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学霸笔记地理篇乡村女孩北大之路
本书标签: 校园 

第10篇农村女孩林星河的北大追梦之路:陆地和海洋

学霸笔记地理篇乡村女孩北大之路

星河地理笔记

农村女孩林星河的北大追梦之路 · 第10篇

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

地球表面形态

林星河翻开地理课本,第三章"陆地和海洋"的内容映入眼帘。她想起昨天看到的一则新闻:科学家在南极发现了一片从未被记录的陆地。这让她对地球表面的分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这不就像我们的学习吗?已知的部分如陆地般有限,而未知的领域则如海洋般广阔无垠。"

——时空智者

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林星河发现一个记忆诀窍:"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她把这个技巧记录在笔记本边缘,还画了个小星星标记重点。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星河联想到:"太大印北"——像在形容某个"太大"的东西"印"在"北"方。

林星河的手绘笔记

今天学习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我发现:

北半球陆地面积占39%,南半球陆地只占19%——所以北半球被称为"陆半球"

海洋是连为一体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不同大洲

地球表面起伏不平,陆地平均高度875米,海洋平均深度3800米

用铅笔画了个简单的示意图,标出了各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老师说空间想象很重要!

海陆变迁

学习大陆漂移学说时,星河想起了奶奶讲的民间传说:从前海边有两块形状吻合的石头,老人说它们原本是一体的。这不就是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的灵感来源吗?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1912年提出大陆漂移学说,认为远古时期所有大陆是连在一起的超级大陆——泛大陆,周围是泛大洋。后来泛大陆分裂并逐渐漂移到现在的位置。

证据:

大陆轮廓的拼合(如南美洲东岸与非洲西岸)

古生物化石的相似性

古老地层的连续性

古气候的证据

"知识就像漂浮的大陆,看似独立的学科其实在地下深处紧密相连。发现这些联系,就能构建你自己的知识大陆。"

——时空智者

板块构造学说

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板块边界类型

生长边界(板块张裂)→ 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消亡边界(板块碰撞)→ 形成山脉或海沟(如喜马拉雅山脉、马里亚纳海沟)

板块运动影响

火山地震带分布(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矿产资源的形成与分布

星河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青藏高原在不断升高?通过查阅资料,她了解到这是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平均每年上升约5毫米。这个发现让她兴奋不已,在笔记本上画了两个碰撞的板块示意图。

地理与生活

学完理论知识,星河开始思考这些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为什么日本地震频发?(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家乡的煤矿资源是如何形成的?(远古时期陆地植物在板块运动中埋藏转化)

未来红海会变成新的大洋吗?(阿拉伯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中)

"真正的学霸不是死记硬背的人,而是能将书本知识编织进生活经纬的思想家。地理,就是教你如何读懂地球这本大书的语言。"

——时空智者

学习技巧: 把抽象知识与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比如把板块运动想象成挤在一起的拼图,把海陆分布比作一碗汤里漂浮的蔬菜(陆地)和汤水(海洋)。

七年级地理 人教版 陆地和海洋 学霸笔记 林星河

林星河的地理笔记持续更新中,记录一个农村女孩追逐北大梦想的每一步

上一章 第9篇星河地理学霸笔记:地球的运动 学霸笔记地理篇乡村女孩北大之路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11篇 · 林星河的地理笔记:气与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