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霓虹被暴雨浇得失去棱角,化作柏油路上一片流动的光斑。苏砚踩着细高跟,狼狈地站在写字楼门口的屋檐下,手里那把刚从公司杂物间翻出来的伞,伞骨断了两根,根本挡不住斜飘的雨丝。她的米白色西装外套已经湿了大半,贴在背上凉得刺骨,手机屏幕上,打车软件显示前方排队107人,预计等待时间超过两小时。
今天是她入职三年来第一次准时下班,却偏偏遇上这场百年难遇的暴雨。苏砚叹了口气,正准备咬咬牙冲进雨里,身后忽然传来一道低沉的声音:“需要拼伞吗?”
她回头,撞进一双带着些许疲惫却很清澈的眼睛里。男生背着一个半人高的黑色背包,包上挂着银色的链条和一枚徽章,身上穿的黑色长风衣被雨水打湿了边角,兜帽下露出的脸颊上,眼尾还残留着未卸干净的深色眼线,像被夜色晕染开的墨痕。
“我叫林屿,刚从漫展出来。”男生主动介绍,将手里的大伞往她这边递了递,“前面两条街有个24小时便利店,能避雨,也能叫到车,一起走?”
苏砚犹豫了一秒。她平时对穿着奇装异服的人多少有些距离感,可此刻对方伞面足够大,而自己再不躲雨,恐怕就要感冒了。“谢谢,我叫苏砚,做互联网运营的。”她低声回应,小心翼翼地站到伞下。
两人并肩走进雨幕,林屿很自然地将伞往苏砚这边倾斜,自己的左肩很快就被雨水打湿,黑色风衣晕开一片深色的水渍。苏砚注意到了,下意识地往他那边靠了靠:“伞往你那边挪挪吧,我这边没事。”
“没事,你那西装一看就很矜贵,湿了不好打理。”林屿笑了笑,露出一口白牙,“我这衣服是自己做的cos服,经得起造。”
“自己做的?”苏砚有些惊讶。她对cosplay的印象还停留在“花钱买衣服”的阶段,没想到还有人会亲手制作。
“嗯,cos的《名侦探柯南》里的琴酒。”林屿拍了拍背上的背包,“里面还有礼帽和道具枪呢,都是泡沫板和颜料一点点抠出来的,花了快两个月。”他说起这些时,眼睛里闪着光,和刚才那种疲惫的样子截然不同,“虽然麻烦,但穿上身的那一刻,就觉得特别有成就感,好像真的变成了那个角色。”
苏砚没看过这部动漫,却能从他的语气里感受到那份热爱。她想起自己刚工作时,对运营这份工作也充满了热情,可日复一日的加班、改不完的方案、难缠的客户,早就把那份热情磨得所剩无几了。现在的她,每天只盼着能准时下班,能睡个安稳觉。
“做运营很辛苦吧?”林屿忽然问,打破了沉默。
“还好,习惯了。”苏砚敷衍地笑了笑,“每天就是写方案、对接客户、跟进项目,忙得脚不沾地。”
“那你有没有什么喜欢做的事情?”林屿追问,“比如……像我喜欢cosplay这样的爱好。”
苏砚愣住了。她仔细想了想,好像从大学毕业后,就再也没有过“爱好”了。以前喜欢画画,可工作后连画笔都没碰过;以前喜欢看电影,现在却连完整看一部片子的时间都没有。“没有了,太忙了,没时间搞那些。”她轻声说,语气里带着一丝自己都没察觉的失落。
林屿没再追问,只是安静地陪着她往前走。雨势渐渐小了些,能听到雨水落在伞面上的沙沙声。两人偶尔聊几句,林屿说起漫展上的趣事——遇到的奇葩coser、和同好一起排练的舞台剧、收到的粉丝礼物;苏砚也偶尔回应,说起自己工作中那些让人哭笑不得的瞬间——客户半夜三点要求改方案,对接的同事总是甩锅,领导画的大饼永远实现不了。
不知不觉,便利店就到了。林屿收起伞,甩了甩上面的水珠:“进去躲躲吧,我帮你叫车。”
两人走进便利店,暖气扑面而来,苏砚紧绷的身体终于放松了些。林屿找了个靠窗的位置让她坐下,自己则去柜台买了两杯热可可,递了一杯给她:“暖暖身子,别感冒了。”
热可可的温度从指尖传来,暖意顺着喉咙蔓延到全身。苏砚小口喝着,看着窗外渐渐停住的雨,忽然觉得这场意外的同行,也不是什么坏事。
“车叫到了,还有五分钟到。”林屿看了看手机,对她说。
“谢谢你,今天多亏了你。”苏砚认真地向他道谢,“这杯热可可我请你吧,还有……你衣服湿了,要不要买件一次性雨衣?”
“不用不用,举手之劳而已。”林屿摆摆手,“我家就在附近,走路十分钟就到了,不用穿雨衣。”
说话间,打车软件提示司机到了。苏砚站起身,从包里拿出手机:“加个微信吧,我把伞钱和热可可的钱转给你。”
林屿愣了一下,随即掏出手机扫码:“不用转钱,真的没关系。”
“必须转,不然我心里过意不去。”苏砚坚持道。
加完微信,苏砚便匆匆和林屿道别,走进了雨里。林屿站在便利店门口,看着她的身影消失在出租车里,才转身往家的方向走去。他低头看了看微信里那个备注为“苏砚”的头像,是一只抱着键盘的猫咪,忍不住笑了笑。
而苏砚坐在出租车里,看着窗外倒退的街景,点开了林屿的朋友圈。里面没有什么复杂的内容,大多是cosplay的照片、制作道具的过程、漫展的花絮,每一条都充满了活力。她忽然想起林屿问她“有没有喜欢做的事情”时,自己那种茫然的感觉。或许,她真的该找点什么,来填补工作之外的空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