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的清晨,天空飘着细密的秋雨,淅淅沥沥地打在窗玻璃上,晕开一片朦胧的水痕。宋亚轩站在玄关换鞋,看着门外湿漉漉的地面,有点发愁——他的伞昨天被妈妈拿去用了,现在家里只剩下一把超大的黑伞,比他的人还要高半头。
“亚轩,要不妈妈送你去学校?”宋妈妈从厨房探出头,手里还拿着锅铲。
“不用啦妈妈,我自己走过去就行,不远的。”宋亚轩扛起那把大黑伞,“再说下雨堵车,走路说不定还快些。”
他背上书包,撑开伞走进雨里。秋雨带着凉意,打在伞面上发出沙沙的声响,路上的行人都缩着脖子快步走着,校服的身影三三两两地穿梭在雨幕里。
走到巷口时,一辆熟悉的银灰色SUV忽然停在路边,车窗降下,露出严浩翔带着笑意的脸:“上车,这么大的雨还走路?”
宋亚轩愣了一下,赶紧拉开车门坐进副驾,伞上的水珠滴落在脚垫上,晕开一小片湿痕。“你怎么在这里?”
“刚好路过,看到一个举着大黑伞的小不点,就知道是你。”严浩翔递过来一条干净的毛巾,“擦擦吧,头发都湿了。”
宋亚轩接过毛巾擦了擦额前的碎发,才发现后座还坐着人——丁程鑫正靠在椅背上看手机,听到动静抬起头,笑着往他手里塞了个热乎乎的肉包:“刚买的,还热乎呢,赶紧吃。”
“谢谢丁哥。”宋亚轩咬了一大口,肉汁的香气在嘴里散开,暖得胃里都舒服起来。
车子快到学校时,宋亚轩看到校门口的屋檐下站着几个人,张真源正踮着脚往路口望,马嘉祺撑着一把格子伞,贺峻霖和敖子逸挤在一把伞下说笑,刘耀文则独自站在一边,手里攥着一把折叠伞,眼神直勾勾地盯着来车的方向。
“他们怎么都在这儿?”宋亚轩有点惊讶。
“约好一起等你啊。”严浩翔把车停稳,“昨天群里说你今天可能走路来,大家就想着在这儿等你一起进教室。”
宋亚轩心里一暖,推开车门刚要下车,刘耀文已经快步跑了过来,把手里的折叠伞撑开递给他:“用这个吧,你的伞太大了,不好带。”
那是一把浅蓝色的折叠伞,伞面上印着小小的云朵图案,看起来很新。宋亚轩看着自己手里的大黑伞,又看了看刘耀文递过来的伞,点了点头:“谢谢你,耀文。”
“不客气。”刘耀文接过他手里的大黑伞,顺手塞进了自己的储物柜——他的储物柜就在宋亚轩旁边,是上周特意跟同学换的。
一行人走进教学楼,伞上的水珠滴在地面上,晕开一串小小的水痕。张真源从书包里掏出一包暖宝宝,塞给宋亚轩:“贴在衣服里,下雨天真冷。”
“我这里也有。”马嘉祺拿出一个粉色的暖手宝,已经充好电了,“这个可以揣在口袋里。”
宋亚轩手里被塞进好几个暖宝宝,怀里还抱着马嘉祺给的暖手宝,整个人都被暖意包裹着,连带着雨天的阴郁都消散了大半。
早读课的时候,雨还没有停。宋亚轩读着英语课文,忽然觉得有点冷,下意识地往手心里哈了口气。坐在前面的贺峻霖像是背后长了眼睛,忽然转过身,往他手里塞了一颗水果糖:“含着这个,甜甜的,就不冷了。”
是草莓味的,和昨天张真源给的草莓干一个味道。宋亚轩剥开糖纸放进嘴里,甜味在舌尖散开,心里也跟着甜丝丝的。
第一节课下课,宋亚轩想去洗手间,刚站起来就被敖子逸叫住:“走廊积水多,穿这个。”他递过来一双蓝色的雨鞋套,上面还印着卡通小熊的图案,“我妹的,全新的,不嫌弃吧?”
