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玦站在山神庙外,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四周。夜色深沉,山林里一片寂静,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刚才的异响,仿佛只是错觉。
他皱了皱眉,转身回到庙里。塑像底座的缝隙里,那张纸条已经不见了。
有人来过。
萧玦的眼神变得更加冰冷。他下午来的时候,特意将纸条放在那里,就是为了引蛇出洞。没想到,真的有人上钩了。
会是谁?是当年陷害沈府的人,还是……她?
萧玦的心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宁愿相信,是前者。
他在庙里仔细地检查了一遍,没有发现其他痕迹。看来,来人很谨慎,没有留下任何线索。
他转身走出山神庙,身影很快消失在夜色中。
回到福来客栈,萧玦坐在房间里,脸色阴沉。随从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
“查到了吗?”萧玦的声音,带着几分寒意。
“回公子,”随从连忙说道,“沈清辞姑娘今晚确实出过门,大约亥时左右,从后门出去,一直往镇西方向去了,亥时三刻左右才回来。”
果然是她。
萧玦的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刺了一下。疼痛,蔓延开来。
她果然没有死。她不仅活着,还拿走了那张纸条。她知道“青川藏秘”这四个字的含义吗?她来青川镇,是不是也为了这个秘密?
三年来,他一直在追查沈府冤案的真相。他怀疑,当年父亲通敌叛国的罪名,是有人刻意陷害,而背后的主使,很可能与朝中的某个势力有关。他辗转各地,终于得到线索,当年的事情,与青川镇的一个秘密有关。而“青川藏秘”这四个字,就是解开秘密的关键。
他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她。
沈清颜……不,现在应该叫她沈清辞了。她为什么会出现在青川镇?她是不是也在追查当年的真相?
萧玦的心中,充满了疑问。他既欣喜于她还活着,又担心她会陷入危险之中。当年的那些人,势力庞大,手段狠辣,若是知道她还活着,一定会不择手段地杀了她。
“继续盯着她,但不要惊动她。”萧玦缓缓说道,“另外,查一下镇上最近有没有其他可疑的人。”
“是,公子。”随从恭敬地应道,转身退了出去。
房间里只剩下萧玦一个人。他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的月光,思绪万千。
他想起了当年在沈府的日子。那时的沈清颜,像一朵温室里的花朵,明媚、娇俏,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他还记得,她第一次学下棋,输了之后耍赖的样子;还记得,她在花园里放风筝,笑得一脸灿烂的样子;还记得,她拿着自己绣的帕子,小心翼翼地送给自己时,脸颊微红的样子。
那些画面,如同昨日重现,清晰地刻在他的脑海里。
可现在,她变了。她的眼神里,多了太多的沧桑和警惕,再也没有了当年的纯真。是那场变故,改变了她。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他一定要查出来,让他们血债血偿!
萧玦的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与此同时,沈清辞的房间里,她正坐在桌前,借着油灯的光,仔细看着那张纸条。
“青川藏秘”。
这四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青川镇看起来只是一个普通的小镇,能藏着什么秘密?
她想起父亲生前,曾多次提到过青川镇。那时她年纪小,只当是父亲随口说起,没有放在心上。现在想来,父亲的那些话,或许并非无意。
“青川之地,藏有大秘,关乎国祚,不可轻泄。”
这是父亲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当时她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现在想来,父亲所说的“大秘”,会不会就是“青川藏秘”所指的秘密?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当年父亲被诬陷通敌叛国,会不会就是因为有人想要得到这个秘密,而父亲不愿意配合,所以才被人陷害?
沈清辞的心跳,越来越快。如果这个秘密真的关乎国祚,那么背后的势力,一定非常庞大。她一个弱女子,想要查明真相,简直难如登天。
可她不能放弃。父亲和母亲的冤屈,她一定要洗刷。
她将纸条小心翼翼地收起来,藏在床板下的一个暗格里。这个暗格,是她刚来青川镇时,特意找人做的,用来存放一些贵重的物品和重要的东西。
做完这一切,她躺在床上,却毫无睡意。萧玦的身影,总是在她的脑海里挥之不去。他今晚也去了山神庙,显然,他也在追查这个秘密。
他是敌是友?
