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玄幻奇幻小说 > 诸天之乾坤决
本书标签: 玄幻奇幻 

境界殊途

诸天之乾坤决

昆仑小比之后,殷洪的名字在玉虚门下渐渐有了些分量。能与杨戬斗到平分秋色,这份实力足以让许多同辈弟子侧目。而她并未因此自满,反而更加潜心修行,将小比中暴露的不足一一弥补。

回到太华山后,赤精子对她的教导愈发用心,不仅传授了更为精深的水系法术,还将自己得意的《混元真水诀》倾囊相授。此法能引动天地间最本源的水汽,修炼至深处,可化水为冰,化冰为雾,变幻莫测。

殷洪深知筑基只是起点,不敢有丝毫懈怠。她每日除了打坐吐纳,便是钻研法术、打磨剑术,偶尔还会随赤精子下山历练,在降妖除魔中锤炼道心与实战技巧。

时光荏苒,又是五年过去。

太华山巅的积雪消了又融,洞前的青松添了数圈年轮。殷洪的修为在日复一日的苦修中稳步提升,筑基境界层层递进,不知不觉已达筑基二百层。

这一日,她正盘膝坐在云霄洞深处,运转《混元真水诀》。周身水汽氤氲,化作丝丝缕缕的白气,顺着毛孔渗入体内。丹田中的道基越发凝练,原本晶莹的气丹上,竟浮现出淡淡的水纹,每一次流转,都引动着周围天地灵气随之共振。

万能人物“嗡——”

随着一声轻颤,气丹表面的水纹忽然变得清晰,一股更为精纯的气息扩散开来。殷洪缓缓睁眼,眸中倒映着水汽流转的微光,心中了然:筑基二百层的关卡,终于破了。

这五年,她几乎将全部心神投入修行。筑基境界共分三百层,越往后每一层的突破都越发艰难,需积累海量灵气,更要不断打磨道心,稍有不慎便可能停滞不前。能在五年内从筑基初期跃至二百层,这般速度,即便是在人才济济的玉虚门,也算得上凤毛麟角。

鸿:水灵谣“师父。”殷洪起身走出洞府,见赤精子正立于崖边眺望云海,上前躬身行礼。

赤精子:不染尘赤精子回头,目光在她身上一扫,微微颔首:“筑基二百层了?不错,根基扎实,未有半分虚浮。”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只是你这性子,太过沉敛,五年间除了修行便是历练,倒少了些少年意气。”

鸿:水灵谣殷洪浅声道:“弟子不敢懈怠。封神大劫将至,唯有实力足够,方能自保,亦能护想护之人。”

她从未忘记自己的来历,更清楚未来那场席卷三界的浩劫有多残酷。殷洪的悲剧在前,她必须拼尽全力提升实力,才能挣脱命运的枷锁。

赤精子:不染尘赤精子轻叹一声,不再多言,只是递过一枚传讯玉简:“你兄长殷郊,三日前已成功凝结金丹,晋入金丹期了。”

殷洪接过玉简,神识探入,果然看到广成子发来的讯息,字里行间满是对殷郊的赞许。金丹期,那是筑基之后的又一大境界,意味着修士已能调动天地灵力凝聚金丹,举手投足间拥有移山填海之能,与筑基期不可同日而语。

心中涌上一丝复杂的情绪,有为兄长高兴的真切,也有几分难以言喻的紧迫感。她与殷郊一同拜入仙门,起点相同,可如今,兄长已踏入金丹,而自己仍在筑基二百层徘徊。

赤精子:不染尘“金丹期与筑基期,虽只一线之隔,却是天堑。”赤精子仿佛看穿了她的心思,缓缓道,“殷郊性子刚猛,修炼的广成子师兄所传《九转金丹诀》,本就以进境迅猛著称,加上他根骨中带着一股霸烈之气,凝结金丹是顺理成章之事。”

赤精子:不染尘他看向殷洪,眼中带着期许:“你与他道不同。你修的是水之柔韧,讲究厚积薄发,看似进境稍缓,实则根基更为稳固。待你筑基圆满,突破金丹时,自会明白其中妙处。”

鸿:水灵谣殷洪心中微动,躬身道:“弟子明白,多谢师父指点。”

她知道师父所言非虚。修仙之路本就因人而异,有人如烈火燎原,迅猛精进;有人如细水长流,厚积薄发。她的道,或许本该如此。

几日后,昆仑传来消息,召各峰弟子前往玉虚宫议事。殷洪随赤精子一同前往,时隔五年,再次踏上昆仑仙山,只见山中灵气比以往更为浓郁,往来弟子皆是神色肃穆,隐隐透着一股山雨欲来的紧张。

玉虚宫内,元始天尊端坐高台,十二金仙分列两侧,下方站满了各峰弟子。殷洪一眼便看到了站在广成子身后的殷郊。

五年不见,殷郊身形愈发挺拔,面容刚毅,周身散发着金丹期修士特有的威压,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沉稳气度。他也看到了殷洪,眼中闪过一丝暖意,微微颔首示意。

元始天尊:不染尘待众人到齐,元始天尊缓缓开口,声音响彻大殿:“商朝气数已尽,凤鸣西岐,姬昌仁德布于天下,此乃天命所归。然纣王执迷不悟,妲己祸乱朝纲,更有申公豹勾结截教妖孽,阻挠天命。”