“不嫌弃,谢谢逸哥。”宋亚轩看着那双可爱的鞋套,忍不住笑了。
等他从洗手间回来,发现自己的座位旁边多了一个小小的烤火炉——是那种可以放在桌面的迷你款,插着电,正散发着暖暖的热气。张真源凑过来小声说:“我妈给我备的,说是天冷了写作业手不僵,给你用。”
宋亚轩看着那个烤火炉,又看了看周围几个假装在忙自己的事,却时不时用余光瞥过来的少年,眼眶忽然有点发热。他轻声说了句“谢谢大家”,声音里带着点不易察觉的哽咽。
马嘉祺推了推眼镜,状似无意地翻开书:“快烤烤手吧,一会儿上课要写笔记。”
严浩翔靠在椅背上,把玩着手里的笔:“下午好像还要下雨,放学我送你回家。”
“我也可以送!”刘耀文立刻接话,语气带着点急。
“你们俩别争了,”丁程鑫从走廊走过,正好听到他们的话,笑着敲了敲刘耀文的桌子,“下午我和亚轩顺路,我送他就行。”
宋亚轩看着他们为了谁送自己回家而小声争执,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软软的,暖暖的。他忽然想起以前在老家上学时,下雨天总是自己一个人撑着伞走回家,雨水打湿裤脚,冷得直哆嗦。而现在,有这么多人围着他,担心他冷,担心他淋雨,这种被人放在心尖上的感觉,是他从未体验过的。
中午吃饭的时候,雨下得更大了,食堂里挤满了人。宋亚轩刚打好饭,就被张真源拉着往角落走:“这边有位置,我们占好啦。”
角落的桌子旁已经坐了六个人,中间特意留了一个空位给宋亚轩。马嘉祺把自己碗里的青菜夹给他:“多吃点绿叶菜,补充维生素。”
刘耀文默默把自己碗里的鸡腿放在他盘子里,动作快得像做贼,放下就赶紧低下头扒饭,耳根却红得厉害。
贺峻霖一边吃一边讲笑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宋亚轩笑得肩膀都在抖,严浩翔递过来一张纸巾:“慢点笑,别呛着。”
丁程鑫和敖子逸坐在对面,一个帮他剥虾,一个给他盛汤,默契得像排练过无数次。
窗外的雨还在下,食堂里人声鼎沸,宋亚轩看着眼前这几个热气腾腾的少年,忽然觉得,这场秋雨好像也没那么讨厌了。因为有他们在,连冰冷的雨天都变得温暖起来。
下午最后一节是体育课,因为下雨改成了室内自习。体育老师是个和蔼的中年男人,让大家自己在教室里看书或者写作业。宋亚轩拿出数学练习册,对着一道函数题皱起了眉头。
马嘉祺注意到他的困扰,凑过来看了一眼:“这道题?我给你讲讲。”他拿起笔,在草稿纸上画出函数图像,“你看,这里可以用换元法,把x²换成t,这样就简单多了……”
他的声音很轻,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宋亚轩听得很认真,偶尔抬头,就能看到马嘉祺专注的侧脸,金丝边眼镜后的眼睛亮得像藏着星星。
讲完题,马嘉祺忽然说:“周末的数学小测,有几道题和这个类似,我整理了点错题集,回头借你看看。”
“真的吗?太好了,谢谢马哥!”宋亚轩眼睛一亮,他最近正对数学头疼呢。
坐在另一边的贺峻霖听到了,凑过来说:“我这里有英语的高频单词表,是我姐整理的,去年她高考英语140+呢,也借你看看?”
“我有物理的实验题汇编。”刘耀文也跟着说,从书包里掏出一本厚厚的练习册。
“化学的知识点总结要不?”张真源举起手。
“生物的思维导图我画了一套,超全!”严浩翔笑着说。
丁程鑫和敖子逸虽然是高二,但也七嘴八舌地给宋亚轩提建议:“高一的知识点不难,跟着老师走,有不懂的随时问我们,别攒着。”“下次考试要是进步了,我们请你吃大餐!”
