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周末清晨,主卧室)
小念苏(抱着自己的小枕头,吭哧吭哧地爬上大床,钻进爸爸妈妈中间,用小手拍着顾言的脸):
“爸爸,醒醒!太阳晒屁屁啦!”
顾言(睡眠惺忪地将女儿搂进怀里,声音带着晨起的沙哑):
“嗯……念苏女士,根据《家庭作息公约》,周末的起床时间可以适当延后……”
小念苏(完全不理会公约,开始灵魂提问):
“爸爸,你为什么长得这么高呀?”
顾言(闭着眼,本能地用科学回答):
“因为爸爸吸收了足够的营养,而且基因……”
小念苏(打断):
“是因为你吃饭饭没有掉在地上吗?念苏以后也不掉,会比爸爸还高吗?”
苏小暖(在一旁憋笑憋得肩膀发抖)。**
顾言(清醒了一半,意识到不能跟两岁孩子讨论基因):
“嗯……理论上是这样。减少浪费,有助于身高增长。”】
(早餐时间)
小念苏(盯着顾言杯子里的黑咖啡):
“爸爸,你的水水为什么是黑色的?是坏掉了吗?”
(不等回答,又指着苏小暖的牛奶)
“妈妈的水水是白色的!念苏的水水是透明的!为什么?”
顾言(感觉自己像是在参加一场毫无准备的新闻发布会):
“因为……爸爸的‘水’里加了咖啡豆的精华,妈妈的‘水’里住了奶牛阿姨的贡献,念苏的水是最纯净的H₂O。”】
小念苏(眨巴着大眼睛,消化了三秒钟):
“哦……爸爸喝的是豆豆水,妈妈喝的是牛牛水!”
(得出结论)
“那念苏的‘艾斯艾欧’最厉害!”
苏小暖(终于忍不住笑出声):
“顾总,您的科学解释被完美解构了。”
---
(顾言在家办公,开视频会议)
小念苏(抱着画板溜进书房,爬到爸爸腿上):
“爸爸,你在和电脑里的叔叔阿姨玩吗?”
顾言(一边沉稳地对着摄像头说“请继续”,一边低头对女儿比了个“嘘”的手势):
“爸爸在工作。”
小念苏(压低声音,用气声说):
“那念苏也工作。”
(然后开始在她的小画板上“认真”涂鸦)
几分钟后,她举起画板,对准摄像头。
画板上是几个歪歪扭扭的圈圈和线条。
“叔叔阿姨看!这是念苏做的‘屁屁踢’(PPT)!”
视频窗口里,原本一脸严肃的下属们瞬间破功,纷纷捂嘴偷笑。
顾言(无奈地揉了揉眉心,但眼底带着纵容的笑意):
“抱歉,我的……特别助理正在展示她的最新方案。”】
---
(最经典的对话发生在睡前)
小念苏(躺在小床上,抱着顾言的脖子):
“爸爸,你是从哪里来的呀?”
顾言(想了想,决定用浪漫一点的方式回答):
“爸爸是从天上来的,为了找到妈妈和你。”
小念苏(思考了一下):
“那你是坐飞机来的吗?”
顾言:
“不是。”
小念苏:
“坐彩虹来的?”
顾言:
“也不是。”
小念苏(恍然大悟):
“哦!我知道了!你是像念苏一样,从妈妈肚子里‘噗通’一下跳出来的!”
刚走进来的苏小暖听到这句话,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到。
顾言(被女儿的想象力打败,忍俊不禁):
“嗯……这个解释,很有创意。”】
小念苏(心满意足,继续追问):
“爸爸,你会永远爱妈妈和念苏吗?”
顾言(收起笑容,无比认真地看着女儿的眼睛):
“会。这是爸爸一生中,唯一一件不需要任何数据验证,就能百分之百确定的事。”】
小念苏(虽然听不懂后半句,但感受到了爸爸的郑重,甜甜地笑了):
“念苏也百分之百爱爸爸!”
(她打了个小哈欠,喃喃道)
“也百分之百爱妈妈……和……豆豆水……”
在充满童真的呢喃中,她握着爸爸的手指,沉沉地睡着了。
【小剧场】
网友A:“豆豆水”、“牛牛水”、“艾斯艾欧”!小念苏是语言学家吧!
网友B:顾总在女儿的逻辑挑战下节节败退,太可爱了!
网友C:“特别助理”的PPT展示,绝对是会议最高光时刻!
---
【本章说】
网友D:人类幼崽的为什么阶段,是父母知识储备和应变能力的终极考验!
网友E:从科学解释到被迫接受童言童语,这是所有父母的必经之路!
网友F:所以下一章是不是要上幼儿园了?已经开始期待念苏的社交语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