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学霸笔记地理篇乡村女孩北大之路
本书标签: 校园 

第13篇林星河的学霸笔记:地形图的判读

学霸笔记地理篇乡村女孩北大之路

林星河的学霸笔记

地形图的判读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人教版)· 第二章第二节

林星河

林星河

北大地理系预备生

笔记日期:2025年11月15日

"理解地形图就像拥有一双透视地球的眼睛,它能让你看见大地的轮廓与韵律。" —— 时空智者的地理沉思

今天的课堂非常特别。王老师带来了一个立体地形模型,她说要带我们进入一个"看得见高度的地图世界"。这让我想起了暑假和父亲去爬山的经历,当时我们站在山脊上,能清楚地看到山谷的走向。现在,我终于可以学习如何把这些立体的地形表现在平面地图上了。

一、海拔与相对高度

生活中的地理

我家住在山脚下,每天上学都要爬一个小山坡。现在我明白了,我家海拔大约150米,学校在200米处,所以每天要克服50米的相对高度!

海拔示意图

生活中的海拔与相对高度

王老师首先解释了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的区别:

海拔

地面某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例如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86米,吐鲁番盆地最低点海拔-154.31米。

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珠峰与吐鲁番盆地的相对高度为9003.17米。

学霸小技巧:计算相对高度时,两个地点都高于海平面直接用海拔相减;如果一个高于海平面一个低于海平面,则要把绝对值相加。记得要带单位"米"哦!

二、等高线地形图

王老师拿出一张纸和一把剪刀,神奇地剪出了一个山形。"看,如果我们把这个山的每一个相同高度的位置用笔标出来,然后压平,就会形成一圈圈的曲线——这就是等高线。"她解释道。

等高线形成过程

从立体地形到等高线地形图的形成过程

等高线特点

同线等高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同

等高距全图一致

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相同

闭合曲线

等高线都是闭合的,虽然在图上可能看不到完整闭合

不相交

除陡崖外,等高线不会相交

"等高线就像大地的手指纹,每一圈都讲述着地形的故事。密则陡峭,疏则平缓;闭合为峰,弯曲为谷。" —— 时空智者

坡度判断

通过观察等高线的疏密可以判断坡度陡缓:

等高线密集 → 坡度陡

等高线稀疏 → 坡度缓

实际应用:去年夏天,父亲带我去爬山时,我们总是选择等高线稀疏的路线,这样爬起来更轻松。当时我还不懂这个原理,现在终于明白了!

三、常见地形部位判读

王老师分组让我们做一个小实验:用橡皮泥制作不同地形,然后用线切割出等高线。我们组做了一个山峰和山谷的模型,切出的等高线果然和书上画的一样!

山峰

等高线闭合,数值从四周向中间逐渐增大

盆地

等高线闭合,数值从四周向中间逐渐减小

山脊

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凸低为脊)

山谷

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凸高为谷)

鞍部

两座山峰之间的低洼部分

陡崖

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山体部位等高线特征

不同山体部位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的表现

记忆口诀:我编了一个顺口溜帮助记忆:"高凸为谷低凸脊,闭合高峰低盆底。两峰之间是鞍部,重叠线条是陡崖。"

四、分层设色地形图

王老师展示了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绿色的平原、黄色的高原、褐色的山地,一下子就能看出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色彩密码

绿色:平原

黄色:高原

褐色:山地

白色:雪山冰川

蓝色:水域

这样的地图色彩分明,立体感强,一目了然。

王老师说,这种地图制作时先在等高线地形图基础上,再给不同高度区域涂上不同颜色。绿色表示低海拔平原,随着海拔升高逐渐变为黄色、褐色,最高处为白色表示雪山。

我的思考与总结

今天的学习让我对地图有了全新的认识。以前看地图只知道找地点和路线,现在我能"读懂"大地的起伏了。这让我想起去年夏天和父亲去登山,如果能提前看懂地形图,就能更好地规划路线了。

我特别感兴趣的是山谷和山脊的判断方法。"凸高为谷,凸低为脊"这个口诀很有用。为了加深理解,我决定这周末去后山实地观察,带上自己绘制的简单等高线图,验证一下课堂所学。

"知识的山峰也是一样,每一步都有其等高线。有时看似陡峭难行,但只要找到正确的路线,终能登顶。" —— 林星河的学习感悟

课后拓展:我准备用黏土制作一个地形模型,然后用细线切出等高线,绘制成图。这样可以更直观地理解等高线的形成原理。同时,我还要研究一下家乡的地形图,分析一下我们村庄周围的地形特点。

海拔示意图是一种用于表示地形海拔高度的图形,常见的有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等,以下是相关介绍:

- 等高线地形图:是用等高线表示地面起伏和高度状况的地图。等高线是地形图上高程相等的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其上标注的数字即为该等高线的海拔高度。如摘要2中的图2,通过等高线的分布和数值,可以直观地看出地形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 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海拔高度范围,着以不同的颜色,以直观地表示地形的高低。例如,通常用绿色表示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用黄色、棕色等表示海拔较高的高原、山地等。 

- 地形剖面图:是沿某一方向剖切而形成的垂直断面图,能直观地显示出该剖面上地形的起伏变化和海拔高度的变化。例如,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就是一种地形剖面图,它展示了中国地势西高东低,从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第一级阶梯,到海拔1000-2000米的第二级阶梯,再到海拔500米以下的第三级阶梯的变化情况。

上一章 第12篇星河笔记 :地图的阅读 学霸笔记地理篇乡村女孩北大之路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14篇地理学霸笔记:海陆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