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安东尼奥那个沉闷夜晚的关键后仰跳投,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远比叶凌云预想的要广阔和持久。
比赛结束后,关于他这次进球的各个角度慢放视频,迅速在网络上病毒式传播。他那流畅(尽管在行家眼中仍显青涩)的起跳、标准的后仰姿态、以及面对防守时那份与年龄不符的冷静,都被无限放大。
起初,只是一些球迷在论坛和社交媒体上惊叹:
“这个后仰!我看到了科比的影子!”
“叶凌云是不是偷偷拜师科比了?”
“这动作,这味道,太像了!”
很快,这种讨论引起了更广泛媒体的注意。一些资深篮球记者和评论员在专栏和节目中,开始正式将叶凌云与科比·布莱恩特联系起来。
ESPN的资深评论员在一档节目中提到:“我们都知道叶的故事,从落选秀到新秀赛MVP,他的进步有目共睹。但最近,他的比赛中开始出现一些新的东西——一种在关键时刻依靠个人能力解决问题的倾向,尤其是那一手初具规模的后仰跳投。这让我们不禁想起另一位伟大的得分手,一位同样以关键时刻冷血和后仰跳投闻名于世的传奇——科比·布莱恩特。”
另一位评论员则补充道:“不仅仅是技术动作,你们注意到他进球后的眼神了吗?那种平静,那种‘本该如此’的自信,确实有几分曼巴精神的味道。当然,他现在还远远无法与科比相提并论,但这条学习、模仿并试图传承的道路,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
“黑曼巴门徒”(The Black Mamba Disciple)。
不知从何时起,这个称号开始出现在网络文章和球迷讨论中,并迅速流传开来,甚至被一些非正式的体育媒体报道所引用。
这个称号带着几分敬意,几分期许,也带着几分将他与传奇捆绑在一起的压力。
叶凌云第一次看到这个称呼时,正在餐厅吃早餐。他差点被嘴里的牛奶呛到。黑曼巴门徒?这顶帽子太大了,太重了。
他立刻想起了兑换技能包时涌入脑海的那些属于科比的训练记忆和信念碎片,那确实给了他巨大的影响。但他从未想过,自己会被直接冠以“门徒”的称号。他深知自己与那位传奇之间隔着怎样不可逾越的鸿沟。
“别被这个称号困住了,叶。”午餐时,球队的老将,更衣室领袖马克西·克勒贝尔坐到了他身边,低声说道,“媒体和球迷喜欢制造话题,喜欢寻找下一个‘谁’。把它当作一种鼓励,但别把它当成你必须成为的目标。做你自己,打出你自己的篮球。”
基德教练也在一次训练后找他谈话:“叶,绰号是外界给的,实力是自己练的。科比之所以是科比,是因为他二十年如一日的疯狂训练和永不言弃的精神。如果你想对得起这个称号,或者哪怕只是不想被它压垮,你知道该怎么做。”
叶凌云重重地点了点头。他明白,这个称号是一把双刃剑。它能带来巨大的关注度和球迷基础(尤其是庞大的科比球迷群体开始对他投以关注),但也意味着他今后的每一次后仰跳投,每一次关键球处理,都会被放在“曼巴传人”的放大镜下审视。投进了,是应该的;投丢了,便可能招致“玷污曼巴精神”的嘲讽。
压力,无形中更大了。
而与此同时,对手对他的防守策略,也因为这个新出现的“武器”和随之而来的名声,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在接下来对阵犹他爵士队的比赛中,叶凌云清晰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爵士队以其强悍的防守和身体对抗著称。他们对叶凌云的防守,不再是简单的跟防和干扰,而是充满了极强的针对性。
当叶凌云在侧翼或低位试图接球时,防守人会用更凶狠的绕前和身体接触,不让他舒服地拿到球。即使他接到球,对方也不会轻易吃他的假动作,而是死死贴住他的下盘,不给他轻松起跳后仰的空间。一旦他强行转身,立刻会有协防球员从弱侧过来包夹,重点照顾他的投篮手。
整个上半场,叶凌云几乎没有任何像样的后仰跳投机会。他几次尝试,都在激烈的身体对抗下动作变形,投出的球离谱偏出。对方甚至故意放他一步,诱使他突破,然后在内线布下重兵,等他进来“受死”。
叶凌云打得异常憋屈。他感觉自己像是陷入了一张无形的网,越是挣扎,束缚得越紧。
“看到了吗?这就是成名后的代价。”中场休息时,基德指着战术板对叶凌云说,“你现在有了‘招牌动作’,对手就会千方百计地不让你用出来。他们研究你的录像,分析你的习惯。你需要变得更聪明,更全面。”
“你不能只依赖后仰跳投。当对手封死你的投篮时,你要学会用突破分球来惩罚他们;当对手包夹你时,你要能及时找到空位的队友。你的武器库,不能只有一件核武器,还需要有常规的步枪、手枪甚至匕首。”
叶凌云喘着粗气,汗水不断滴落。他听懂了教练的话。【球场空间感知】技能让他能“看到”机会,但如何利用这些机会,需要更多的武器和更聪明的头脑。
下半场,叶凌云开始调整。他不再执着于非要完成后仰跳投。当对方贴防阻止他投篮时,他利用速度强行突破;当对方协防过来时,他果断分球给外线空位的队友。
一次进攻中,他在低位接到球,爵士队立刻有两人包夹过来。叶凌云没有强投,而是用一个逼真的投篮假动作点起一人,然后迅速将球分给底角被完全放空的克勒贝尔,后者手起刀落,命中三分!
这个进球,让爵士队的防守有所收敛。
随后,叶凌云又抓住一次转换进攻的机会,快速推进中不等对方防守落位,直接急停中投命中,展示了他除了后仰之外的其他得分手段。
尽管全场比赛,叶凌云的后仰跳投只命中了1个,但他通过突破、分球和中投,依然拿到了18分和6次助攻,帮助球队艰难地战胜了爵士。
赛后,更衣室里,叶凌云一边冰敷着酸痛的身体,一边反思着这场比赛。
“黑曼巴门徒”的称号,让他获得了关注,也引来了更凶狠的围剿。
他意识到,仅仅学会一项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如何在高压防守下运用这项技术,如何利用这项技术为队友创造机会,如何让这项技术融入自己的整体打法,而不是成为唯一的依赖,这才是真正的考验。
他打开系统界面,看着那依旧可怜的50点积分,以及自己各项仍需提升的属性。
力量:61 (仍需加强,以应对更凶狠的贴身)
速度:72(是他的优势,需要保持和利用)
控球:65(需要提升,以在包夹中更好地护球和出球)
传球:68(需继续提升视野和手法)
通往强大的道路,没有捷径。无论是应对“曼巴门徒”的盛名,还是破解对手日益针对的防守,他都需要更全面的提升,更坚韧的神经,以及更智慧的头脑。
这个称号,既是桂冠,也是荆棘。
而他,必须学会戴着这顶带刺的桂冠,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