当年,他是父亲最看重的门生,父亲对他寄予厚望。沈府出事的时候,他远在边疆,未能及时回来。或许,他也是被蒙在鼓里的人。这些年来,他会不会也在暗中调查当年的真相?
如果是这样,那么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或许,他们可以联手?
可沈清辞又有些犹豫。她不确定萧玦的真实目的。万一,他也是为了那个秘密而来,想要将其据为己有呢?
人心隔肚皮,她不敢轻易相信任何人。
一夜无眠。
第二天一早,沈清辞顶着一双黑眼圈,起床洗漱。她刚打开房门,就看到张婶端着一碗粥,站在门口。
“清辞姑娘,你怎么了?脸色这么差?是不是昨晚没睡好?”张婶关切地问道,将粥递给她。
“没事,张婶,可能是有点着凉了。”沈清辞接过粥,勉强笑了笑。
“那可得好好休息。”张婶叹了口气,“对了,今天镇上出了件大事。镇东的王大户家,昨晚被盗了!听说丢了不少金银珠宝。”
“被盗了?”沈清辞有些惊讶。青川镇一向太平,怎么接连发生这种事情?
“是啊,”张婶点了点头,“王大户已经报了官,镇长带着人正在调查呢。大家都说,这肯定是外面来的盗贼干的,说不定,和昨天李二家渔网被割的事情,是同一个人干的。”
沈清辞的心中,升起一股不好的预感。接连发生的事情,会不会和萧玦的到来,以及那个“青川藏秘”的秘密有关?
“对了,”张婶又说道,“那位萧公子也去了王大户家,听说他懂一些查案的技巧,想要帮忙调查。”
萧玦也去了?
沈清辞的心,又是一跳。他到底想干什么?
吃完粥,沈清辞决定去镇东看看。她想知道,王大户家被盗,到底是单纯的盗窃案,还是另有隐情。
她收拾好东西,锁上门,往镇东走去。
镇东的王大户家,围了不少人。大家都在议论纷纷,猜测着盗贼的来历。沈清辞挤在人群中,远远地看着。
只见萧玦穿着一身月白色的锦袍,站在王大户家的院子里,眉头紧锁,正在仔细地查看现场。他的身边,站着镇长和几个衙役。
萧玦的目光锐利,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弯腰捡起地上的一片碎布,放在鼻尖闻了闻,然后递给身边的衙役:“去查查,这片布是什么材质,镇上有谁会用这种布。”
“是,萧公子。”衙役连忙接过碎布,转身离去。
沈清辞的目光,落在那片碎布上。那是一片黑色的布料,材质粗糙,看起来像是普通的麻布。可她总觉得,那片布有些眼熟,似乎在哪里见过。
她仔细地回想了一下,突然想起,昨晚在山神庙外,她似乎看到萧玦的随从,穿的就是这种黑色的麻布衣服。
难道,王大户家被盗,是萧玦的人干的?
沈清辞的心中,充满了疑惑。如果真是这样,萧玦为什么要这么做?
就在这时,萧玦的目光,突然穿过人群,落在了沈清辞的身上。
四目相对。
沈清辞的心脏,猛地一缩。她下意识地想要躲开,可萧玦的目光,如同有魔力一般,紧紧地锁住了她。
他的眼神,复杂而深邃,里面似乎包含了太多的情绪,有惊讶,有疑惑,还有一丝……她看不懂的东西。
沈清辞的心跳,越来越快。她强装镇定,对着萧玦微微点了点头,然后转身,挤出人群,快步离开了。
萧玦看着她匆匆离去的背影,眼神变得更加深沉。
她果然在那里。她是不是也发现了什么?
“公子,怎么了?”身边的随从轻声问道。
“没什么。”萧玦收回目光,缓缓说道,“继续查。”
他的心中,已经有了一个猜测。或许,王大户家被盗,并不是简单的盗窃案,而是有人故意为之,想要嫁祸给他们。而这个人,很可能就是当年陷害沈府的人,他们已经察觉到了他的到来,想要阻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