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答辩顺利结束,林玉晓的大学四年以一种近乎圆满的方式走向尾声。接连不断的散伙饭,通宵聊天,空气里弥漫着伤感与放纵交织的气息。又一场班级聚会结束,林玉晓和同学们笑着拥抱告别,声音已有些沙哑。回到家,一种阶段性的空虚感袭来——不是对前路的迷茫,而是一种盛大狂欢后的骤然寂静。
为了驱散这过于安静的独处时刻,她打开电视机,附近电视台一档本土歌手选秀节目的现场观众招募广告跳了出来。反正无事,不如去体验点不一样的,算是用另一种陌生的热闹,为自己的本科时代画上一个略显出格的句号。
录制棚内,灯光迷离,音浪震耳。多数选手的表现像是精心校准过的流行商品,难以在她心中留下痕迹。林玉晓有些意兴阑珊,指尖无意识地敲动着水瓶,准备提前离场。就在这时,下一个选手登场了。
黑色铆钉皮衣随意敞开着,里面是印着叛逆字母的T恤,修身牛仔裤衬出长腿,眉眼间带着几分疏离与不羁,形象鲜明地跳脱出之前的选手。他叫乔阳。没有多余寒暄,他挎着一把电吉他,对着麦克风低沉地报出歌名——《自由》。前奏响起,是强劲的鼓点和失真的吉他,瞬间点燃了现场。
他的嗓音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清亮,而是带着颗粒感的沙哑与爆发力,唱歌时微微眯起的眼睛里很有吸引力,既有穿透人心的力量,又带着一丝倔强。当他唱到高潮部分,带着全乐队的力量,仿佛要将整个录制棚的屋顶掀翻。林玉晓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身体,心脏被那强劲的节奏和饱满的情绪紧紧攥住。
评委的点评褒贬不一,有人盛赞其舞台表现力和摇滚精神的回归,也有人质疑其“流行度不够”、“乐队形式在个人选秀中吃亏”,甚至委婉建议他“可以考虑更大众化的 solo 路线”。乔阳听着,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眼神里的坚持多于妥协,他只是简单地说:“谢谢老师,但‘PINK’是一个乐队。”
林玉晓心中猛地一动。她并非不懂行业规则,但是她更清楚当下市场稀缺的是什么——不是流水线偶像,而是这种拥有 raw power(原始力量)和独特态度的、完整的摇滚乐队。她想起表哥最近的感叹:“现在能签到的,要么是技巧过剩的唱将,要么是空有皮囊的偶像,真正有魂、有硬核实力的年轻乐队,太难找了。”
节目一结束,林玉晓逆着散场的人流,凭借一股冲动挤到后台入口附近。她看见乔阳正和几个同样散发着摇滚气息的伙伴站在一起,几人表情严肃,气氛低沉。
“打扰一下,”林玉晓走上前,目光直接看向乔阳,“我叫林玉晓,是刚才的观众。你们的音乐,有非常珍贵的 raw energy(原始能量)。”
乔阳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讶异。“谢谢,”他点头,“我们是‘PINK’乐队。”
“可能有点冒昧,”林玉晓语气平静,态度却很和善“我家人从事音乐行业,他们对有潜力的、完整的摇滚乐队很感兴趣。如果你们正在寻找机会,或许我可以帮忙递个话。”
乔阳和同伴们交换了一个复杂的眼神,他苦笑道:“谢谢你。不瞒你说,我们确实在和一家公司在谈,只是……他们只想签我个人。”
旁边的贝斯手语气冲冲地接话:“觉得我们乐队是拖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