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赛·双剑合璧
舞台的灯光变得更加炽白,将紧张感无限放大。复赛的抢答环节规则残酷——答对加分,答错则倒扣分,不仅考验知识,更考验胆识与绝对的信任。
“海棠五子”相互看了一眼,彼此点了点头。苏瑾辰和裴若溪站在答题器前,如同蓄势待发的双箭头。徐依依和宋云舒紧挨在他们身后,眼神锐利地扫描着可能出现的任何题目细节。程修远则站在稍侧后方,双拳微握,像个随时准备为攻城锤呐喊助威的力士。
第一题,如同一支冷箭,骤然射出:
“请问,‘旗亭画壁’的典故与哪三位唐代诗人有关?”
题目一出,台下不少观众露出茫然的神色,就连对手队伍也出现了短暂的骚动,显然在急速回忆。就在这电光火石之间——
“嘀——!”
一声清脆果断的按键声响起,是裴若溪!她的手指仿佛早已与答题器融为一体,在大脑判断出答案的瞬间,手指便已完成了动作。
全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她身上。
她甚至没有回头看队友,目光直视主持人,声音清晰而平稳,没有丝毫犹豫:
“王之涣、高适、王昌龄。”
“回答正确!加十分!”
“耶!”身后的程修远几乎要从原地跳起来,用力挥了一下拳头。徐依依和宋云舒也同时松了口气,相视一笑。苏瑾辰则微微侧头,给了裴若溪一个“干得漂亮”的赞赏眼神。
攻势继续。主持人的声音再次响起: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出自哪位词人之手?”
这道题带着宋词的婉约气息,似乎更偏向细腻的风格。然而,几乎就在主持人念出“绿了芭蕉”四个字的同时——
“嘀——!”
又一个迅捷无比的按键声!这一次,是苏瑾辰!
他的动作与裴若溪如出一辙的干脆利落,仿佛两人共用同一个神经反射系统。
“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苏瑾辰的回答同样笃定,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沉稳。
“完全正确!再加十分!”
掌声再次响起,这一次带着更多的惊叹。
至此,场上节奏已被“海棠五子”彻底掌控。
苏瑾辰和裴若溪,宛如一对配合无间的双剑。她出击时,他便是最稳固的后盾,凝神准备下一轮;他应答时,她便是最敏锐的协作者,快速思考着可能的后续题目。他们甚至不需要语言交流,仅仅是一个眼神的交换,一次呼吸的同步,便能感知到彼此的节奏。
程修远在一旁,看得摩拳擦掌,热血沸腾。他不敢出声打扰,只能用力地挥舞着手臂,用夸张的嘴型无声地喊着“加油!”,将全身的力气都化作了无声的支持。
而徐依依和宋云舒,则像两位最忠诚的哨兵。徐依依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屏幕,嘴唇微动,似乎在快速默念可能出现的知识点;宋云舒则双手紧紧交握在胸前,小脸绷得紧紧的,每一次主持人念题,她都仿佛在用全身的力气倾听,随时准备从自己的知识库里找出线索,补充给前方的“主攻手”。
他们五人,在这一刻仿佛形成了一个奇妙的生命体——苏瑾辰和裴若溪是大脑与利齿,徐依依和宋云舒是敏锐的眼睛和耳朵,而程修远,则是那颗强劲有力的心脏,为整个团队泵送着激情与力量。
题目一道道抛出,历史的、文学的、典故的……“海棠五子”的抢答器一次次清脆响起,答案一次次准确无误。他们并非每题都抢,但一旦出手,便势在必得。分数牌上的数字稳步攀升,将对手远远甩在身后。
当最后一题答毕,宣告他们以绝对优势晋级决赛的铃声响起时,五个人几乎同时长舒了一口气。程修远第一个忍不住,冲上来一把抱住了苏瑾辰和裴若溪,徐依依和宋云舒也笑着拥了上来。
五个身影在舞台上紧紧相拥。
他们不仅仅是一支队伍,他们是并肩作战的伙伴,是彼此最坚实的依靠。这场胜利,属于他们每一个人。决赛的大门,已在他们面前,轰然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