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各自事业繁忙,林玉晓和于樾的见面频率并不算高,但有空就会见面。
这天,她穿着一件质感极佳的宽松燕麦色针织衫,搭配修身的深色牛仔裤和一双简洁的小白鞋。肩上随意挎着一个设计感十足的帆布托特包,里面装着工作用的平板电脑和一本她正在阅读的杂志封面。她的长发松松地挽起,几缕碎发落在颈边,显得随性又精神。
当她出现在于樾休息室门口时,带来的不是那种职场强人的压迫感,而是一种清新又充满能量的气场。
门虚掩着,她听到里面传来于樾和乔阳活力十足的声音。她敲了敲门,然后推开。
“小玉姐?”乔阳最先看到她,依旧是那份带着敬意的自然,目光中或许还多了一丝对这位“伯乐”兼朋友穿搭的欣赏。
于樾则像往常一样,眼睛一亮,欢快地迎上去。“小玉!你今天这身好看!”于樾的赞美直接而真诚。
林玉晓笑着接受,轻轻拍了下他的手臂,然后看向乔阳,语气熟稔:“乔阳,没打扰你们吧?刚结束一个客户会议,就在附近,顺路过来看看。”她将手里那个看起来就很不错的咖啡纸袋递给乔阳,“尝到一家很棒的手冲,豆子风味很特别,觉得你会喜欢,就带了一份给你。”
“太感谢了,小玉姐。”乔阳接过,他能感觉到林玉晓的用心,这份心意比咖啡本身更让他触动。
“客气什么。”林玉晓摆摆手,姿态轻松,“你们乐队新歌的编曲我听了,层次更丰富了,很棒。”她的赞美总是具体而诚恳,让人如沐春风。
于樾与有荣焉地搂住林玉晓的肩膀,对乔阳说:“看,我就说小玉最懂行了吧!”
林玉晓侧头看他,带着一点调侃的笑意,语气却沉稳:“你呀,整天毛毛躁躁的,感觉越来越像麦丁了”这话里听不出丝毫真正的责备,只有亲昵的关怀。
乔阳看着他们,嘴角微扬。他很清楚,于樾身上那种未被磨损的天真和热情,很大程度上源于林玉晓在他身后构筑的稳定后方。她像一位沉稳的船长,为于樾这艘有时会随性航行的船指引着方向,却又给予他足够的自由去乘风破浪。
“于樾有你在,是他的福气。”乔阳对林玉晓说,但想到自己可以随时回家吃到妈妈做的饭,内心又很满足。
林玉晓笑了笑,目光落回于樾身上,带着不易察觉的温柔:“互相成就吧。”她顿了顿,对于樾说,“我晚上还有个会,先走了。你和乔阳好好聊。”
于樾送她到门口,两人低声交谈了几句,姿态亲昵自然。
关上门回来,于樾脸上还带着幸福的笑意,对乔阳说:“乔哥,晚上去你家吃饭呗?玉晓给我带了外地的特产,正好带去给你加个菜!”
于樾一直觉得,乔阳身上有种奇妙的反差感。舞台上,他是掌控全场的摇滚主唱,嗓音能点燃夜空;而舞台下,他的世界却安静、有序,充满了生活本身的质感。
乔阳的热爱生活,体现在他公寓的每一个角落。
除了那个装备精良、香料齐全的厨房,他的阳台上还摆满了绿植。不是随便养养的绿萝,而是有着奇怪名字的多肉。
乔阳的冰箱也总是塞得满满当当,但井井有条。保鲜盒里是分门别类的切好洗净的食材,甚至连鸡蛋都用专门的架子一格一格放好。于樾打开乔阳的冰箱,总会发出没见过世面的赞叹:“乔哥,你这冰箱能上美食杂志了!”
“那是。”
除了做饭和园艺,乔阳还有很多让于樾觉得“酷毙了”的爱好。他有一整套手冲咖啡的器具,会根据豆子和心情,慢条斯理地调整水温和注水手法;他收藏黑胶唱片,不是为了装点门面,是真的会在一个无所事事的下午,放上一张爵士乐,然后坐在沙发上翻看一本厚厚的摄影集。
于樾最喜欢这样的午后。他通常会毫不客气地霸占乔阳家最舒服的那张单人沙发,捧着乔阳刚冲好的、酸苦度平衡得恰到好处的咖啡,看着对方在阳光里安静地忙碌——有时是修剪植物的枯叶,有时只是单纯地擦拭那些已经一尘不染的唱片封套。
于樾也潜移默化地被影响着。他甚至在女朋友生日时,笨手笨脚地参照乔阳的方子,试图做一顿像样的晚餐,结果当然是求助电话打到了乔阳这里。
电话那头,于樾的声音带着厨房里的烟火气和一丝慌乱:“乔哥!救命!你那个红酒炖牛肉,到底先放牛肉还是先放红酒啊?它现在看起来像一锅……”
乔阳在这边,一边听着于樾手忙脚乱的描述,一边清晰地给出步骤指导。
林玉晓后来尝到了那顿虽然卖相一般但味道不错的晚餐,惊喜不已。于樾摸着后脑勺,嘿嘿笑道:“都是乔哥远程指挥的,他是我的‘生活外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