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灵异悬疑小说 > 明宫权弈:帝师的商战棋局
本书标签: 灵异悬疑 

第3章

明宫权弈:帝师的商战棋局

内阁值房的烛火晃了晃,将张居正藏青色云纹锦袍的影子投在案头的《论语》上。他指尖叩着桌面——这是现代开会时养成的习惯——目光扫过面前那坛贴金笺的“内府御酒”,封泥上的裂纹像极了冯保阴柔的笑纹。袖中的青铜算筹微微发烫,那是系统在提醒他:这酒,不对劲。

门帘被掀开,小太监捧着茶进来,眼尾还带着“便民号”的热闹劲儿:“张大人,李掌柜说今天‘积花换帛’的绢花又发完了,一群太太小姐挤在店门口,说要等明天的新货呢!”张居正接过茶盏,茶烟里飘着茉莉香——是“便民号”特供的花茶,会员才能买。他点头:“让李全把最近的会员名录送过来,标注清楚身份。”小太监应着退下,他摩挲着茶盏边缘,想起昨日经筵上万历帝的问题。

那时小皇帝坐在龙椅上,指尖在《论语》“子贡问政”那页画了个圈,苍白的脸上带着点少年人的倔强:“先生说子贡会‘以商养政’,那朕的内帑总是不够用,能不能让商人帮朕赚钱?”张居正当时拿出青铜算筹,在御案上摆了个“开源”的式子——一根算筹竖在中间,周围绕着八根短筹:“就像‘便民号’卖绸缎,不是赚一次银子,而是让顾客常来买。陛下的内帑,要像这样‘滚雪球’——把散钱聚起来,再让钱生钱。”小皇帝眼睛亮了,伸手摸了摸算筹,铜绿蹭到他白皙的指尖,他却笑得像得了糖的孩子:“先生的算筹,比冯大伴的佛珠好玩!”

想起这些,张居正的嘴角扯出点笑意。这时书办慌慌张张进来,手里抱着那坛御酒:“大人,御膳房验过了——”他咽了口唾沫,“鸡喝了酒,当场就……就死了!”张居正的手指顿了顿,把算筹收进袖中——系统的“情报分析”功能已经解锁,会员名录里那个“周大娘子”的名字跳了出来:冯保的远房表嫂,丈夫是内帑库管,最近买了十匹蜀锦,花的竟是内帑的银子。

“把酒倒在御花园的桂花树下。”他声音平稳,像在说一件平常事,“就说我谢冯公公的好意,这酒太烈,我脾胃弱,受不起。”书办抱着酒坛出去,他打开系统面板,“便民号”的收益曲线呈上扬趋势,而“情报分析”栏里,冯保最近三个月从内帑支取的三笔银子,用途全是“太后礼佛用度”,可慈宁宫的佛香明明是内务府按月供给的——这只老狐狸,在挪用内帑填自己的腰包。

外面传来宫人的通报:“李太后有请张大人。”张居正整了整锦袍,袖中的算筹硌着胳膊,提醒他要沉住气。慈宁宫的佛香裹着檀木味扑面而来,李太后坐在莲花座前,念珠转得比往常快两倍——根据他对李太后的观察,这是她烦躁的信号。

“皇帝最近总说先生的经筵讲得好。”李太后伸手摸了摸案上的《女诫》批注本,封皮上绣着并蒂莲,“连《论语》都背得比从前顺了。”张居正弯腰行礼:“陛下聪慧,是太后教导得好。”李太后突然话锋一转:“听说先生开了家绸缎庄,生意很火?”她的念珠停在第三颗——那是她要谈条件的信号。

张居正早有准备,从袖中取出“便民号”的账本,摊在案上:“不过是让百姓买得起好绸缎。这半个月的利润,臣算了算,能贴补内帑三百两——要是推广到江南,一年能有万两进项。”李太后的眼睛亮了,念珠重新转起来:“先生是说,让江南的商人也跟着做?”张居正点头:“就像陛下说的‘足食足兵’,国家的钱,要从地里种出来,也要从商路上赚回来。”

走出慈宁宫时,夕阳把琉璃瓦染成金红色。张居正摸着袖中的算筹,系统突然弹出提示:“主线任务:三个月内改革漕运,奖励‘河工器械图纸’。”他抬头望着宫墙上的飞檐,远处传来“便民号”的叫卖声——那是他的棋子,已经落在了京城的棋盘上。而冯保的毒酒,不过是棋盘上的一颗黑子,迟早会被他吃掉。

回到值房时,案上放着李全送来的会员名录。张居正翻开第一页,“周大娘子”的名字下面,系统标注了一行小字:“内帑库管之妻,近期支取内帑五百两。”他用指尖叩了叩桌面,青铜算筹在案上摆出个“收网”的式子——冯保的尾巴,终于露出来了。

窗外的寒鸦惊啼一声,张居正望着案头的《论语》,想起现代时学的《商君书》。他拿起笔,在“治世不一道”下面写了一行字:“经商如治国,要懂规则,更要会破局。”烛火晃了晃,把字迹映在墙上,像极了一张展开的棋盘——而他,已经握住了棋秤的一端。

本章完

上一章 第2章 明宫权弈:帝师的商战棋局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