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起报名时自己的犹豫,想起其他教练的质疑,想起妹妹担忧的电话。此刻,所有的不安都化作了骄傲。
“筝筝,”他转过头,认真地看着外甥女,“全运会正赛的对手是现在的国家队主力,你怕吗?”
木筝歪着头想了想,眼睛亮晶晶的:“怕什么?反正我已经赚到了。以后你不能再给我妈打电话告状了!”
林文海哭笑不得。这孩子,还是那个混世小魔王。但不知为何,他第一次觉得,也许这样也没什么不好。
大巴在暮色中驶向训练基地,车窗映出木筝带着笑意的侧脸。她轻轻哼着歌,手指不自觉地做着挥拍的动作。全运会正赛,那该是什么样的舞台呢?小姑娘心想,不管怎样,一定要打得漂亮才行。毕竟,这可是她和舅舅打赌赢来的机会啊。
大巴缓缓驶入辽宁省体育局的训练基地,暮色将白色的训练馆染成淡金色。木筝趴在车窗上,看着熟悉的场地在眼前放大,心里却有种说不出的陌生感。一个月前离开时,她还是那个让教练头疼的问题儿童,现在却成了全运会正赛选手。
“发什么呆呢?”林文海轻轻拍了拍她的后脑勺,“收拾东西,下车了。”
木筝磨磨蹭蹭地跟着舅舅往宿舍走,一路上遇到的其他项目运动员都对她投来好奇的目光。有几个田径队的大姐姐还特意停下来跟她打招呼:“小木筝,听说你要去打全运会正赛啦?”
小姑娘不好意思地点点头,加快脚步躲到舅舅身后。林文海看着外甥女这副模样,不禁想起八年前的那个下午。
那时他还是国家青年队的教练,正值事业上升期。趁着休假回沈阳看望妹妹一家,三岁的小木筝摇摇晃晃地举着比她手掌还大的乒乓球拍,非要和他玩。林文海随手发了个球逗她,没想到小家伙居然有模有样地挥拍把球打了回来。更让他震惊的是,接下来的几个球,木筝不仅能接到,还学会了观察他的动作预判球路。
“文溪,这孩子...”林文海激动得话都说不利索,“筝筝是个天才!”
妹妹只是无奈地笑笑:“哥,你就是看乒乓球看魔怔了,哪个孩子不会打个球啊。”
但林文海知道不一样。那种对球的感觉,那种与生俱来的球感,是千万人中难寻其一的。那天晚上,他失眠了。脑海里全是小木筝挥拍时专注的眼神,还有球拍触球时那声清脆的响声。
一周后,林文海做出了让所有同事震惊的决定——辞去国家青年队的职务,回到辽宁队担任主教练。
“你疯了?为了个三岁的孩子?”当时的搭档难以置信地问他。
林文海只是笑笑。有些人,有些天赋,一旦错过就不再有。他记得自己带队时见过的那些所谓“天才”,但没有一个像木筝这样,仿佛乒乓球就是她身体的一部分。
“舅舅,我饿了。”木筝的嘟囔声把林文海从回忆中拉回现实。小姑娘站在宿舍门口,眼巴巴地看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