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理在一旁刷着手机,突然小声惊呼:“欧尼,你看!‘守护最好的南溪’这个话题又上韩国趋势了!是因为有粉丝整理了你在《浪姐》里被‘排挤’的镜头合集…”
南溪眼皮都没抬,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
助理继续念着评论:“‘我们溪儿就是太善良了,总是被欺负’、‘看她一个人坐在角落好心疼’、‘那些中国姐姐能不能对我们溪儿好点’…”
南溪的嘴角,在阴影中,几不可查地向上弯了一下。看,无论在哪里,人们总是更容易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
---
不久后,《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三季第一期正式录制。
南溪作为上一季的“神话”,这一季被节目组以“特邀学姐”的身份请回,旨在制造话题和传承精神。
她穿着一条藕粉色的纱裙,妆容精致而淡雅,出现在录制大厅时,仿佛自带柔光滤镜。新一季的姐姐们纷纷投来或好奇、或欣赏、或带着审视的目光。
“啊!是南溪!” “天呐,她比电视上还要好看!” “看起来好小好软,好想保护她。”
南溪微微鞠躬,用带着口音但足够清晰的中文向大家问好:“各位姐姐好,我是南溪。请多多关照。”
她表现得有些紧张,双手乖巧地交叠在身前,眼神像小鹿一样纯净又带着些许不安,瞬间击中了在场不少姐姐的母性本能。
初舞台测评,节目组别出心裁,让“学姐”南溪和几位这一季备受关注的外国姐姐(一位日本歌手,一位泰国演员)一组,表演一个融合舞台。
排练时,语言障碍再次成为“问题”。南溪似乎总是慢半拍,在理解编舞老师的指令时,她睁着那双无辜的大眼睛,努力倾听,却还是频频出错。
同组的日本姐姐敬业认真,有时会因为着急而语气稍显严肃。南溪便会立刻停下动作,像受惊般缩一下肩膀,然后用带着哭腔的软糯中文道歉:“对不起…我…我又做错了…”
日本姐姐见状,反而有些无措,连忙放缓语气安慰她。
休息间隙,南溪独自走到练习室的角落,抱着膝盖坐下,将脸埋在臂弯里,肩膀微微耸动。跟拍摄像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幕。
后期剪辑时,这里必然会配上悲伤的BGM和“独自承受压力的南溪”、“语言不通的困境”、“令人心疼的坚强”之类的花字。
没有人看到,在她埋下头的瞬间,那被手臂遮挡的脸上,没有任何泪痕,只有一片绝对的平静,甚至…带着一丝计算好的冷漠。
她知道镜头在哪里,也知道怎样的姿态最能引发共情。
第一期的预告片花里,重点突出了南溪蜷缩在角落的“脆弱”身影,以及日本姐姐略显急切的指导画面。中韩网络再次掀起讨论热潮。
韩国网民:“就知道!他们又在欺负我们溪儿!” 中国粉丝:“抱抱溪宝!节目组干嘛总让她受委屈!” 部分清醒路人:“呃…我怎么觉得有点怪怪的?就她一个人可怜,别人都是恶人?”
但这些微弱的声音,迅速被庞大的“护溪大军”淹没了。
南溪关掉手机,看着镜子里那个眼圈微红、我见犹怜的女孩,轻轻用手指抹去眼角那点刻意营造的湿意。
游戏,才刚刚开始。而这一次,她不再是那个只能被动承受伤害的十五岁少女。她清楚地知道,如何利用自己的“纯净”与“脆弱”,在这名为娱乐圈的浪潮中,为自己劈风斩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