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残阳映照着安陵国最后的城墙,曾经繁华的都城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云烨站在城楼上,手中紧握父亲临终前交给他的青铜钥匙,那是安陵国库的最后一道防线。他的白袍已被鲜血染红,分不清是敌人的还是自己的。
"丞相大人,东门已破!敌军马上就要杀进来了!"一名士兵跌跌撞撞地跑来报告,左臂上一道深可见骨的伤口正汩汩流血。
云烨望向城内,街道上挤满了逃难的百姓,妇女抱着哭泣的孩童,老人拄着拐杖蹒跚而行。三个月前,当周边三国联合攻打安陵时,没人想到这个延续了三百年的王朝会如此迅速地走向灭亡。
"按原计划,带领百姓从密道撤离。"云烨沉声命令,声音嘶哑却坚定,"我来断后。"
"可是丞相——"
"这是命令!"云烨厉声打断,"能救多少是多少,安陵的血脉不能就此断绝。"
士兵含泪领命而去。云烨最后看了一眼祖庙方向,那里安葬着历代先王和他的父亲——刚刚战死的老丞相。他深吸一口气,转身走向城墙另一侧,那里埋伏着最后一批弓箭手。
箭雨倾泻而下,暂时阻滞了敌军的进攻。云烨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喘息,但他需要为百姓争取每一分逃生的时间。当箭矢用尽,他拔出佩剑,与剩下的二十名死士一起冲入敌阵。
杀戮持续到夜幕降临。当云烨浑身是伤地杀出重围时,身边只剩下五名护卫。他们沿着预定路线追赶逃亡的队伍,在暗夜中穿行三日,终于在一处隐蔽山谷中与幸存者汇合。
"还有多少人?"云烨哑声问道,接过老医者递来的草药敷在伤口上。
"不到两千,大多是妇孺和老人。"回答他的是太史令明澜,一位年过六旬的老者,此刻正借着月光在竹简上记录着什么,"粮食只够三日之用。"
云烨环视四周,疲惫的人群中,孩子们因饥饿和恐惧低声啜泣,女人们用最后的气力安抚他们。这些是安陵最后的希望,他必须带他们找到生路。
"北方有座废弃古城,传说下面有密道通往境外。"云烨站起身,"我们天亮就出发。"
逃亡持续了七天七夜。当他们终于抵达那座被藤蔓覆盖的古城时,队伍又减员了三分之一。古城中央有一座奇特的金字塔形建筑,入口处刻着无人能解的古老文字。
"就是这里。"云烨取出青铜钥匙,"父亲说这里是上古仙人留下的遗迹,钥匙能打开生路。"
钥匙插入石壁上的凹槽,伴随着隆隆巨响,一道暗门缓缓打开,露出向下延伸的阶梯。人群犹豫不前,对未知的恐惧战胜了求生的欲望。
"我们别无选择。"云烨率先踏入黑暗,"要么在这里等死,要么赌一线生机。"
当最后一人进入后,暗门突然关闭,四周陷入绝对的黑暗。就在这时,地面开始剧烈震动,墙壁上浮现出蓝色的奇异纹路,空气中弥漫着臭氧的味道。
"大家抓紧彼此!不要松手!"云烨大喊,同时感到一阵强烈的眩晕袭来。
世界仿佛被撕成了碎片。云烨感觉自己被拉长、扭曲、分解又重组,眼前闪过无数光怪陆离的景象——星辰诞生又毁灭,大陆分裂又聚合,生命出现又消失。痛苦超出了人类承受的极限,就在他即将失去意识的瞬间,一切突然停止了。
刺眼的光芒迫使云烨睁开眼睛。他发现自己躺在一片紫色的草地上,头顶是陌生的天空——不是蓝色,而是一种淡淡的青金色,三颗大小不一的月亮悬挂其中,其中一颗呈现出奇异的六边形。
"这是...哪里?"他试图站起来,却感到身体异常轻盈,动作也比平时敏捷许多。
周围陆续传来惊呼声。云烨转身,看到幸存者们正一个接一个醒来,但所有人都变得...很小。不,准确说是他们的身体被缩小了,大约只有原来身高的三分之一。
云烨拿出铜镜看到镜中的自己——五官依旧,但整体比例明显缩小,就像...就像一只放大了三倍的猫。
"所有人都变小了?"云烨环顾四周,确认这不是幻觉。
明澜点头,眼中闪烁着学者特有的好奇而非恐惧:"不仅如此,大人请看四周。"
云烨这才注意到他们所处的环境。紫色草地延伸至视野尽头,远处是参天的...树木?那些植物有着树干般的结构,但表面覆盖着鳞片状的紫色组织,顶端不是树叶,而是一簇簇半透明的管状物,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风铃般的悦耳声音。
空气中弥漫着甜香,氧气含量明显比地球高,每次呼吸都让人精神振奋。重力似乎也略轻一些,云烨能轻松跳到自己原先的高度。
"我们不在原来的世界了。"明澜低声说,指向天空那两颗的太阳,"那不是我们的太阳,而且它有两个,一个很亮一个不亮。"
云烨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作为丞相之子,他受过最好的教育,包括天文历法。眼前的一切都表明,他们被传送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星球。
"清点人数,检查物资。"他下令道,"然后寻找水源和食物。"
幸存者们很快从震惊中恢复,开始执行命令。好消息是所有人都活着到达了这个奇异世界,坏消息是携带的粮食在传送过程中几乎全毁了,只剩下少量种子和工具。
"大人,那边有条小溪!"一个孩子兴奋地跑来报告。
云烨跟随孩子来到溪边,发现溪水呈现出淡淡的蓝色,清澈见底。明澜谨慎地测试后确认可以饮用,而且富含矿物质。更令人惊喜的是,溪边生长着一种葡萄大小的紫色浆果,尝起来甜中带酸,汁液丰富。
