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后,患儿转入普通病房,但新的问题接踵而至——由于术后长期卧床和神经损伤,肢体肌张力明显增高,连翻身都十分困难。“神经调控只能缓解异常信号,要恢复运动功能,必须配合康复训练。”沈清制定了详细的康复计划,从被动按摩到主动抓握,循序渐进。
邓子昂却发现患儿食欲极差,营养摄入不足会严重影响伤口愈合和康复进程。“术后胆汁引流改变了消化功能,得调整饮食方案。”他特意联系营养科,定制了高蛋白、易消化的流质饮食,还亲自示范如何用注射器缓慢喂食,避免呛咳。
两人分工协作,每天上午沈清带患儿做康复训练,用色彩鲜艳的玩具引导他抬手、翻身,耐心纠正异常的肢体姿态;下午邓子昂查房时,会结合伤口愈合情况调整康复强度,还会用迷你手术器械玩具和患儿互动,转移他训练时的疼痛感。
一次康复训练中,患儿因疼痛哭闹不止,肌张力突然增高,沈清尝试多次调控都未能缓解。邓子昂恰巧路过,轻轻抱起患儿,指着窗外的梧桐树:“你看树叶在跳舞,我们也让胳膊跟着树叶一起动好不好?”他一边轻声安抚,一边配合沈清的引导,慢慢活动患儿的手臂。神奇的是,患儿渐渐停止了哭闹,僵硬的肢体也放松下来。
沈清看着这一幕,心里暖意涌动:“没想到你还有这么温柔的一面。”邓子昂嘴角微扬:“对付小患者,光有技术不够,还得懂他们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