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七夜行走在“无穷无尽的迷雾”中,明明身处虚无,落脚时却能听到“清脆的碰撞声”——仿佛脚下有“无形的地面”,这种“虚与实交织”的感官,让梦境的真实感被放大;而他开口吐槽“每晚都敲门,很累的好吧”,则显露出对这个重复梦境的“习惯式无奈”。
以“现代建筑”为基底,却嵌入了神话细节——雕刻“漫天神明”的大铁门、像“火球燃烧”的电灯、“浮空的雕纹瓷砖”,既像现实中的精神病院,又像古代神庙,“不伦不类却有无法言喻的美感”;
建筑只有“正面大铁门”一个入口,墙体看似低矮,却会随林七夜的跳跃“同步增高”;即使用蛮力撞门,铁门也“纹丝不动”,彻底封死了常规进入方式,唯一的可能只有“敲门”。
这个梦并非偶然——它始于五年前,与林七夜“身体(眼睛)出现异变”的时间完全同步;而梦境里的“诸神精神病院”,原型是他现实中住过的“阳光精神病院”(门口标识直接替换),现实与梦境的强对应,让这个诡异梦境多了一层“映射现实秘密”的隐喻。
五年来,林七夜每晚都会重复这个梦,也每晚都尝试进入——他曾“围着建筑转无数圈”,试过“跳跃翻墙”“蛮力撞门”,却都因空间异常失败;如今他只选择“敲门”:抓住铁门圆环“重重拍打”,听到“古钟嗡鸣般的回响”、看到门“晃了晃却没开”,他既不意外也不恼火,反而“十分有耐心地继续敲”,显露出对“进入这座建筑”的隐秘执着。
这个梦境既是林七夜身体异变的“精神投影”,也通过“混搭建筑+空间异常”的设定,铺垫出后续关于“诸神”“神秘力量”的剧情线索,而林七夜的“习惯与执着”,也让这个重复的梦多了一层“寻找自身秘密”的底色。
一周后,沧南市第二中学。
“欸,你看,那人是我们学校的吗?怎么眼睛上蒙了一层布啊?”
“穿着我们学校的校服,肯定是我们学校的。”
“他手里还握着导盲杖,看来是个盲人。”
“奇怪,以前怎么没见过?”
“应该是这届新高—的吧?”
“别说,眼睛上缠着几圈黑布,看起来还挺帅的。”
“可是盲人怎么上课?我们学校好像没有特殊班级吧?”
“不知道。”
“……”
不出所料,林七夜刚刚走进学校的大门,就引来一大拨人的关注。
对于这种场景,林七夜经历得太多了。他旁若无人地穿过学校的枫叶大道,向着教学楼的方向走去。林七夜来之前就已经做好了面对那些刺头的准备,毕竟像很多无脑爽文里,这种情况肯定会跳出几个傻拉巴唧的所谓“校霸”,对他一阵冷嘲热讽,为以后他装样打脸埋下伏笔……然而,那种惹事的家伙并没有出现,反倒是有不少学生主动上前,问他需不需要帮助。这让林七夜心中莫名地有些失落。
想来也是,都是经过九年义务教育的现代学生,哪有那么多不开眼的惹事精?再说就算有那些小团体,现在也讲究个“江湖义气”,平日里帮兄弟摆平事情,展示一下义气还行,要是真上去欺负残疾人,第二天就得被唾沫星子淹死,彻底身败名裂。
林七夜顺着楼梯往上走,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教室——高二(2)班。他已经在特殊学校读了一年高一,现在转学之后,算是个插班生。
从大部分影视剧作品以及小说来看,插班生一般都是冷落、孤立、悲惨的代名词,毕竟在高一的一年中,各种小团体都已经形成了,自己不主动的话,很难真正融入班级之中。林七夜很清楚,自己不是那种主动的人,就算自己高一就和他们相处,凭他那生人勿近的气质,很可能到现在也是孤零零一个人。
不过一个人也没什么不好,至少林七夜很享受这种感觉,没人打扰,静心养性,专注于学业……真要刻意让他去跟别人搞好关系,他反而不会。
站在教室的门口,林七夜深吸一口气,定下心神,迈步走入。
林七夜走进班级的瞬间,原本喧闹的声音顿时戛然而止,连空气都突然安静下来……一秒、两秒、三秒……
就在林七夜正准备说些什么的时候,班级里突然热闹起来。
“你就是林七夜同学吧?你的座位已经准备好了,在那里。”
“林七夜同学,你是不是看不见?我带你过去。”
“同学,你走慢点儿,走道上东西比较多……那个谁,快把你的书包收回去!”
