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家中,小念苏一岁两个月)
苏小暖(只是去厨房倒了杯水,回到客厅时,眼前的一幕让她倒吸一口冷气):
“顾念苏!”
只见客厅如同被微型龙卷风袭击过:
· 抽纸被一张张抽出来,在地上铺成了“白色地毯”。
· 绘本散落一地,有几本还被“热情地”撕开了几页。
· 电视柜下方的抽屉被拉开,里面的文件、杂物被掏出来大半。
· 而“罪魁祸首”正坐在这片狼藉中央,手里挥舞着爸爸的一份重要合同,咿咿呀呀,对自己的“杰作”十分满意。
顾言(闻声从书房出来,看到这片“灾区”,眉头微微一挑,但出乎意料地没有生气。)**
他先是快步上前,小心地从女儿手中拯救下那份皱巴巴的合同,然后环顾四周,陷入了沉思。
苏小暖(一边收拾一边叹气):
我的天,这破坏力……以后是不是得把东西都锁起来?
顾言(摇了摇头,眼神里闪烁着分析的光芒):
“堵不如疏。这不是破坏,这是她对空间和物体的探索需求。我们的策略不应该是一味禁止,而是进行‘空间重组’和‘风险物品置换’。”】
---
(第二天是周末,顾言启动了“家庭环境优化项目”。)
· 低层抽屉:全部安装了儿童安全锁,但专门留出一个抽屉,放满了色彩鲜艳、不同材质的安全玩具(如软积木、摇铃、布书),供小念苏自由探索。
· 危险品:如文件、遥控器、细小物品等,全部转移到高处或锁进柜子。
· “安全探索区”升级:扩大了客厅爬行垫的范围,并增设了一个充满感官刺激的游戏围栏,里面有各种适合她月龄的益智玩具。
· 书籍管理:将易撕的纸质绘本暂时收起,换成了耐撕咬的布书和硬纸板书,并放在她能够到的小书架上。
苏小暖(看着焕然一新的客厅,由衷佩服):
顾总,您这招“疏堵结合”,高啊!
顾言(看着正在专属抽屉里翻找玩具的女儿,微微一笑):
“满足她的探索欲,同时引导至安全区域。这是双赢。”】
---
(然而, toddler 的创造力是无穷的。)
几天后,新的挑战出现了——小念苏对“洞”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尤其是电源插座,尽管已经安装了安全塞,但她总想用小手指去抠。
顾言(观察到这一现象后,没有简单地制止。他买回来一套各种形状、颜色的大型塑料插棒玩具。)**
他坐到地毯上,亲自示范,将不同形状的棒子插入对应的孔洞中。
顾言(耐心地引导):
“念苏,看,这个圆的,要放在这里。这个洞洞更好玩。”】
小念苏的注意力立刻被色彩鲜艳、可以亲手操作的插棒玩具吸引,很快就对墙上那个“不能玩”的插座失去了兴趣。
苏小暖(看着父女俩坐在地毯上专注玩插棒的样子,心里暖暖的):
(内心OS)看来,对付“小恶魔”,光有爱不行,还得有策略和耐心。这点上,顾言简直是天才。
---
(当然,意外总在不经意间发生。)
这天,苏小暖刚画完一张线稿放在桌上,转身去接个电话。
就这几分钟功夫,小念苏“巡航”到桌边,踮起脚,成功地用她沾着果泥的小手,在妈妈的画稿上留下了几道充满“后现代艺术感”的划痕。
苏小暖(回来看到这一幕,瞬间崩溃):
“啊——!我的稿子!”
小念苏(被妈妈突然拔高的声音吓到,小嘴一瘪,眼看就要哭出来。)**
就在这时,顾言走了过来。他没有先去哄女儿,而是拿起那张被“加工”过的画稿,端详了片刻。)
顾言(语气平静而笃定):
“我觉得,这几笔……很有灵性。打破了原有的构图平衡,增添了一种稚拙的生命力。也许,我们可以称之为‘联合创作’?”】
苏小暖(被他这番“艺术评论”说得一愣,再看看女儿委屈巴巴的小脸,心里的火气瞬间消了大半,忍不住笑了):
你就惯着她吧!
顾言(抱起女儿,擦掉她的小眼泪,对苏小暖说):
“稿子我再陪你画。但探索的勇气和创作的‘灵感’,得保护。”】
【小剧场】
网友A:“疏堵结合”、“空间重组”!顾总将管理学应用于反拆家,效果显著!
网友B:联合创作可还行?顾总不仅是霸总,还是顶级艺术评论家!
网友C:对付人类幼崽,果然需要智慧与爱并存!
---
【本章说】
网友D:从安全防护到探索引导,顾爸在不断升级!
网友E:感觉顾言不是在养娃,而是在进行一项长期的人类幼崽行为学研究!
网友F:所以下次是不是要应对“Terrible Two”了?期待顾总如何用情商应对小念苏的第一次人生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