸、腿软、反应慢,运动后肌肉酸痛恢复得慢。

3. 柔韧性差、关节僵硬(体测拉伸/柔韧性项目过不了)

- 核心原因:经络不通、津液不足(或寒湿阻滞)。

- 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若经络堵塞(比如久坐导致气血瘀滞),关节得不到滋养,就会僵硬、拉伸时疼痛;

- 津液能“濡润”关节和肌肉,津液不足(比如阴虚、喝水少)或寒湿困住关节,都会导致柔韧性变差。

- 常见表现:平时久坐后腰背、四肢僵硬,阴雨天关节容易酸胀。

4. 容易紧张、发挥失常(体测时心慌、手抖、发挥不稳定)

- 核心原因:心脾两虚、胆气不足。

- 心主神明,脾主思虑,心脾两虚则容易紧张、焦虑、注意力不集中;

- 胆主决断,胆气不足则临场容易怯场、手抖、心慌,影响动作发挥。

总结

中医认为“体测不过”本质是身体“内在失衡”的外在表现,不是单纯“没练够”,而是脏腑、气血、经络出了“小问题”。

从中医角度解决体测相关问题,核心是针对性调理脏腑功能、补足气血阴阳、疏通经络,需结合具体问题对应施策,以下是分场景的实用调理方法:

一、解决“耐力差、容易累”(气虚/血虚)

1. 饮食调理(补肺脾、养气血)

- 补肺气:多吃白色食物,如山药、莲子、银耳、百合,可煮山药莲子粥、银耳百合汤。

- 补脾气:多吃黄色食物,如南瓜、小米、红枣、芡实,推荐小米红枣粥、南瓜蒸百合。

- 补血:搭配桂圆、枸杞、黑芝麻、菠菜,可煮桂圆枸杞茶、菠菜炒猪肝(每周1-2次)。

2. 穴位按摩(日常保健)

- 按揉足三里(膝盖下3指,胫骨外侧1横指):每天2次,每次1分钟,健脾益气,增强能量储备。

- 按揉“肺俞穴”(背部第3胸椎旁开1.5寸):每天1次,每次1分钟,补肺气、改善呼吸耐力。

3. 运动建议(温和养气,不耗伤气血)

- 避免高强度冲刺跑,先从快走、慢跑(每次20-30分钟)、八段锦开始,循序渐进提升耐力,防止气虚加重。

二、解决“爆发力不足、力量弱”(肝气不足/肾精亏虚)

1. 饮食调理(疏肝、补肾精)

- 补肝气:多吃芹菜、茼蒿、橙子、柠檬,可喝陈皮菊花茶(陈皮5g+菊花3g),疏肝理气、强筋骨。

- 补肾精:多吃黑豆、黑芝麻、核桃、桑葚,推荐黑豆核桃粥、桑葚干泡水,滋补肾精、强骨骼。

2. 穴位按摩(强肝补肾)

- 按揉“太冲穴”(足背第1、2跖骨间,靠近脚趾端):每天1次,每次1分钟,疏肝解郁、补肝气。

- 按揉“肾俞穴”(腰部第2腰椎旁开1.5寸,约与肚脐平齐):每天1次,每次1分钟,补肾精、强腰脊。

3. 运动建议(激活肝肾动力)

- 适当做深蹲、弓步跳、跳绳(每次10-15分钟,每周3-4次),刺激肝肾经络;运动后避免熬夜,熬夜会耗伤肾精,影响恢复。

三、解决“柔韧性差、关节僵硬”(经络不通/津液不足)

1. 饮食调理(通经络、补津液)

- 通经络:吃生姜、洋葱、韭菜(少量,避免上火),可煮生姜红枣茶(生姜2片+红枣3颗),温通经络;搭配冬瓜、丝瓜,清热通络,避免寒湿阻滞。

- 补津液:多喝温开水、梨汤、银耳汤,少吃辛辣、油炸食物(易耗伤津液)。

2. 经络疏通(重点松关节、通气血)

- 每天用热水泡脚(40℃左右,泡15分钟),加少量艾叶或生姜片,促进下肢经络循环,改善关节僵硬。

- 按揉“肩井穴”(肩膀最高点,乳头正上方)、委中穴(膝盖后方凹陷处):每个穴位1分钟,分别改善肩颈、腿部经络堵塞。

3. 运动建议(温和拉伸,不强行用力)

- 每天做瑜伽基础拉伸、太极云手(每次15-20分钟),重点活动颈、肩、腰、腿关节,拉伸时配合深呼吸,让津液濡润关节。

四、解决“容易紧张、发挥失常”(心脾两虚/胆气不足)

1. 饮食调理(养心脾、壮胆气)

- 养心脾:多吃莲子、茯苓、桂圆、小米,推荐莲子茯苓粥、桂圆小米粥,安神定志、缓解焦虑。

- 壮胆气:适当吃南瓜、莲子、鸡肉,避免睡前喝咖啡、浓茶(易扰心神)。

2. 穴位按摩(安神、壮胆)

- 按揉“内关穴”(手腕横纹上2寸,两筋之间):每天2次,每次1分钟,缓解心慌、紧张。

- 按揉“胆俞穴”(背部第10胸椎旁开1.5寸):每天1次,每次1分钟,补胆气、减少怯场。

3. 日常调理(稳定心神)

- 体测前10分钟做深呼吸练习(吸气4秒,屏息2秒,呼气6秒),配合按揉内关穴,平复紧张情绪;睡前可听舒缓音乐,避免过度思虑。

关键提醒

中医调理讲究“循序渐进”,以上方法需坚持2-4周才能看到明显效果,同时需结合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适度运动(不盲目透支) ,才能从根本上改善身体失衡状态,提升体测表现。

上一章 中医说—口臭 中医说最新章节 下一章 中医说—怕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