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有一次,曼妙妙又在信息里,看似无意地提起过去班里的一些事,话语中依然带着那种若有若无的刺探和比较的意味。
黎遥看着屏幕,忽然感到一种极致的厌倦。
她不再纠结于分辨对方的意图,也不再为自己辩解。
而是平静地回复了一句:
“再说那些过去的事情,已经没有意义了。”
这句话像一道清晰的边界,干脆利落。
它没有指责,没有愤怒,只是宣告了终结——
我对你的世界,以及你试图带入我世界的那些东西,不再感兴趣,也拒绝参与。
信息发出去后,那边沉默了许久,最终没有回复。
而从那一刻起,曼妙妙也真的,再也没有找过黎遥。
……
……
那场激烈的冲突之后,时间看似在向前流淌,但对于黎遥而言,有一部分自己永远被困在了那个被俞瑰删除好友的夜晚。
在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悔恨和遗憾是她深夜最熟悉的伴侣。
她经常会毫无征兆地哭起来,可能是因为听到一首曾经和俞瑰一起听过的歌,可能是因为在夜深时披着床单当公主时发现,最好的朋友不见了。
最折磨她的,是那些逼真的梦境。
在梦里,俞瑰总是带着她记忆中那般温柔的笑容,轻轻对她说:“遥遥,我原谅你了。”
她们仿佛回到了最初,分享着漫画和零食,规划着那个未曾实现的未来。
梦里的快乐那么真实,以至于醒来时,感受到那种从云端跌回冰冷现实的落差,会让黎遥心脏紧缩,泪水瞬间浸湿枕头。
那种得而复失的痛楚,在无数个清晨反复上演,提醒着她自己曾失去了多么珍贵的东西。这份带着痛苦的遗憾,像一根柔软的刺,长久的埋在心里。
也许,这就是上天赋予黎遥的惩罚吧。
……
……
黎遥后来确实明白了,俞瑰并非她最初想象中那般毫无瑕疵的“白月光”。
那句清醒状态下脱口而出的“看我会不会短寿”,像一根微小的探针,早已提前刺破了完美无瑕的幻象。
她清楚地知道,俞瑰也是一个有着普通喜怒,会有下意识反应,甚至可能也会在背后稍有议论的,活生生的青春期女孩。
这份认知,是黎遥在痛苦中挣扎许久后才获得的更为清醒和成熟的视角。
她心中那座关于俞瑰的完美无瑕的“白月光”塑像,悄然裂开了一道缝隙。
她忽然清晰地意识到,在这场席卷了三个人的青春风暴里,其实并没有谁是完全无辜的。
她自己,因为敏感和幼稚,选择了错误的倾诉对象,出口伤人;曼妙妙,因为隐藏的偏执和占有欲,精心策划了挑拨与背叛;而俞瑰,那个看似永远温柔,永远正确的俞瑰,也并非毫无瑕疵,她或许也曾在背后有过微词,并且在受到伤害后,选择了最决绝,不留丝毫余地的方式离开。
黎遥渐渐明白,俞瑰当初的不原谅,或许并非一种惩罚。