元始天尊:不染尘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弟子:“封神大劫已至,尔等身为玉虚门人,当顺应天命,助周伐纣,荡清妖氛。”

殿内众弟子闻言,无不神色一凛。虽然早有预感,但亲耳听到元始天尊点明“封神大劫”,仍让人心头一震。

元始天尊:不染尘“殷郊。”元始天尊看向殷郊,“你乃殷商皇子,却能明辨是非,潜心修道,今已入金丹期,可担重任。赐你番天印、落魂钟、雌雄剑,前往西岐,辅佐姬昌,共伐纣王。”

殷郊:陌上玉殷郊上前一步,躬身领命:“弟子遵师命!定不负师门所托!”

广成子走上前,将三件法宝交予殷郊。番天印金光闪闪,落魂钟古朴凝重,雌雄剑寒气逼人,皆是威力无穷的先天灵宝。

看着兄长接过法宝,即将踏上伐纣之路,殷洪心中百感交集。她知道,按照原本的剧情,殷郊后来会被申公豹说动,叛出阐教,最终死于犁锄之下。可如今,兄长已入金丹,又得元始天尊亲赐法宝,想来道心已坚,应当不会重蹈覆辙。

元始天尊:不染尘“殷洪。”元始天尊的目光转向她,“你虽未入金丹,却也已至筑基二百层,修为稳固。且你心思缜密,行事稳妥,可随你兄长同往西岐,助他一臂之力。”

鸿:水灵谣殷洪心中一凛,连忙上前领命:“弟子遵师命!”

赤精子:不染尘赤精子走上前,将一枚玉佩和一柄折扇交予她:“此乃‘玄水佩’,可护你周身,抵御金丹期修士的攻击;这‘分水扇’,能引动江河之水,威力不凡,你且好生运用。”

鸿:水灵谣“谢师父!”殷洪接过法宝,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殷郊:陌上玉议事结束后,弟子们陆续散去。殷郊走到殷洪身边,笑道:“阿洪,没想到我们兄弟二人,竟能一同前往西岐,共襄盛举。”

鸿:水灵谣“能与兄长并肩,是阿洪的荣幸。”殷洪看着他,认真道,“西岐之行凶险,兄长切记坚守道心,莫要为外物所惑。”

殷郊:陌上玉殷郊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郑重点头:“我明白你的意思。纣王虽是我父,却无道失德,残害忠良,我早已与他恩断义绝。此番前往西岐,只为顺应天命,解救天下苍生,绝无二心。”

鸿:水灵谣见他心意已决,殷洪放下心来,微微一笑:“如此,便好。”

三日后,殷郊与殷洪辞别师门,一同前往西岐。

一路晓行夜宿,两人皆是修士,脚程极快,不日便抵达西岐境内。与朝歌的奢靡混乱不同,西岐境内一片祥和,百姓安居乐业,路不拾遗,可见姬昌治理之功。

万能人物抵达西岐城时,姬昌早已率领文武百官在城门外等候。姬昌虽已年迈,却精神矍铄,目光温和而深邃,见到殷郊与殷洪,连忙上前见礼:“久闻二位殿下乃玉虚高徒,今日得见,实乃西岐之幸。”

殷郊:陌上玉殷郊拱手还礼:“姬伯客气了。我二人奉元始天尊之命而来,辅佐姬伯,共伐无道,还请姬伯不必多礼。”

姬昌连忙邀请二人入城,设宴款待。席间,西岐的文臣武将纷纷上前拜见,其中有一人身材魁梧,面如重枣,手持青龙偃月刀,正是日后的武财神关羽。他虽未成仙,却已有一身强悍武艺,见到殷郊与殷洪身上的灵力波动,眼中满是敬佩。

宴席过后,姬昌将二人请到书房,商议伐纣之事。殷郊提出数条良策,皆是切中要害,显露出不凡的见识,显然在昆仑时不仅修行了法术,也学习了兵法谋略。

殷洪则在一旁静静聆听,偶尔补充一二,多是关于防范截教妖孽暗中作梗的建议。她熟知封神剧情,知道截教会多次派弟子相助纣王,这些都是西岐最大的隐患。

万能人物姬昌越听越是欣喜,对二人赞不绝口:“有二位殿下相助,何愁纣王不灭,大业不成!”

夜色渐深,殷洪回到客房,盘膝坐下,运转功法。窗外月光皎洁,洒在她身上,仿佛镀上了一层银霜。

她能感觉到,西岐城内的气运鼎盛,与朝歌的衰败形成鲜明对比。这里,将是未来伐纣的主战场,也是她改变命运的关键之地。

兄长已入金丹,前路光明;而自己虽仍在筑基二百层,却也未曾停下脚步。她相信,只要坚守道心,稳步前行,终有一日,能追上兄长的脚步,甚至超越过去,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封神大劫中,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窗外,风拂过树梢,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预示着一场即将来临的风暴。殷洪缓缓闭上双眼,继续沉浸在修行之中,积蓄着迎接未来挑战的力量。

上一章 筑基初成 诸天之乾坤决最新章节 下一章 初成金丹,兄长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