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辈子,我是个扎在拼多多里的小商家。每天天不亮就爬起来选品、上架,对着后台数据熬到后半夜是家常便饭,打包发货时手被胶带划出血也顾不上贴创可贴。就盼着多卖几单,能让家里日子松快些。
可干了一个月,账单拉出来的那一刻,我眼前一黑——不仅一分没赚,反倒亏了十几万。平台活动逼着压价,用户薅起羊毛来更是不留余地,优惠券叠了又叠,退货理由千奇百怪,光运费险和破损赔偿就填进去不少。看着后台不断跳动的亏损数字,像一把把钝刀子割着我的心。我对着空荡荡的仓库发呆,想起借遍亲戚朋友凑的启动资金,想起老婆孩子期盼的眼神,只觉得天塌了。
最后那根稻草,是堆积如山的滞销货和催债的电话。我站在天台边缘,风刮得脸生疼,满脑子都是“我怎么就这么没用”。纵身一跃的瞬间,只剩下无尽的悔恨。
没想到眼睛一睁,我竟回到了刚开店铺的那天。还没等我从震惊中回过神,脑海里突然响起机械音:【薅羊毛系统绑定成功,每有一人薅取福利,宿主即可获得积分,积分可兑换现金、流量扶持、防坑道具等】
看着熟悉的后台界面,我攥紧了拳头。上辈子被薅到破产的噩梦,这辈子要变成逆袭的阶梯。那些等着占便宜的用户?来吧,你们薅得越欢,我赚得越多。这一次,我要让所有亏欠我的,加倍奉还!
我还记得那天晚上,仓库的灯坏了一半,只剩角落里一盏节能灯忽明忽暗。我蹲在成箱的退货中间,手里攥着刚打出来的账单,指节都捏白了。屏幕上的数字刺得人眼睛疼——一个月,我上架了三百多款货,从晨光熹微忙到深夜繁星,光是打包用的胶带就用空了二十多卷,可最后算下来,除去进货成本、快递费、平台抽成,再扣掉那些因为“尺寸不符”“颜色不对”的无理由退货,账本上那个鲜红的“-127356”像一道血痕,刻得我喘不过气。
最开始是为了赶平台的“新商家扶持计划”,我咬牙进了一大批季节性的薄外套,想着秋天来临前能冲一波销量。为了压价抢流量,我设置了“满30减20”的券,还得承担包邮。哪想到刚上架三天,隔壁店铺直接挂出“9.9元一件还送运费险”,我的单量瞬间腰斩。那些已经发出去的货,开始陆陆续续被退回,理由千奇百怪:“老公说不好看”“孩子不喜欢”“感觉有点薄”……每一笔退货,我都得倒贴来回运费,一件衣服的利润还不够填快递坑的。
有天凌晨三点,我盯着后台一个新订单,地址是偏远山区,光运费就得28块,可他买的只是一个9.9元的手机支架,还叠加了5元无门槛券。我盯着那个订单看了半小时,手指悬在“发货”按钮上,迟迟按不下去。发,这单亏定了;不发,平台要罚钱,还影响店铺权重。最后咬着牙点了发货,看着打印机吐出快递单,我突然就蹲在地上,没出息地哭了。
仓库里堆着的那些没卖出去的货,有的已经过了季节,有的因为包装破损只能当残次品处理。我摸着那些印着“厂家直销”“亏本冲量”的箱子,突然就明白了,我这哪是在做生意,分明是在用自己的积蓄,给平台和薅羊毛的人当垫脚石。那天晚上,我把所有商品都下了架,锁上仓库门的时候,秋风吹得卷帘门哐哐响,像极了我心里那片轰然倒塌的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