"先少量尝试,确认无毒。"云烨谨慎地命令。
等待期间,他组织人手搭建临时营地。这里的树木材质奇特,比木材轻却更坚韧,用随身刀具就能加工。傍晚时分,试吃浆果的人没有出现不适反应,众人终于吃上了到达新世界后的第一顿饭。
夜幕降临后,三颗月亮将大地照得如同白昼。云烨召集了几位有威望的长者商议。
"我们必须面对现实,"他直言不讳,"安陵国已经灭亡,我们可能是最后的幸存者。这个世界虽然陌生,但至少给了我们重生的机会。"
"大人打算怎么做?"一位族长问道。
"首先确保生存,然后建立永久定居点。"云烨指向远处一片高地,"那里地势较高,靠近水源,适合建城。明天就派人勘探。"
"我们的身体...变小了,这会不会影响?"有人担忧地问。
明澜摇头:"相反,这可能是个优势。小体型意味着需要更少的食物,在这个资源未知的世界更易生存。而且你们没发现吗?我们的力量并没有同比减弱,这意味着相对力量增强了。"
云烨点头赞同:"适应变化才能生存。从今天起,我们就是'新安陵'的创始者。我们的使命是将安陵文明的火种在这个世界延续下去。"
第二天清晨,勘探队带回了惊人发现——高地下方有一个天然洞穴系统,入口隐蔽,内部空间广阔,有地下湖泊和通风系统,简直是天然的避难所和城市基础。
就在众人欢欣鼓舞时,天空中突然掠过一道黑影。所有人抬头,看到一只巨大的...生物?它有着蝙蝠般的翅膀,但翼展超过十米,身体呈流线型,在月光下泛着金属光泽。
"刃翼兽!快隐蔽!"云烨本能地大喊,虽然这是他随口编的名字。
众人迅速躲入洞穴。那只生物盘旋几圈后飞走了,但这一遭遇提醒了他们——这个世界并非只有美丽的风景。
接下来的日子忙碌而充实。幸存者们分工合作:一部分人负责采集食物,一部分人建设住所,还有一部分人探索周边环境。他们发现了更多可食用植物和几种温顺的草食动物——云烨称之为"光绒兽",因为它们毛发光洁如丝,在黑暗中会发出微弱荧光。
一个月后,当第一个永久性建筑——一座用当地材料建造的议事厅落成时,云烨召集所有人举行了简单的仪式。
"今天,我们正式将这里命名为'新安陵'。"他站在高处宣布,声音在洞穴中回荡,"我们失去了故土,但获得了新家园。我们的身体变小了,但精神比任何时候都强大。"
人们欢呼起来,声音在洞穴中形成奇特的回声。孩子们追逐着发光的小型飞行生物,妇女们用新发现的纤维编织衣物,男人们则讨论着如何利用那些轻质高强度的植物材料建造更坚固的房屋。
明澜走到云烨身边,递给他一块刻有文字的树皮:"按照您的吩咐,我制定了初步历法。根据三颗月亮的运行周期,这里的一年大约相当于我们的世界的666天,每天时长约24个时辰。"
"好,从今天起,这就是新安陵历元年。"云烨郑重宣布,"我们要记录下在这里的一切,为后代留下知识。"
当天夜里,云烨独自来到洞口,仰望陌生的星空。那三颗月亮排列成一个近乎完美的三角形,群星比地球上看到的明亮数倍,有些甚至呈现出蓝绿色调。他思考着未来——如何在这个世界重建文明?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技术发展?最重要的是,如何确保安陵的文化和价值观能够传承下去?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海中成形——既然他们能来到这里,或许有一天也能找到回去的方法。但不是作为逃亡者,而是作为更强大的文明。这个念头让他心跳加速。
"大人,您在看什么?"明澜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未来,明澜大人。"云烨指向星空,"我们的子孙将在那里书写新安陵的历史。也许有一天,我们会成为那些星星的探索者。"
明澜笑了:"以我们现在的体型,建造飞船需要的材料会少得多。"
两人相视而笑。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面对未知的挑战,安陵人展现出了惊人的适应力。体型的变化不再是障碍,反而成了优势——他们需要更少的资源,行动更加敏捷,在探索狭小空间时更有优势。
时间如溪水般流逝。新安陵历三年,第一座水车建成,利用地下河流提供动力磨碎谷物;第五年,他们发现了类似铁矿的矿物,开始尝试冶炼;第十年,第一本关于本地生态系统的详实记录完成,由明澜主编...
云烨站在新建的观星台上,看着远处繁忙的定居点。孩子们在学习改良后的文字系统,工匠们在试验新材料,农夫们收获着适应本地土壤的改良作物。虽然人口只有最初的两千余人,但每个人都充满希望。
"我们做到了,父亲。"云烨轻声说,望向星空,仿佛能穿透时空看到已灭亡的故国,"安陵没有灭亡,它将以新的形式永存。"
亿万年后,当新安陵文明已经发展出跨越星际的技术时,他们的历史学家会如此记载那段创始岁月:"在宇宙的某个角落,一群来自未知的逃亡者被命运带到了这片乐土。他们克服了体型变化的挑战,将劣势转化为优势,用智慧和坚韧开创了辉煌文明的开端..."
而在浩瀚宇宙的另一端,地球上的科学家们正困惑于M87星系中那颗突然出现的文明信号——它说着一种与古代汉语极为相似的语言,却展现着远超人类的技术水平。没人知道,这两个文明其实有着共同的起源,只是经历了截然不同的进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