宋亚轩看着围在自己身边的七个人,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真诚的笑意,心里忽然充满了力量。他以前总觉得转学过来会跟不上进度,心里一直很忐忑,现在却觉得,有他们在,好像再难的题也能攻克,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放学铃声响起时,雨终于小了些。宋亚轩收拾好书包,丁程鑫已经站在教室门口等他了:“走吧,我送你回家。”
“丁哥,你的伞呢?”宋亚轩看到他手里只拿着一个单肩包。
“早就备好了。”丁程鑫笑着从包里掏出一把伞,撑开——是一把超大的双人伞,足够两个人并排走还有富余空间。
两人走进雨里,伞下的空间格外安静,只能听到雨滴打在伞面上的声音。丁程鑫把伞往宋亚轩这边倾斜了大半,自己的肩膀都露在外面,被雨水打湿了一片。
“丁哥,你伞往那边挪挪,你都淋湿了。”宋亚轩往旁边靠了靠,想把伞推过去。
“没事,我火力壮。”丁程鑫笑着按住他的手,“你刚转学过来,可不能感冒了。对了,你以前在老家上学,是不是也经常下雨?”
“嗯,夏天雨水特别多。”宋亚轩点点头,“不过那时候都是自己一个人走,有时候雨太大,书包都能湿透。”
“以后有我们呢。”丁程鑫的声音很温柔,像雨后天晴的阳光,“不管下雨还是晴天,上学放学,我们都陪你一起。”
宋亚轩愣了一下,抬起头,看到丁程鑫正看着他,眼里的笑意像揉碎了的星光,温暖而明亮。他忽然觉得鼻子有点酸,低下头,轻轻“嗯”了一声。
快到家门口时,宋亚轩看到巷口的屋檐下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是刘耀文。他手里撑着那把大黑伞,脚边放着一个塑料袋,看到他们过来,立刻快步迎了上来。
“耀文?你怎么在这里?”宋亚轩有点惊讶。
“给你送这个。”刘耀文把塑料袋递过来,里面是一双崭新的运动鞋,“看你今天穿的鞋好像有点旧了,这个……我妈买错尺码了,你穿应该刚好。”
宋亚轩看着那双鞋,是他上次在商场里多看了两眼的款式,当时觉得有点贵,没舍得买。他没想到刘耀文居然记住了。
“这太贵重了,我不能要。”宋亚轩把袋子推回去。
“拿着吧,放我这儿也是浪费。”刘耀文硬把袋子塞到他手里,又指了指自己的肩膀,“你看,我也淋湿了,就不进去坐了,我先走了。”说完,他转身就跑进了雨里,大黑伞在雨幕里晃了晃,很快就不见了踪影。
宋亚轩站在原地,手里捧着那双还带着余温的运动鞋,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又暖又胀。丁程鑫拍了拍他的肩膀:“这小子,就是嘴笨,心倒是细。收下吧,不然他该睡不着觉了。”
回到家,宋亚轩把运动鞋放在鞋架上,看着那双印着云朵图案的折叠伞,还有口袋里没来得及贴的暖宝宝,忽然觉得这个下雨的周一,是他过得最温暖的一天。
他拿出手机,在微信群里发了一句:“今天谢谢大家,我很开心。”
很快就收到了回复。
张真源:“跟我们客气啥,以后每天都让你开开心心的!”
贺峻霖:“明天天气好像转晴了,要不要一起去操场晒太阳?”
严浩翔:“我妈做了饼干,明天带给你尝尝。”
马嘉祺:“错题集我整理好了,明天给你。”
刘耀文:“……鞋合脚吗?”
丁程鑫:“早点休息,明天见。”
敖子逸:“+1,明天见。”
宋亚轩看着屏幕上的消息,忍不住笑了起来。窗外的雨不知什么时候停了,月亮从云层里钻出来,洒下一片清辉。他走到窗边,看着楼下湿漉漉的地面映着月光,心里忽然充满了期待。
他开始期待明天的太阳,期待明天的课堂,期待明天见到那七个少年。因为他知道,无论晴天还是雨天,他们都会像今天这样,用各自的方式,把他护在怀里,给他最温暖的依靠。
而这份在秋雨中滋生的暖意,将会像藤蔓一样,悄悄缠绕住他们每个人的心脏,在未来的日子里,开出最温柔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