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玄幻奇幻小说 > 天机:千年对弈
本书标签: 玄幻奇幻 

第一章 天机要略

天机:千年对弈

夜色如墨,沉沉压在青田县刘府的屋檐之上。狂风卷着暴雨,噼里啪啦地砸在窗棂上,仿佛天地也在为某种不祥之兆而震怒。书房内烛火摇曳,映得墙壁上的影子如同鬼魅般扭曲舞动。刘伯温独坐案前,一袭青衫未解,眉宇间凝着化不开的郁结。他指尖轻抚《天机要略》的封皮,那书页泛黄,边角微卷,却透出一股难以言说的古老气息。

雷声轰然炸响,震得梁柱轻颤。

就在这刹那,书页无风自动,哗啦啦翻飞起来,速度快得令人眼花缭乱。刘伯温猛地抬头,瞳孔骤缩——一道幽蓝色的光自书中腾起,如水波般荡漾开来,瞬间笼罩了整个书房。他想要起身,却发现四肢僵硬,连呼吸都变得艰难。

“这是……何方妖术?”

话音未落,蓝光暴涨,刺得他双目剧痛。意识如断线风筝,在混沌中飘摇坠落。

当他再度睁眼时,已不在书房。眼前是一片苍茫旷野,远处山峦起伏,云雾缭绕,似有龙气盘踞。一名白衣羽扇之人正立于高台之上,身后旌旗猎猎,前方千军肃立。那人目光如炬,声音清朗:“主公若信亮,愿以毕生才智辅佐,共图天下。”

画面一转,只见一位虬髯男子紧紧握住他的手,眼中竟有泪光闪烁:“得孔明,如鱼得水也。”

刘伯温心头猛然一震。

那是刘备与诸葛亮在隆中相会!君臣初遇,情深义重,誓言凿凿,宛如金石之音直贯耳膜。他站在虚空之中,如同一个被遗忘的旁观者,只能眼睁睁看着那一幕幕温情上演。

他们谈笑风生,共议天下大势;他们在军帐中彻夜长谈,彼此信任毫无保留;赤壁烽火燃起之时,诸葛亮登坛作法,借来东风,火攻曹营,那一战惊天动地,名垂千古。

而他呢?

刘伯温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朱元璋那张阴晴不定的脸。每一次献策,换来的不是嘉奖,而是更深的猜忌。他曾夜观天象,预言某将有反心,结果那将领果真叛变——可朱元璋非但不信是他神机妙算,反而怀疑他与叛将早有勾结。

“孤岂不知你通阴阳、晓天机?”朱元璋曾冷冷说道,“然太过聪慧之人,终难久用。”

这句话,像一把钝刀,日日夜夜割在他的心上。

幻境继续流转。他看见刘备白帝托孤,临终之际紧握诸葛亮双手,声泪俱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诸葛亮伏地痛哭,叩首流血:“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那一跪,跪出了千古忠臣的脊梁;那一诺,许下了万世不渝的承诺。

刘伯温只觉胸口一阵窒息,仿佛有千斤巨石压下。他想怒吼,却发不出声音;他想逃离,却动弹不得。这哪里是幻境?分明是一场凌迟,一刀一刀剜去他心中最后一点尊严。

为何?

为何同样是军师,同样是运筹帷幄?

一个受三世之恩,托孤之重;一个却步步惊心,如履薄冰!

嫉妒的毒焰从心底窜起,烧得他五脏六腑都在颤抖。他的指甲深深掐入掌心,鲜血顺着指缝滴落在虚空中,竟未落地便消散无形。

“我不输他……我亦精通奇门遁甲,能推演天机,知过去未来……凭什么他能得明主,而我只能伴虎而眠?”

幻境忽地静止。那枚挂在诸葛亮腰间的玉佩缓缓浮现于空中,通体碧绿,隐约刻着“承汉”二字。玉佩旋转之间,竟投射出一行古篆:**“我知后世有伯温。”**

字迹一闪即逝。

紧接着,四周景象崩塌,蓝光退散。

刘伯温猛然惊醒,发现自己仍坐在书房之中,冷汗浸透里衣。窗外风雨未歇,桌上《天机要略》静静合拢,仿佛一切从未发生。可他知道,那不是梦。

绝不是梦。

他颤抖着伸手翻开古籍,第一页赫然多出了一行墨迹未干的小字:“天机一线,贯通古今,有缘者见,逆命者争。”

“逆命者争……”他喃喃重复,嘴角渐渐扬起一丝冷笑。

原来如此。这天机感应,并非要他窥探历史,而是给了他干预历史的机会。既然命运不公,那他便亲手改写!

