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宫墙难越
本书标签: 古代  信仰国家霸主雄心壮志爱情大义  战争   

七回

宫墙难越

江南的烟雨,终究没能困住一颗曾浸过血与火的心。

沈知意在江南养病三年,早已褪去了侯府小姐的温婉假象,也淡了几分复仇的戾气。她每日在庭院中练剑,在江畔策马,江南的灵秀揉进了骨子里的桀骜,让她多了几分从容与沉稳。苏灵偶尔会来看她,带来京城的消息——赵珩虽仍懦弱,却在谢临与沈砚的辅佐下,勉强能稳住朝堂;京中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她本以为,余生便会这般在江南的烟雨里度过,不问世事,安稳终老。

可命运,从不会轻易让历经风浪的人停歇。

边境急报传入江南那日,沈知意正在江畔垂钓。老管家神色慌张地赶来,递上一封加密的信函,信封上是苏灵特有的梅花印记。

她拆开信函,指尖渐渐冰凉。

北狄突然举兵南下,来势汹汹,连破三座城池,守将战死,北疆防线崩溃。京中震动,赵珩吓得六神无主,朝臣们争论不休,却无一人敢主动领兵出征。慕容瑾虽死,她的旧部仍在军中作祟,将领们或拥兵自重,或畏敌如虎,竟无可用之将。

信末,苏灵写道:“北狄铁骑踏境,百姓流离,京城危矣。谢临推演星象,言‘唯有沈氏,可挽狂澜’。知意,你是唯一的希望。”

沈知意将信函攥紧,指节发白。她恨宫墙的尔虞我诈,恨权力的冰冷无情,可她更记得,自己曾是大赵的长公主,肩上扛着家国百姓。北疆的风沙,将士的鲜血,那些她以为早已遗忘的记忆,此刻尽数涌上心头。

“备马。”她站起身,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回京城。”

三日后,沈知意的马车抵达京城。城门处,谢临、沈砚与苏灵早已等候在那里。看到她,苏灵眼眶一红,冲上前拉住她的手:“你总算来了!”

沈知意点头,目光扫过三人:“军中情况如何?”

“不容乐观。”沈砚神色凝重,“北狄将领凶悍,麾下铁骑勇猛,我军节节败退,如今已退守雁门关。若雁门关失守,北狄便可长驱直入,直逼京城。”

谢临补充道:“军中人心涣散,慕容瑾旧部暗中作乱,散播‘此战必败’的流言,不少将士已有退意。你若要领兵,需先稳住军心,清除内奸。”

沈知意颔首:“我明白。陛下那边,可有旨意?”

“陛下已同意让你领兵,却迟迟不敢公开你的身份。”苏灵道,“他怕你重掌兵权后,会威胁到他的皇位。”

沈知意嗤笑一声,早已料到。“不必公开身份,就以永宁侯府三小姐沈知意的名义,挂帅出征。”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厉色,“至于军心和内奸,我自有办法。”

次日,朝堂之上,沈知意一身银甲,手持长枪,立于殿中。银甲映着晨光,勾勒出她挺拔的身姿,虽面容温婉,却自有一股杀伐之气,让满朝文武都不敢小觑。

“臣女沈知意,愿领兵出征,讨伐北狄,死守雁门关!”她声音洪亮,掷地有声。

赵珩看着她,眼中满是复杂,有忌惮,有愧疚,更多的是如释重负。他颤声道:“沈爱卿……若能退敌,朕必重赏!”

“臣女不求封赏,只求陛下信臣,给臣便宜行事之权,军中之事,臣说了算!”沈知意目光锐利,直刺赵珩。

赵珩被她看得一慌,连忙点头:“准!准!”

离开皇宫,沈知意直奔军营。军营之中,将士们听闻主帅是个女子,个个面露不屑,议论纷纷。

“一个娇滴滴的侯府小姐,也敢来领兵打仗?怕是连刀剑都拿不稳!”

“就是!陛下这是没人可用了吗?让个女人来送死!”

慕容瑾的旧部,副将吴坤更是冷笑一声,出列道:“三小姐,打仗可不是过家家,刀剑无眼,若你怕了,现在回去还来得及。”

沈知意并未动怒,只是缓缓抽出腰间的长剑。剑光一闪,快如闪电,众人只觉眼前一花,吴坤头上的头盔便已落地,发丝被削断数缕,散落在地上。

全场瞬间死寂。

“本帅能不能领兵,不是靠嘴说的。”沈知意长剑直指吴坤,眼中杀意凛然,“军中只论军令,不论男女。谁敢违抗军令,动摇军心,这把剑,可不长眼睛!”

