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学霸笔记历史篇乡村女孩北大之路
本书标签: 校园  学霸笔记历史乡村女孩 

第8篇历史学霸笔记 从山村到北大的成长之路

学霸笔记历史篇乡村女孩北大之路

历史学霸笔记

从山村到北大的成长之路 | 第8篇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

这是一个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的历史时期,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

春秋时期(前770-前476)得名于孔子编修的《春秋》,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因各国混战而得名。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春秋时期,铁农具开始出现;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牛耕技术出现并逐渐推广,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都江堰的修建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

它解决了岷江泛滥问题,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变革的时代孕育伟大的思想。春秋战国的动荡打破了旧的秩序,却也创造了思想的黄金时代。就像我们今天面临的挑战,表面看是困难,实则蕴含着无限可能。"

智者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我想起村里那些为改变命运而努力的人们。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变革与机遇。

商鞅变法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在秦国实行变法。

变法内容包括:

承认土地私有

允许自由买卖,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奖励耕战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按军功授爵

建立县制

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加强中央集权

编制户口

实行连坐法,五家为伍,十家为什

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但变法也遭到旧贵族强烈反对,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车裂而死。

封建制度的确立

通过各国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

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

"历史告诉我们,改革者常常面临巨大阻力。商鞅虽死,其法却存。真正有价值的思想和制度,往往能超越个人的命运而流传后世。"

我想起了父亲的话:"种地要看季节,改革要看时机。"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商鞅变法能在秦国成功,而在其他国家却难以推行。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文字的演变

甲骨文

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已经具备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金文

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也称铭文。

西周晚期的毛公鼎,铭文近500字。

小篆

秦始皇统一文字的标准字体,后发展为隶书。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它从甲骨文发展到今天的汉字,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这种演变趋势是由繁到简。

天文、历法和医学的成就

天文

夏朝就有日食记载;商朝甲骨文有许多日食、月食记录

历法

夏历是农历/阴历;商朝历法更完备,一年分12月;战国时测定24节气

医学

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总结出望、闻、问、切四诊法

屈原

战国末期楚国人,代表作《离骚》,世界和平理事会把他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文化的传承如同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从远古流到现在,再流向未来。每一个文字,每一部典籍,都是前人智慧的结晶。而你,也是这条文化长河中的一员。"

智者的话让我想起爷爷常说的一句话:"识字读书是最珍贵的传家宝。"现在我才真正明白这句话的分量。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

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

孔子

儒家创始人,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创办私学,主张"因材施教"

老子

道家创始人,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能够互相转化;主张"无为而治"

墨子

墨家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支持正义战争

孟子

儒家代表人物,提出"春秋无义战",主张"仁政","民贵君轻"

庄子

道家代表人物,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韩非

法家代表人物,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孙武

兵家代表人物,著《孙子兵法》,"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思想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春秋战国的思想家们虽已远去,但他们的智慧依然照亮着我们今天的道路。学习的意义,就在于与这些伟大的灵魂对话。"

我突然明白,为什么老师总说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原来我们今天思考的许多问题,先人们早已给出了精彩的答案。

上一章 第7篇历史学霸笔记 农村女孩的北大之路 学霸笔记历史篇乡村女孩北大之路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9篇农村女孩的北大之路 · 历史学霸成长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