“……”
还没等林七夜反应过来,已经有好几名同学走上前,小心翼翼地带着他往自己的位子走去,还有名个子高大的男生直接接过林七夜的书包,背在了自己肩上。
多人簇拥下,林七夜“平安”地来到了自己的座位。
林七夜:“……”
这怎么跟剧本不太一样?
“林七夜同学,我是这个班的班长蒋倩,有什么事情可以找我。”一个扎着马尾的女生拍着胸脯说道。
“我叫李毅飞,去吃饭的话喊我一声,我带你去。”那个帮他拿书包的男生笑道。
“还有我,我叫汪绍……”
“……”
许多人簇拥在他的身边,热情地跟他打着招呼。
一时间,林七夜竟然有些茫然。
说实话,这和他想象中差得挺多。
林七夜你们认识我?
林七夜表情有些古怪。
“班主任跟我们说过你。”班长蒋倩回答道,“不过,最让我们印象深刻的还是你姨妈。那天她拿着一筐鸡蛋,就站在这儿,一个个地给我们送,拜托我们照顾点儿你……”
林七夜的脑海中仿佛有一道惊雷炸响,整个人愣在了原地。
接下来那些同学说了些什么,他已经听不进去了,只是怔怔地看着这个教室,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那个佝偻着背的中年妇人,拎着一筐刚煮好的鸡蛋,恳切地拜托同学们的画面。
“同学们,帮帮忙,我那个外甥啊眼睛不太好,性子又冷,你们多关照一下他……”
“小姑娘,你长得真好看,我那外甥长得也可俊了,你一定会喜欢的……”
“七夜这孩子啊,就是外冷内热,只要跟他混熟了,你们一定会相处得很好的……”
“……”
不知从何时开始,黑色的缎带微微湿润起来。
“姨妈……”他喃喃自语。
就在大家叽叽喳喳聊天的时候,一位女老师夹着书本走了进来,看到坐在前排的林七夜,先是上来慰问了几句,然后向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就开始了授课。
“大家把书本翻到九十一页,今天我们来讲讲近代大夏的历史与困境……”
似乎多了个林七夜的缘故,今天这位老师省略了阅读课本的过程,直接讲解起了书本的内容。“在一百年前,地球上拥有两百多个国家,分布在七大洲、四大洋,风俗文化各不相同,即便是在那个科技并不发达的年代,我们依然能够乘坐船只前往不同的国家,感受相互之间文化的碰撞……”
“然而,在3月9日的那一天,神秘大雾突然凭空出现在南极洲,然后以惊人的速度蔓延,在短短24小时之内,吞噬了地球上接近98%的面积。”
“人类打造的高楼大厦、亘古存在的原始森林、深不见底的海洋……一切的一切都被迷雾覆盖,无数国家沦陷在迷雾中,音信全无。”
“然而,这匪夷所思的迷雾在即将侵入大夏国土的时候……停下了。”
“没有人知道原因,但它就是这么古怪地停下了。”
“百年间,无数的理论与猜想被提出。有人说这种迷雾其实是一种生物,在吞食98%的地球后,正好吃饱了,所以停在了大夏附近;有人说是因为大夏所处的位置存在特殊磁场,阻碍了雾气的蔓延;还有人说这是我大夏五千年积攒的底蕴在发挥作用,庇护这方国土……”
“这种迷雾的成分完全超出了人类的认知,无论是光线、声音、电波,还是其他探测手段,都无法穿透这种迷雾,没有人知道在这片迷雾的背后,那些在百年前就被吞没的其他国家,是否还存在……”
“据专家推测,人们在迷雾中生还的概率极低,因为这种迷雾无论是吸入肺中,还是接触到皮肤表面……都是致死的!”
“在过去的百年中,我国曾派出无数装备齐全的探测队进入迷雾,却没有一个人回来。”
“五十年前,我国第一颗卫星发射成功,由太空中传递回的图片影像来看,整个地球已经变成了灰白色,只剩下大夏一片净土。”
“现在的大夏,就像这颗星球上的孤岛,而我们……或许是这颗星球上最后的生还者。”
“因此,迷雾出现的那一天,也就是每年的3月9日,被称为‘生还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