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三国群雄援朝鲜汉旗抗倭录
本书标签: 历史  三国  历史脑洞     

第9章 延安急报破危局

三国群雄援朝鲜汉旗抗倭录

平壤城的休整还未过半,城门口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一匹战马浑身是汗,马背上的信使衣衫褴褛,甲胄被刀砍得支离破碎,刚冲到城下就摔落马背,挣扎着举起一封染血的书信,嘶吼道:“急报!黄海道延安城急报!求见李将军、朝鲜大王!”

士兵连忙将他扶起,一路护送到临时议事厅。此时李如松正与李昖、诸葛亮等人清点粮草,见信使满身血污,脸色骤变。信使“扑通”跪倒在地,将染血的书信高高举起:“大王!李廷馣大人的急报!延安城被倭军主力包围,已经守了三日三夜,如今城池已破大半,只剩李大人带着几个和尚、百余百姓,死守最后一处民房,眼看就要撑不住了!”

李昖颤抖着接过书信,信纸早已被血浸透,字迹模糊却透着绝望:“大王救我!倭军数万围城,炮火轰破城墙,将士死伤殆尽。如今只剩僧众持棍、百姓握锄,死守民房,粮草断绝,饮水耗尽。大明天兵已克平壤,恳请大王速发援军,延安城若破,黄海道必失,倭军将直扑汉城!万望速救!”

“什么?”李昖猛地跌坐在椅上,声音发颤,“延安城是黄海道的门户,一旦失守,倭军就能绕到汉城后方,断我军退路!这可如何是好?”

金命元攥紧拳头,急声道:“大王,臣愿带汉城残兵驰援!可……可我军兵力有限,汉城只剩两千余人,怕是杯水车薪。”

李如松眉头紧锁,指尖敲击着案几:“开城的小西行长还没肃清,又冒出数万倭军围延安城——这定是倭军的调虎离山之计!想让我分兵驰援,再趁机夺回平壤或死守开城。”

曹操放下酒碗,冷笑一声:“管他什么计!延安城的百姓不能不救。某带五百精锐,再联合郭再祐的义兵,从侧面袭扰倭军粮道,能拖一时是一时。”

“孟德公此计虽险,却可行。”诸葛亮羽扇轻摇,目光落在舆图上的黄海道,“但仅凭袭扰不够。李将军,你率三千辽东铁骑,随我驰援延安城——辽东铁骑速度快,可趁夜绕开倭军哨卡,直插延安城外围;同时让金大人快马传信给李舜臣,让他派水师沿黄海北上,炮击围城倭军的侧翼,牵制其兵力;权栗将军那边,让他继续死守庆尚道,不让开城的倭军趁机突围。”

关羽的青龙刀一拄地面,丹凤眼圆睁:“某愿为先锋!带一百轻骑先赶去延安城,给李廷馣大人报信,让他撑到援军到来!”

李如松点头应允:“好!云长将军先行,我与孔明先生率大军随后跟进。记住,只许骚扰,不许硬拼,务必拖住倭军,等主力赶到!”

“某明白!”关羽翻身上马,绿袍一扬,带着一百轻骑冲出平壤城,马蹄踏得烟尘滚滚。

李昖望着窗外远去的骑兵身影,眼中满是期盼:“李廷馣,你一定要撑住!援军已经在路上了!”

信使趴在地上,泪水混着血污淌下来:“多谢大王!多谢李将军!延安城的百姓,就能得救了!”

此时的延安城内,早已是一片火海。李廷馣身披残破的甲胄,手臂被铁炮炸伤,正指挥着十几个和尚和百姓,用桌椅、石块堵住民房的门窗。倭军的铁炮不断轰击着房屋,墙体摇摇欲坠,碎石飞溅。

一个老和尚握着禅杖,对李廷馣道:“大人,倭贼又要冲上来了!我们的锄头、木棍,快撑不住了!”

李廷馣抹了把脸上的血,拔出腰间短刀:“撑不住也要撑!大王和天兵不会丢下我们的!就算只剩最后一人,也要守住这处民房,不让倭贼屠戮百姓!”

就在此时,城外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和喊杀声——关羽的青龙刀劈翻了围城的倭军哨卡,一百轻骑如猛虎下山,刀光扫过之处,倭军纷纷倒地。“李大人!某乃汉寿亭侯关羽!援军已至,坚持住!”

李廷馣听见喊声,猛地站起身,眼中燃起希望的光芒:“是天兵!是天兵来了!弟兄们,百姓们,撑住!援军到了!”

民房内的百姓和和尚们瞬间爆发出呐喊,纷纷举起手中的武器,跟着李廷馣冲出房门,与关羽的轻骑一同反击。

城外的倭军主将见突然杀出一支精锐骑兵,顿时慌了神:“不好!是明军的援军!快调兵阻拦!”

可关羽的青龙刀太过锋利,刀光所及,无人能挡。倭军的阵型被冲得七零八落,围城的攻势瞬间放缓。

李廷馣冲到关羽身边,气喘吁吁道:“关将军,多谢你及时赶到!再晚一步,延安城就彻底破了!”

关羽勒住马缰,丹凤眼扫过满城火海:“李大人不必多言,我军主力随后就到。你先带百姓撤到城西北角的高地,某来挡住倭军!”

夜幕降临,延安城的火光与刀光交织在一起。关羽的轻骑如一道绿色的闪电,在倭军阵中穿梭,死死拖住了围城的兵力。而远处的道路上,李如松和诸葛亮率领的三千辽东铁骑,正踏着夜色,往延安城的方向疾驰而来;黄海的海面上,李舜臣的水师舰队也已起航,炮口对准了延安城外围的倭军营地。

一场救援与反击的大战,在黄海道的夜色中,骤然打响。

上一章 第8章 捷报传檄聚群英 三国群雄援朝鲜汉旗抗倭录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10章 倭廷怒海盗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