吴坤吓得脸色惨白,慌忙跪倒在地:“末将……末将不敢!”

将士们也被这一手震慑,再无人敢轻视这位“侯府三小姐”。

接下来的日子,沈知意雷厉风行。她先是清查军中内奸,将慕容瑾的旧部一一揪出,或斩或贬,手段狠辣,很快便肃清了军中的不安定因素;随后,她重新整顿军纪,赏罚分明,又亲自演练阵法,与将士们同吃同住,很快便赢得了军心。

苏灵也随军出征,在军中设立医帐,救治伤病将士。她性子活泼,却医术高明,将士们都很喜欢她。沈砚则留在京城,负责筹措粮草军备,确保前线供应。谢临虽未随军,却每日推演星象,传递军情,为沈知意出谋划策。

雁门关外,北狄铁骑连番攻城,攻势猛烈。沈知意凭借着过人的谋略和丰富的作战经验,一次次击退敌军。她深知北狄铁骑勇猛,不宜正面硬拼,便采用迂回战术,派奇兵偷袭敌军粮草大营,又利用雁门关的地形优势,设下埋伏,大败北狄。

北狄可汗震怒,亲自领兵攻城。那日,风沙漫天,箭矢如雨。沈知意站在雁门关的城楼上,银甲染血,发丝凌乱,却眼神坚定。她亲自擂鼓助威,将士们士气大振,奋勇杀敌。

激战中,一支冷箭朝着沈知意射来。苏灵眼疾手快,推开了她,箭却射中了苏灵的肩膀。

“苏灵!”沈知意惊呼,眼中满是焦急。

“我没事!”苏灵忍着剧痛,咧嘴一笑,“你快指挥打仗,别管我!”

沈知意咬了咬牙,转身继续指挥作战。她知道,唯有打赢这场仗,才能对得起苏灵的牺牲,对得起边关的将士,对得起身后的家国百姓。

这场仗,打了三天三夜。城楼下,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最终,北狄可汗被沈知意一箭射伤,仓皇退兵。雁门关,守住了!

将士们欢呼雀跃,将沈知意高高举起。城楼上,沈知意望着远去的北狄铁骑,眼中满是疲惫,却也有几分释然。

苏灵被军医包扎好伤口,走到她身边,笑着说:“沈知意,你真厉害!不愧是我认识的那个长公主!”

沈知意回头,看着苏灵苍白却依旧灿烂的笑脸,也笑了。这三年江南的安稳,让她差点忘了,自己本就属于战场,属于这波澜壮阔的家国天下。

战事暂歇,沈知意并未立刻回京。她留在雁门关,安抚百姓,重建城池,训练将士,防备北狄再次来犯。

京中,赵珩得知雁门关大捷,欣喜若狂,下旨封沈知意为“镇国将军”,赏赐无数。可他心中,对沈知意的忌惮也更深了——一个能领兵打仗、深得军心的女子,远比当年的长公主更让他恐惧。

谢临看穿了赵珩的心思,私下给沈知意写了一封信:“功高震主,鸟尽弓藏。雁门关已稳,可回京请辞,保全自身。”

沈知意看完信,沉默了许久。她知道谢临说得对,赵珩的懦弱,注定容不下一个功高盖主的将军。

可就在她准备回京请辞时,北狄再次举兵,联合了西域诸国,兵分三路,再次南下。这一次,敌军兵力更盛,来势更猛。

京中再次震动,赵珩又开始惊慌失措,连连下旨,催促沈知意领兵迎战。

沈知意看着手中的圣旨,眼中闪过一丝无奈,却也有几分坚定。她放下圣旨,对身边的副将道:“传令下去,全军备战。这一次,我们不仅要守住雁门关,还要让北狄知道,我大赵的领土,不容侵犯!”

银甲再次披身,长枪再次出鞘。沈知意跨上战马,率领将士们,迎着风沙,冲向了战场。

她知道,这或许是一场更艰难的战争,或许她再也回不到江南的烟雨里。可她别无选择——身后是家国,是百姓,是她必须守护的一切。

戈马声嘶,风沙漫天。曾经的长公主,如今的镇国将军,在这片辽阔的北疆大地上,续写着属于她的传奇。而京城的宫墙之内,权力的游戏仍在继续,谢临与沈砚,也在为她守护着后方的安稳。

这场战争,注定漫长而残酷。可沈知意无所畏惧,因为她知道,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上一章 六回 宫墙难越最新章节 下一章 八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