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的秋天,东阳市第一实验小学一年级三班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新生。当其他孩子还在为拼音和加减法绞尽脑汁时,叶凌云——这个眉眼如画、安静得过分的小男孩——正用铅笔在草稿纸背面,进行着“凌云汽车”下一阶段全球战略的演算。
课间十分钟的喧嚣与他无关,他的思绪正聚焦于账面上庞大的现金流水。一个足以让任何传统车企瞠目的计划,已在他脑中成型:他要以两次极致的、面向金字塔尖的产品,作为“凌云汽车”登陆资本市场的献礼。
“所有现金,启动‘凌云-九天’项目。”指令在加密网络中传递。“成本5000万,定价8000万,全球限量20台。”
这一次,他整合了旗下所有尖端资源:立讯精密为其专门开发了全车智能感应系统;借鉴了特斯拉在电控领域的前沿技术;甚至动用了在上汽集团供应链中接触到的特殊材料渠道。每一台“凌云-九天”,都是一件融合了东西方顶尖制造工艺的工业艺术品。
结果毫无悬念。当这款搭载了V12混合动力、百公里加速仅需2.8秒的东方超跑在迪拜车展亮相时,全球顶级富豪圈为之震动。20台名额,在发布会结束后一小时内被抢订一空。销售额瞬间入账16亿元人民币。
资金的洪流尚未停歇,叶凌云的第二道指令已然下达:“启动‘凌云-洪荒’项目。成本8000万,定价1.2亿,全球限量10台。”
这已非单纯的汽车,而是移动的科技图腾。它采用了源自航空航天领域的材料科技,内饰镶嵌着顶级的东方非遗工艺部件,并承诺车主享有“凌云系”旗下所有商业生态的终身黑金服务权益。10台“凌云-洪荒”,如同投入奢华深水区的巨石,未正式发布即告售罄,再为叶凌云带来12亿元的进账。
短短数月内,凭借两款限量超跑,叶凌云不仅清空了库存,更狂揽28亿元的巨额利润,一举登顶全球最赚钱的超跑制造商之一。
资本市场的嗅觉最为敏锐。当“凌云汽车集团”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的消息传出,全球投行为之疯狂。路演现场,座无虚席。投资者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家汽车制造商,更是一个横跨超跑制造、尖端零部件、线下配送网络并深度渗透国有汽车资本的庞大商业生态的雏形。其展现出的惊人盈利能力与独一无二的品牌叙事,赋予了其无限的想象空间。
上市当天,“凌云汽车”(股票代码:0999.HK)开盘即暴涨。当日收盘,市值定格在了一个令人眩晕的数字:****1850亿元人民币** **。
教室内,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叶凌云面前的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上。讲台上,老师正在讲解“a、o、e”的发音。同桌的小女孩碰了碰他,小声问:“叶凌云,你在画什么呀?”
叶凌云低下头,看着自己课本空白处,那个无意间画出的、酷似港股代码“0999”的图案,轻轻合上了课本,对同桌露出了一个属于七岁孩子的、干净而略带腼腆的笑容:“没什么,随便画画。”
无人知晓,这个刚刚成为一家市值1850亿元的汽车集团绝对控股股东的一年级新生,他的超跑帝国,已然在资本的聚光灯下,完成了震撼世界的初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