他站起身,踱步至墙边。墙上挂着一幅画像,正是朱元璋御赐的“开国谋臣图”。画中他身着官服,神色谦恭。可此刻烛火跳跃,一缕火星溅出,恰好落在画像眼角,将那一笔细描烧得焦黑蜷曲,远远望去,竟像是流泪一般。

“君疑我,我不怨。然若天亦欺我,那便休怪我逆天而行。”

他转身回到案前,取出一支朱笔,在黄纸上疾书符咒。笔锋所至,空气中竟泛起细微波纹,似有无形之力在回应他的意志。

忽然,纸上的符文微微发烫,继而腾起一缕青烟。烟雾凝聚成形,竟是一幅微缩的三国地图,荆州、益州、江东清晰可见。而在荆州之地,一点红光微微跳动,如同心跳。

那是关羽镇守之处。

刘伯温凝视良久,低声自语:“一人之信,可兴邦;一人之失,亦可亡国。孔明倚重关张,那我便先断其臂膀。”

他提起朱笔,轻轻一点那红光。

刹那间,远在千年前的江陵城中,关羽正于灯下阅军报。他眉头微皱,忽感心口一阵烦闷,似有阴云压顶。抬头望天,本是晴空万里,却见东南方向乌云骤聚,隐隐有电光翻滚。

“怪哉奇哉,此象主何?”他喃喃道。

与此同时,建业宫中,孙权手持竹简,原本犹豫不决是否出兵荆州,此刻却突然眼神一厉,拍案而起:“传令吕蒙,即刻整军,伺机渡江!”

谁也不知,这一念之差,源自一道跨越千百年的执念。

刘伯温收回手指,望着那逐渐暗淡的地图,脸上无喜无悲。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但他更知道,诸葛亮不会毫无察觉。

果然,三日后,他在梦中再次见到那枚玉佩。这次,玉佩背面浮现出新的文字:“天道有序,岂容私欲乱之?”

声音并非出自耳边,而是直接在他识海中响起,清冷如霜。

“哦?终于察觉了?”刘伯温冷笑,“那你又能如何?隔着时空,你能奈我何?”

那声音沉默片刻,再响起时,已多了一丝寒意:“你说对了。我不能动你分毫……但我可动你身边之人。”

话音刚落,梦境突变。他看见应天府庆功楼烈焰冲天,火光映红半座城池。无数熟悉面孔在火中挣扎哀嚎——那是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宿将!而常遇春的灵柩停于殿外,棺木未封,尸身却已发黑溃烂,显然死因蹊跷。

“你!”刘伯温怒喝,“你竟敢祸乱我朝!”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那声音淡淡道,“你伤我兄弟,我毁你同僚。这才刚开始。”

梦醒,鸡鸣破晓。

刘伯温披衣而起,脸色铁青。他知道,这不是恐吓,而是宣战。

这场跨越一千四百多年的博弈,已然拉开序幕。

他走到院中,仰望苍穹。雨早已停歇,东方微白,晨星尚存。其中一颗尤为明亮,位置奇特,竟不在紫微垣,也不在太微垣,而是悬于虚危之间,似堕非堕,似明非明。

“客星犯帝座?”他心头一凛。

这是大凶之兆,预示人臣将危及君主。

可……这星象,为何此刻显现?

他猛然想到什么,急忙回房翻查《天机要略》,却发现昨晚那页符咒竟已自行燃烧殆尽,灰烬中残留一字:“还”。

还?

归还?报复?还是……轮回?

他正思索间,门外传来脚步声。一名小童捧着早膳进来,恭敬放下:“先生,该用饭了。”

刘伯温点头,却见碗中米饭泛着淡淡青光,细看之下,竟是掺了些许朱砂粉末。

他不动声色,待小童离去后,悄然将饭倒入花盆。片刻后,那株海棠叶片迅速枯黄,根部渗出黑水。

毒。

朱元璋动手了。

刘伯温望着那盆死花,久久不语。他早知会有这一天,只是没想到,会来得如此之快。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可我若不死呢?”他低声道,眼中闪过一抹幽光。

他再次翻开《天机要略》,这一次,他不再书写符咒,而是默念一段古老咒语。每念一字,书中便有一道微光升起,最终汇聚成一座虚幻祭坛的模样。

祭坛中央,悬浮着那枚玉佩的投影。

“你要战,那便战。”刘伯温轻声道,“我不止能影响你的时代……我还能,踏入你的世界。”

话音落下,玉佩忽然剧烈震动,裂开一道细纹。

而在遥远的五丈原,病榻上的诸葛亮猛然睁开双眼,唇间溢出一丝鲜血。

“他……竟想穿时空而来?”

他挣扎着起身,提笔在帛书上写下最后一道密令,交给侍从:“速送姜维,严守祁山各处古迹,凡见异光、异象、异梦者,格杀勿论!”

又转身望向北方星空,喃喃道:“伯温,你可知……我早已为你留下一人?”

此时,刘伯温正闭目调息,试图稳固那道即将成型的时空通道。他感觉自己的魂魄正在被拉扯,仿佛要脱离肉身。

就在他即将成功之际,耳边忽然响起一个稚嫩的声音:

“父亲,你在做什么?”

他猛地睁眼。

门口站着一个约莫十岁的男孩,眉眼清秀,手中拿着一只木雕的小马。那是他的幼子,昨日还活蹦乱跳,今日怎会出现在此处?

“你怎么还没睡?”刘伯温强作镇定。

男孩却不答,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眼神忽然变得深邃无比:“你若踏出那一步,便再无回头之路。你所毁的,不只是他的江山……还有,你的血脉。”

刘伯温浑身一震。

那孩子缓缓抬起手,掌心赫然躺着一枚与幻境中一模一样的玉佩,只是上面多了三个血字:

杀你者,吾。”

风,不知何时又起了。

烛火熄灭,黑暗吞噬了整间书房。

而那孩子的脸,在最后一丝微光中,竟渐渐变成了另一个模样——

羽扇纶巾,目光如渊。

天机:千年对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