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阳光为喀纳斯草场镀上金边,林玉晓还沉浸在骑马的兴奋中,牵过马缰的手指还微微发烫。她信步走进小镇巴扎,立刻被喧嚣的人声和烤馕的香气包裹。
在一个卖手工皮具的摊子前,她看中了一个镶嵌着蓝色石头的马鞭。买完马鞭回头准备离开时,才发现摊位另一侧站着个少年。
他正低头抚摸着一只刚会走路的小羊羔,侧脸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秀。浓密的睫毛垂着,鼻梁挺直,嘴唇抿成一条温柔的线。察觉到有人,他抬起头来,露出一双小鹿般清澈的眼睛,看见林玉晓的瞬间,耳根悄悄红了。
林玉晓随口问:“你知道这附近有什么值得去的地方吗?不是游客常去的那种。”
少年认真思索了片刻。“有个……有个小湖。”再次抬起头,神情里满是真诚。“我带你过去吧,我正好也准备过去。”
他说话时虽然看着她的脸却始终不敢看她的眼睛,那份羞涩让林玉晓心里某处柔软了下来。
去月亮湖的路不好找,少年走在前面,始终保持两三步的距离。偶尔需要指路时,他会停下来,侧过半边身子,用最简单的话说明。
“小心石头。”经过一段陡坡时,他小声提醒,回头关注着林玉晓。绕过游客常走的栈道,白杨树哗哗响着,投下斑驳的影子。
“就在前面了。”于樾回头说,眼睛在阳光下眯成两条缝,笑起来牙齿整齐洁白。
拨开最后一片灌木,林玉晓愣住了。
一汪湖水静静卧在山坳里,像被人遗忘的一块碧玉。湖水是那种透彻的蓝绿色,看得见底下圆润的鹅卵石。远处的博格达峰倒映在水中,清晰得如同镜中画。最奇妙的是,湖边竟然开满了野郁金香,红的黄的,在微风里轻轻摇曳。
“这是......”林玉晓放下背包,有点不敢相信在离景区这么近的地方还有这样一处秘境。
“我们叫它月亮湖。小时候常来,现在游客都不知道。”
林玉晓举起相机,熟练地调整参数。取景框里的画面很美——雪山、湖水、野花,构图完美得像明信片。可她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太静了,”她放下相机,“静得不像真的。”
于樾笑着解说到:“传说这湖是月亮仙子留下的眼泪变的。她爱上了一个牧羊少年,却不能在一起,每次想他的时候,就会掉一滴眼泪在这里。”
他弯腰捡起一块扁平的石片,侧身一甩,石片在水面上跳了四下,划出一串涟漪。
“你看,”他指着渐渐散开的波纹,“像不像眼泪的痕迹?”
林玉晓心里一动。她重新举起相机,这次不再追求完美的构图。她蹲下来,让镜头贴近水面,捕捉石片打水漂时溅起的水花;她仰拍,把于樾挺拔的背影和远山一起框进画面。少年站在花丛中,整个人都在发光。
“你能不能再往湖边站一点?”她忍不住说。
于樾很配合地走到水边,阳光在他发梢跳跃。他忽然弯腰,用手撩起一捧湖水,水珠在空中划出闪亮的弧线。
“快来拍!”他喊道,眼睛亮晶晶的,“这个时候的光最好看!”
林玉晓飞快地按着快门。她发现这个男生对光线特别敏感,总能找到最合适的角度。
太阳渐渐西斜,湖水的颜色从碧绿变成了深蓝。于樾看了看天:“该回去了,再晚下山的路不好走。”
回去的路上,林玉晓翻看相机里的照片。有一张特别打动她——于樾侧身站在湖边,身后是雪山的倒影,水面上还留着他打水漂时荡开的波纹。少年的白T恤微微扬起,整个人都融进了这片山水之间。
“这张真好,”她把相机递给他看,“你很有当模特的天赋。”
于樾摸了摸后脑勺,有点不好意思:“是这里本来就美。我妈妈说,每个找到月亮湖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故事。”
一路上她们就这样交谈着。他话很少,但每当林玉晓问起什么,他都会认真地回答,说到熟悉的家乡时,他的眼睛会亮起来,那份腼腆渐渐被一种纯粹的热爱取代。
林玉晓看着屏幕上少年明亮的笑容,忽然明白了。她找到的不只是一个隐藏的湖泊,还有这片土地最生动的模样——它不在那些著名的景点里,而在一个本地少年明亮的眼眸中,在他随手打出的水漂里,在那个关于月亮仙子的传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